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在河南渑池县仁村乡雪白村,今年30多岁的游大姐正在厨房里做手擀面,游大姐和丈夫之前以务农和外出打工为生,后来他们发现来村里游玩的人越来越多,就试着利用自家的院子开了农家乐,由于他们待人热情、饭菜实惠,来这里停留吃饭的人很多。

游大姐家所在的村庄山清水秀、民风淳朴,距离县城大约有五六十里地,在路不好的年代,几乎没什么外人来这里游玩。现在路修的很好,再加上都有车,一年四季来这里游玩吃饭的人逐渐多了起来。

山村的农家乐,一般没有太多菜品,由于外出买菜不方便,所以食材以当地出产为主。游大姐的村庄有柴鸡、鸡蛋出产,所以平时她做炖鸡比较多,另外主食以手擀面为主。

在豫西山区,人们吃面条几乎都靠手擀,所以家庭主妇们擀面的手艺都不错,游大姐用的擀杖一米多长,一次可以擀出来八碗面用的面条。

在游大姐擀面的同时,丈夫已经用柴火烧开了一锅开水,硬柴火很大,面下进锅里三五分钟就可以捞出了。“按老辈人的说法,立罢秋吃捞面就不再过水了,不过这两天天热,客人要求过水,就捞进凉水冰一下。”游大姐说到。

面浇上鸡蛋番茄卤,就可以端到客人的桌上了,除了面还有一盘炒辣椒和韭花酱,这在当地是吃捞面的绝配。这碗手擀面是八块钱一碗,分量很大,鸡蛋用的也是柴鸡蛋,所以来吃的人都说太值了。

在客人吃饭的中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原来游客看到游大姐家的菜园里种的有香菜,就问她卖不卖,游大姐说不卖,吃的话随便吃,因为手擀捞面在当地不放香菜,所以游大姐进园子薅了一些让他们带走。

除了香菜和辣椒,客人还相中了捞面里的鸡蛋,游大姐说鸡蛋是一块钱一个,不过数量也不多。“我们没事儿也拿手机上网,听说城里香菜都二十块钱一斤,很多卖羊肉汤、牛肉汤的都不放了,不过俺这里都是自己种的,想吃尽管吃。”游大姐笑着说到。摄影记录|张春光(图文乡土河南原创,剽窃必究)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