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0年冬,一艘法属东印度公司的商船“有用号”,载着142名武装水手,从法国西南的巴约讷港出发。“有用号”的目的地是法属印度。

“有用号”沿着非洲西岸一直南下非洲,在数个月的航行后,才终于在东非的毛里求斯第一次靠岸。除了补给各种物资,它还在此接了一单生意——将160名黑奴运往法属印度。

1761年夏天,“有用号”再次出航,但他们很快就遭遇了噩运。根据“有用号”的海上日记记载,出航后不久,他们就因遭遇强风而在毛里求斯的北方触礁。

这艘木造商船触礁后极速的下沉,已经有20名水手被淹死了。但直到沉船前的最后一刻,船长才终于同意解开160名奴隶的枷锁,让大家各自逃命。

最终,只有122个法国水手与80名黑奴,侥幸游上了附近一个叫“特罗姆兰岛”的小岛求生。特罗姆兰岛是一座仅有1平方公里大,岛上一片荒芜,植被非常稀少,完全是一个戈壁小岛。

【俯瞰特罗姆兰岛,红圈处是现在修建的几栋小平房】

一开始,法国水手们拿走了所有的仅存物资,并拒绝与奴隶们共享。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与绝望情绪的蔓延,法国水手们才勉强抛开种族成见,深深体会只有彼此互助才能离开这“该死的小岛”。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他们一起开动脑筋,一起干活,竟然奇迹般地在岛上挖了一口地下水井。他们还学会捕食海鸥和海龟,并以此维生。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幸存者们没有看到任何过往的船只,也没有看到来解救他们的船只。其实,法属东印度公司根本就没有派船来找寻他们。当时英法正在打“七年战争”,受战争影响,法属东印度公司生意不好做,他们既没有资金也没有人手来寻找一艘失踪的商船。

时间又一天天过去了,法国水手们终于意识到,没人会来救他们,只有自救!

法国水手们联合80名幸存的黑奴,决定收集“有用号”残骸,重新打造一艘“有用号2.0”。

尽管在一个荒岛上打造一艘商船简直是天方夜谭之事,但你无法低估人的求生欲望所迸发出的能量。不知道用了多久时间,他们真的打造起一艘小型船只!

整个特罗姆兰岛上有200人左右,根本无法搭载那么多人。船长便告诉80名黑奴,他的船员们都会航海,必须带上他们走,让黑奴们暂时留在这里。并发誓出去后,一定会回来救他们。

【现在特罗姆兰岛上有一个气象站,和一条机场跑道】

后来的事你可能已经想到了,法国水手们获救后,根本没有履行承诺回来救那80名黑奴。其根本原因是,法属东印度公司不想为了黑奴“劳民伤财”回来救他们,因为那时黑奴不过是苦力、物品、资产而已,不是高贵的生命。

1769年,法属东印度公司倒闭解散了,对留在特罗姆兰岛黑奴的承诺更是无人过问了,它被历史所遗忘。

1776年左右,法国一位海军将领偶然来到了特罗姆兰岛,法国人惊讶的发现这个荒芜的小岛上竟然还住着8名黑人——他们就是当年法属东印度公司“有用号”的黑奴,如今只剩下8人了,绝大多数都去世了。而此时已距他们登陆该岛”已经过去15年了!

这8名黑奴是如何生存下来的呢?原来,他们继续以渔猎为生,并发展出了更好的捕鱼技术,靠捕鱼可以维持他们的生活。他们甚至还在小岛上建起了石头房屋,已经瞭望塔等等。

【特罗姆兰岛主权属于法国,但与毛里求斯共同管理】

在2006-2013年,法国考古学家们先后几次来到特罗姆兰岛,一直都有一个疑惑困扰着他们:为什么那死去的72名黑奴,都找不到遗体呢?

如果他们死在这里了,按理说应该被埋起来。这些黑奴来自非洲内陆,他们没有海葬的习俗。那幸存的8名黑奴,如何处理了同伴的遗体?

会不会是海鸥、海鸥、鱼吃久了,需要换一换口味呢……这真是细思极恐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