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 史部目錄確立於《隋書·經籍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李充以後,四部分類的類目次序正式確定了下來,但仍只是以甲乙丙丁標識類名,與《七略》、《七志》等相比,還不夠完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經籍志》是按經、史、子、集四部分類,計著錄存書三千一百二十七部,三萬六千七百零八卷,佚書一千零六十四部,一萬二千七百五十九卷。

"\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WGyY2HEBpyef\" img_width=\"849\" img_height=\"738\" alt=\"史部目錄源流考略\"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史部是古典目錄學四部分類體系當中的一大部類。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系統敘述這一部類的形成和演變過程。指出史部目錄形成於《七略》、形成於《中經新簿》,最後確立於《隋書·經籍志》,並確立經、史、子、集的四部分類法,史部目錄始得以逐漸完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清代著名目錄家王鳴盛曾說:“目錄之學,學中第一要事,必須從此問途,方能得其門而入。”王氏學術成就卓著,其言可謂經驗之談。無數事實表明,研讀古籍、通曉目錄之學,讀書,則可以循序漸進;研究,則可以得心應手。同樣的道理,閱讀歷史典籍、研究歷史科學,首要之務,就是通曉史部目錄。史部目錄的形成,又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的歷史發展過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 史部目錄起源於《七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歷史典籍的分類,起源於劉向、劉歆父子的《七略》。《七略》早在唐代就已經失傳,但班固在修《漢書·藝文志》時,將《七略》的內容基本上保存了下來。《七略》七卷,是劉歆簡略其父劉向的《別錄》而成。它不僅反映了當時國家的全部藏書.也反映了當時學術流派。《七略》即輯略、六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數術略、方技略。爲了從學術體系說明羣書,按照書的內容性質,除輯略外,分爲六略(六類);六略之下分三十八種(小類);種下分六百零三家,家下列書,計一萬三千二百一十九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六藝略分:易、書、詩、禮、樂、春秋、論語、孝經、小學九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諸子略分: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小說十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詩賦略分:屈原賦之屬、陸賈賦之屬、孫卿賦之屬、雜賦、歌詩五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四、兵書略分:兵權謀、兵形勢、兵陰陽、兵技巧四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五、數術略分:天文、歷譜、五行、蓍龜、雜佔、刑法六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六、方技略分:醫經、經方、房中、神仙四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縱覽上述.六藝略主要是儒家的經典著作與學習六經的基礎讀物。漢武帝崇尚儒術,因而六藝略置於六略之首;諸子略包括哲學、政治、經濟、法律等書。劉歆認爲:諸子百家學說乃是“六經之友與流裔”,故置於第二。同時又因儒家於道爲最高,所以儒家又列諸子之首。賦是當時特別盛行的一種文體,漢武帝時曾設樂府,專採歌謠,故詩賦略僅次於諸子略;兵書略收軍事著作,武帝好大喜功,常常用兵,籍以鞏固政權,加之春秋戰國以來,此類書也較多,故將其置於數術、方技之前;數術略包括天文、曆法、占卜星相方面的書:方技略是指醫藥衛生方面的書;而輯略則分別說明六略、三十八種大小類目的意義和學術源流.闡述六略的相互關係及書籍的用途,成爲六略之關鍵、諸書之總要,故置於六略之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七略》雖然早佚,但其影響極爲深遠:一、校書。