殲-16戰鬥轟炸機是殲-11戰鬥機的一個深入發展型號,在殲-11家族出色的空戰性能基礎上面,增加了全面的戰術精確對地打擊能力。這一個思路和F-15戰鬥機衍生的F-15E雙重任務戰鬥機極爲的相似。

  但是在殲-20已研製成功,正在批量生產服役的背景下,殲-16承擔了支持、補充殲-20,完成大量、多樣化的作戰任務的“配角”任務。究竟殲-16應當生產多少,它到底有哪些改進呢,這裏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一、使用中國渦扇-10“太行”渦扇發動機

  原本從防空攔截戰鬥機改爲了雙重用途戰鬥機,發動機並不是最關鍵的因素。但是因爲中國軍用飛機特殊的發動機“心臟病”問題,殲-16採用了中國自主研製的渦扇-10“太行”渦扇發動機,成爲了很關鍵的一環。

  二、殲-16服役證明我國先進戰鬥機火控系統全面成熟

  在第三代戰鬥機中的雙重任務戰鬥機崛起前,就是F-15E、蘇-30大紅大紫之前,奪取空中優勢與對地打擊這兩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往往被交給不同的作戰飛機。或被交給一種戰鬥機的不同改型,比如狂風戰鬥機有三個分別針對防空、對地等用途的不同改型。

  三、殲-16大面積採用先進複合材料,證明摸透了蘇-27設計

  根據網絡圖片,殲-16在垂直尾翼等等區域大面積使用了複合材料,這在降低重量、保證強度等一些方面有着極爲正面的作用。減重使得殲-16的飛行能力更加出色,可攜帶更多的武器燃油,或在攜帶同等武器燃油的情況下飛得更遠、更靈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