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3月12日是奥地利历史上无法忘怀的一个重要日子。这一天,在不到24小时内、没有任何抵抗的情况下,德军开进了奥地利。

这一切都来的太过突然,奥地利人愣了一下神,便马上欢呼雀跃起来,迎接德军——都是自家兄弟。

【3月13日德军的盛大入城仪式】

奥地利人奔相告走、泪流满面,终于迎来了德意志的伟大统一!

而希特勒,顷刻间成了奥地利的救世主,成了德意志民族的英雄,很快,元首的画像销售一空……

奥地利人都赞成“德奥合并”?

但这种高兴并非是全民性质的,至少,当时的奥地利总理舒施尼格和奥地利右翼势力就不那么高兴。

【奥地利总理舒施尼格】

在此之前,舒施尼格也做过一些努力,防止奥地利落入纳粹之手。3月12日之前,舒施尼格决定要搞一个关于德奥合并的公投。舒施尼格甚至看到了一份不全面的调查评估:有25%的奥地利人支持并入德国,有25%的奥地利人希望继续保持独立,还有50%的人则要“先看看再说”,所谓骑墙派。

这虽然是一份不全面的调查评估,但足以反应出某些问题——并不是绝大多数奥地利人希望德奥合并。看到这份评估报告后,舒施尼格对于奥地利保持独立,充满了信心。

希特勒对于奥地利人的德奥合并公投是拿不准的,干脆先下手为强,在公投前火速进军,生米煮成熟饭再说。

从纳粹德国的角度看,这种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的确效果很好,至少,那50%要“先看看再说”的观望者立马倒戈了。这部分人的态度本来就是顺势而为,他们对于手持鲜花欢迎德军的这种行为,没有半点心理障碍。再说了,连元首本人都是奥地利人嘛,乡里乡亲的,迎接老乡荣归故里。

【希特勒和新任奥地利总督赛斯.英夸特】

那25%希望保持独立的奥地利人,基本上是支持舒施尼格的。可是他们绝大多数人只是心里支持一下而已,当舒施尼格被押进集中营后,他们也都保持了沉默,可见并没有很坚定的“革命情操”。

德奥暧昧空间的消失

奥地利、德意志,这两个词汇是相当暧昧的。一战后奥匈帝国崩溃,内莱塔尼亚的一部分领土(奥地利)从奥匈帝国分离出去,并以“德意志奥地利”为国号,因为居民大多是德意志民族。

“德意志奥地利”想与德国合并,都是德意志民族一家亲嘛。但战胜国们不愿看到一个强大的德意志民族国家产生,便禁止他们再叫“德意志奥地利”,只能委曲求全的叫“奥地利”,并且禁止德奥合并。

到1938年时,奥地利这个名字已经被叫了20年左右,但奥地利人对“奥地利”的身份认同还是极其模糊的。对德意志的认同又大多是“我们这个德意志”,而不是“德国那个德意志”,虽说都是德意志,这里面却存在着某种暧昧和微妙隔阂。

【奥地利人欢迎德军入城】

当希特勒快刀斩乱麻,直接占领奥地利后,暧昧空间消失了,奥地利人反倒可以放下那些纠结心态接受德国了,说到底都是德意志人,也不要管什么你我了。

再说了,跟着德国混有好日子过!一战后,德国经济突飞猛进、国力迅速增强,就像一颗香甜可口的胡萝卜,奥地利人看着眼馋,十分羡慕。德军开进奥地利就是大棒,胡萝卜加大棒,历来是征服一个国家的好东西。即便希特勒美其名曰是“民族统一”而不是占领征服。

为了让这次“民族统一”更有说服力,在希特勒的授意下搞了一个所谓民主公投(1938年4月10日),结果显示99.6%的奥地利人同意合并。这当然是迫于淫威下的假数据。

【4.10公投宣传海报】

不被完全信任的奥地利

并入德国后的奥地利,并没有活在小胡子老乡的特别庇荫下,他们很快发现——“你大爷不再是你大爷了”。

希特勒的事业在德国,他的亲信也在德国,事实上他对家乡人民并不信任。奥地利重要部门、机构的重要职位皆由“帝国德意志人”担任(即德国人)。

奥地利人慢慢明白,虽说都是德意志人,但在希特勒眼中,德国人才是“帝国的人”,是嫡出;奥地利人是小老婆养的,一边加以利用,一边保持戒心。

普通的德国人对奥地利人也有几分看不上。德国人是强调个人竞争、追求效率的普鲁士精神,而奥地利人是一种文艺浪漫的“维也纳气质”。都是德意志人,文化大相径庭。

一战后的迅速崛起,让德国人充满着某种迷之优越感,奥地利人在他们眼里,只不过是一群生活在穷乡僻壤、作风散漫的胸无大志者。

当一些奥地利人发现并入德国是美好谎言后,他们开始反对纳粹统治。而希特勒对家乡人也是毫不手软,许多反抗者都被关进了集中营。

最终,奥地利不过是沦为了第三帝国的资源库和兵工厂。

此时德国的国力扩张已经到了天花板,尤其资源短缺,而奥地利那里拥有众多未开发的天然资源。希特勒把奥地利并入德国,除了想以此为跳板进军南欧和东欧之外,这里丰富的资源正是他的重要考量。

希特勒为了拉动经济和储备更多战略物资,在奥地利修建了很多兵工厂,以及其他重工业。客观上确实让奥地利人均收入增长了50%,失业率也下降到3%。但这种军国主义的经济,需要靠不断发动战争和征服新土地来刺激(以战养战)。当战争行动推行不走后,这种模式就会崩溃。德军没能征服俄罗斯,便表明了这一链条的断裂。

奥地利被希特勒害惨了?

二战后期,越来越多的奥地利人意识到“我们被希特勒害惨了”。他们发现跟着德国混不仅没有好日子,所谓的经济腾飞也不过通过“以战养战”的模式和将集中营犯人充当奴工的血汗压榨下取得的。

奥地利人认为被希特勒害惨了,我想只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事实上他们从希特勒身上还是得到许多好处的。

战争中,盟军以德国本土为主要攻击目标,奥地利基本免受战火摧残。战后,奥地利又被看成是受害者,没有承担太多后果和责任。时至今日,当我们在讨论二战罪恶者时都不会带上奥地利,虽然当年他们在犹太人家门口只需要敬一个纳粹礼、喊一声“希特勒万岁”,便可堂而皇之冲进去抢东西……

【德奥合并的第二天,针对犹太人的凌辱开始了】

德国人在奥地利修建了许多工厂设施,又奠定奥地利工业现代化的基础。现在,奥地利的工业国有程度达90%以上,正是因为当年以国家名义继承了德国人修建的工厂设施。

所以总的来看,我以为小胡子没有把奥地利害惨,反倒是他们从小胡子身上获益不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