開校讎學之先河,東漢一代、三國韋昭、西晉苟勖、北齊樊遜等,皆遵其方法校書。二、編目。班固撰《漢書·藝文志》,大體上是照般《七略去》而成:刪除輯略,保留了其中的內容。輯略中總序列於六略之前,大、小序列於六略及三十八種之後。三、分類。班固《漢書·藝文志》,保留了《七略》中六略三十八種的分類體系;王儉《七志》中,經典志即《七略》六藝略,諸子志即《七略》諸子略,文翰志即《七略》詩賦略,軍書志即《七略》兵書略,陰陽志即《七略》數術略,術藝志即《七略》方技略。另外阮孝緒的《七錄》、許善心的《七林》也承其遺風。四、科研。傳播古文經的優點,對附會迷信的今文經學以抨擊,推動了鄭(玄)學的形成。五、著錄。《漢書·藝文志》所著錄的書籍,基本上是《七略》所著錄的圖書。所以,通過《漢書·藝文志》,可瞭解西漢國家藏書的概貌。史志目錄編目原則、體例、方法,可以說皆從《七略》中吸取了營養。已故歷史學家范文瀾說:“西漢後期,繼司馬遷而起的大博學家劉向、劉歆父子,做了一個對古代文化有巨大貢獻的事業,就是劉向創始劉歆完成的《七略》。”當然,史書在漢代不能獨立成類,不僅是因爲史書不多,還因爲經史尚沒有嚴格區分,史書只是作爲經書的附庸而存在。漢人把史書同經書都看作是六藝的一部分,把經與史放在同等地位加以討論。這樣,史書附人“書”和“春秋”兩小類,列人“六藝略”,就是很自然的了。這種分類,一方面反映了漢代以前的史書尚欠豐富,史學不夠發達,未能擺脫“附經立說”的局面;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當時人們對於歷史學的發展認識不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 史部目錄形成於《中經新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四部分類肇始於魏祕書郎鄭默所著《中經》,其後晉祕書監苟勖在《中經》的基礎上更著《新簿》。據載:“魏氏代漢.採掇遺亡,藏在祕書中外三閣。魏祕書郎鄭默,始制《中經》;祕書監苟勖,又因《中經》,更著《新簿》,分爲四部,總括羣書。”《隋書·經籍志》所述更詳:“荀勖又因《中經》更著《新簿》,分爲四部,總括羣書。”根據《隋志》的記載,其分類體系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日甲部:紀六藝及小學等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日乙部:有古諸子家、近世諸子家、兵書、兵家、術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日丙部:有史記、舊事、皇覽簿、雜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四日丁部:有詩賦、圖贊、汲家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對其類目內涵仔細研究,就會發現,甲部收錄內容同《七略》的六藝略,相當於後世之經部;乙部收錄內容同《七略》的諸子、兵書、數術、方技,相當於後世之子部;丙部包括《七略》春秋類目所附歷史書籍,相當於後世之史部;丁部同《七略》的詩賦略,相當於後世之集部。簡言之,甲、乙、丙、丁之次,即經、子、史、集之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丙部所記《皇覽》一書,是我國最早的類書,依今日看自當別爲一類,但那時是當作歷史資料彙集看待的,列之於丙部並不誤。丁部所錄“圖贊”是詩歌的一種,依類相從,故人丁部。“汲家書”的內容十分豐富,既有六藝、諸子書,又有史書、文集,本應歸人四部有關各類。但是,在《中經新簿》中,苟勖卻將“汲家書”歸人丁部,列於詩賦、圖贊之後。可以看出,雖然與後來的四分法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苟勖已將分爲四部的大框架定了下來.爲四部法在我國的確立奠定了牢固的基礎。這一分類法把史學從經學中劃分出來,承認史學是學術中的一個重要獨立部門,從而表明史學的興盛發展,已經在學術領域中取得了足以與經學、諸子、文學分庭抗禮的地位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到了東晉,著作郎李充又以四部分類法編制圖書目錄《四部書目》。《隋書·經籍志》載:“東晉之初……著作郎李充,以助舊簿校之,其見存者,但有三千一十四卷。充遂總沒衆篇之名,但以甲乙爲次。自爾因循,無所變革。”李充依照《中經新簿》的分類體系,將羣書分爲四部,但在類目次序上作了調整,將史書歸人乙部.子書歸人丙部,即五經爲甲,史記爲乙,諸子爲丙,詩賦爲丁。至此,按照經、史、子、集四部分類的順序完全確立下來。《晉書·文苑列傳·李充傳》稱“於時典籍混亂,充刪除煩重,以類相從,分作四部,甚有條貫.祕閣以爲永制”。史部由丙部升至乙部,與經部僅有伯仲之分,也說明其地位的日益重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 史部目錄確立於《隋書·經籍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李充以後,四部分類的類目次序正式確定了下來,但仍只是以甲乙丙丁標識類名,與《七略》、《七志》等相比,還不夠完善。魏徵、李延壽等人依據隋唐時的國家藏書,又參照前代有關書目編撰而成《隋書·經籍志》,沿用苟勖、李充等開創的四分法,將羣書分爲四部.並正式冠之以“經”、“史”、“子”、“集”之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隋書·經籍志》(以下簡稱《隋志》)是一部重要的史志目錄學著作。正史二十五部,有經籍志或藝文志的只有《漢書》、《隋書》、《舊唐書》、《新唐書》、《宋史》、《明史》、《清史稿》七部。其中《漢志》至《宋志》兼收前代書目,《明、清史藝文志》則斷代爲書,只記一朝之典籍,而《隋志》以其著錄之豐富、分類之精當、體例之完備.備受後世目錄學家的重視。《隋書·經籍志》的撰寫.在目錄學發展史上,是一巨大貢獻,爲我國現存最古的第二部重要史志目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經籍志》是按經、史、子、集四部分類,計著錄存書三千一百二十七部,三萬六千七百零八卷,佚書一千零六十四部,一萬二千七百五十九卷。其類目是經部:易、書、詩、禮、樂、春秋、孝經、論語、讖緯、小學。史部:正史、古史、雜史、霸史、起居注、舊事、職官、儀法、刑法、雜轉、地理、譜系、薄錄。子部: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小說家、兵法、天文、歷數、五行、醫方。集部:楚辭、別集、總集。道經:經戒、餌服、房中、符錄;佛經:大乘經、小乘經、雜經、雜疑經、大乘律、小乘律、雜律、大乘論、小乘論、雜論、記。西晉時苟勖在《魏中經簿》的基礎上寫成《晉中經簿》,首先創立了新的四部分類法。《隋志》總序載其四部:“一日甲部,紀六藝及小學等書;二日乙部,有古諸子家、近世子家、兵書、兵家、術數;三日丙部,有史記、舊事、皇覽簿、雜事:四日丁部,有詩賦、圖贊、《汲冢書》……”這種分類方法較爲合理,但《晉巾經簿》這本書著錄極簡.對於記錄的書,只有書名、卷數、撰人,而無解題或敘錄。東晉元帝時,李充作《晉元帝四部書目》,這部書收錄戰亂後殘餘的書三千多卷,由於書太少.只分了甲、乙、丙、丁四類,大類之下不再分小類。他的主要貢獻是將《晉中經簿》的四部順序及內容排列作以調整,把五經列爲甲部,史記列爲乙部,諸子列爲丙部.詩賦列爲丁部,這就開創了後來經、史、子、集之先河。後來南北朝時的官修書目基本沿用此四部.魏徵把《七錄》的子兵錄、技術錄,合併爲子部,其它三部均同其性質,只是大類標以名稱不同。從而在荀勖《晉中經薄》、李充《晉元帝四部書目》中,按甲、乙、丙、丁爲序的四部分類的基礎上,在歷史上第一次首創經、史、子、集之類目名稱,以概括各部所收錄圖書的內容性質.其書共分爲四部四十類,另附佛、道兩類圖書,著錄書籍14466部,89466卷一這一細日的劃分,比起荀勖將史部書籍僅分作史記、舊事皇覽簿、雜事等四小類豐富細緻了許多,大體按照史籍的體裁來分類,將紀傳體史書稱爲“正史”,將編年體史書稱爲“佔史”,並且把唐代以前出現的各種形式的歷史類文獻基本都包括了進來。白此以後,一般的歷史學家、目錄學家、國史藝文志的編者,對於史籍的分類,雖或有增減改並,但大體上是沿襲了《隋書·經籍志》,直到清代編纂《四庫全書》時,史部也只分爲十五類,與《隋書·經籍志》相比,變動極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此可以說,《隋書·經籍志》的出現標誌着史部目錄的最後確立。同時《隋志》編寫中取長補短,從上到下,逐層劃分,在四大類下嚴密的分了小類,其經部爲十類.史部十三類,子部十四類,集部十三類,共四部四十類:後附以道經、佛經目錄,道經分四類,佛經分十一類,合於四部,共五十五類。《隋書·經籍志》,至今仍不失爲考證唐以前古籍的參考資料,特別是其總序.是後世研究古代目錄學和目錄學史的重要文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u003Ci class=\"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 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style-3\"\u003E公衆號\u003C\u002Fi\u003E消息:羣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18568607223040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