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一\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的心声,反映中国农村扶贫,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现状,尽力为我国的扶贫事业留下一份带着温度的、来自一线的扶贫报告,是我创作《乡村国是》的初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2014年底到2017年5月,在国务院扶贫办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背着简单的换洗衣服、笔记本电脑和相机,独自行走于六盘山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武陵山区、秦巴山区等脱贫攻坚主战场,走过湖南、云南、甘肃、宁夏、新疆、贵州、西藏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9个县(区、县级市)的202个村庄,实地采访了脱贫的老乡和当地扶贫工作者,带回了200多个小时的采访录音,整理了100多万字的采访素材。

"\u003C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eed231e4a1b648158cf7e77bc2d8551f\" img_width=\"556\" img_height=\"800\" alt=\"《乡村国是》的写作过程:心声·心愿\"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乡村国是》,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作者简介:纪红建,湖南望城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青年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长沙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长篇儿童小说《家住武陵源》,长篇报告文学《乡村国是》《哑巴红军》等。曾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第二届“茅盾文学新人奖”等。\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一\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的心声,反映中国农村扶贫,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现状,尽力为我国的扶贫事业留下一份带着温度的、来自一线的扶贫报告,是我创作《乡村国是》的初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2014年底到2017年5月,在国务院扶贫办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背着简单的换洗衣服、笔记本电脑和相机,独自行走于六盘山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武陵山区、秦巴山区等脱贫攻坚主战场,走过湖南、云南、甘肃、宁夏、新疆、贵州、西藏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9个县(区、县级市)的202个村庄,实地采访了脱贫的老乡和当地扶贫工作者,带回了200多个小时的采访录音,整理了100多万字的采访素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这个过程中,有无尽的感动与感叹,特别是当地群众自然流露的感激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贫困地区确实难,但再难,都挺了过来,都已经成为过去时了,或者已经渐渐成为过去时。看着浩浩荡荡的脱贫队伍,我看到了喜悦与温暖,更看到了一种豪迈与自信。\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二\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在重庆黔江区濯水镇采访时,我遇到了72岁的老人徐明德,他经历过灾难与贫困,曾当过村长,喜爱看书,并依然关注着时政。他跟我说得最多的就是山区的今非昔比,采访结束时,他紧紧地拉着我的手,动情地说:“我们濯水人之所以能够脱贫,能够把经济发展起来,一是靠‘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实干精神。二是靠国家好的扶贫政策。我们再吃苦,如果没有国家好的政策,一样脱不了贫、致不了富。党和政府一心为百姓好,坚持走群众路线,始终不会错。我们最感激的还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点着头。随后,徐明德老人一脸愁云地对我说:“虽然我们感激党和政府,但不知道怎么表达,不知道如何让他们知道。你是作家,会写,能不能把我的这个想法写到书里,让领导们看到,知道我们的感激之情,感恩之心。”我继续点着头。我知道,我必须通过这部作品向更多的人传递这一份质朴的心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深深记得吉首市扶贫办茶叶办彭明安同志把我送到吉首长途汽车站时,向我嘱托说:“‘脱贫攻坚’是个很大很大的题材,要写好不容易,我真佩服你有勇气来写这个大题材。但我相信你能写好。你一定要多把笔墨放在基层的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身上,多写他们的故事,多反映他们的心声。现在扶贫不是表格式的了,扶贫人都带着感情来思考谋划,带着温度来深入推进。扶贫,说到底,扶的是感情。你要是把群众的心声表达出来,这是个功德无量的大好事。”长途汽车徐徐启动,彭明安还一边向我挥着手,一边大声对我说:“书出来后一定要记得送本给我哦!”我重重地点着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是啊,只要真实地把群众的心声呈现出来,这部作品就会充满感动和力量。于是我决定把这部作品的话语权交给贫困群众,把尽量多的笔墨留给贫困群众。因为他们纯真、朴实,他们有一种摧不垮的高大与伟岸。\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三\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除了想尽快反映老百姓的心声,我还急切地想把自己一路走来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倾诉给亲爱的读者,这是我的心愿。然而,当我面对着一份份沉甸甸的资料,真正下笔开始创作时,我感受到了另一种艰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脱贫攻坚主战场场面之大,涉及面之广,史无前例,令人震撼。参与范围之广,同样令人惊叹。一路征程,一路凯歌,扶贫干部和脱贫群众历尽艰辛、艰苦卓绝,收获喜悦,收获欢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面对如此壮阔的场景,如此重大的命题,我该写什么?怎么写?思来想去,我决定站在平民的视角,本着“详近略远”的原则,将本书聚焦在人性、精神和情怀上,既重点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脱贫攻坚场景,也注意历史的延伸,既叙写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也呈现中国扶贫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于是便有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想通过贫困乡村这个小窗口反映党和国家的扶贫战略。扶贫工作一直是关乎党和国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大事,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此做出战略性创新部署,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我希望质感、鲜活且有个性地体现国家的扶贫战略,这样做就必须以平民的视角,用接地气的故事和叙述,把“主流”叙事转化为作家个性化的叙事,尽量让作品有感染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想通过“精神”二字理顺全文脉络。采访之前我谋篇布局时,对于到底用一条什么样的线索贯穿全文,心里还飘忽不定,一直没底,也无法定夺。根本原因,还是认识和理解不深入,没有抓住脱贫攻坚工作的精神,或者说灵魂。精神二字的含义,很宽,也很广。最先要说的是贫困山区群众那种自强不息、坚毅顽强的意志与精神。事实上,贫困并不是我们这个时期特有的产物,贫困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人类也一直在同贫困进行着顽强的斗争。在麻怀村,在十八湾村,在陇雅村,在汉尧屯……我已经深刻感受到了群众精神的力量。当然,各级扶贫干部的无私奉献精神,更是需要弘扬和宣传。他们无私无畏,为了脱贫事业抛洒着汗水和青春,甚至有人为此献出了生命。把精神提炼出来了,我也就从千头万绪的采访资料中走出来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想围绕“艰难”二字展开叙事。贫困是人类的顽疾,要完全摆脱贫困谈何容易。中国过去30多年的脱贫之路,有巨大的收获,但是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且各地现实的差异,反贫困仍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反贫困过程中存在着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长期存在的,有些是最新出现的。经过各方努力,虽然中国大部分地方这些长期存在的问题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我想,只有写出脱贫攻坚的“难点”“痛点”,才能触及心灵的深处,作品才会有温度和生命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想让这部作品可以留下思索的空间。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道路,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少的国家。成就无疑是巨大的。但在看到成就的同时,我告诫自己要尽量用发展和审视的眼光看问题,坚守自己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立场、独立的思想。如果不这样,各地脱贫攻坚工作就会显得千篇一律,也就没有了独特的故事、个性化的人物,只会有故事的雷同、内容的复制,那样留下的不是思索的空间,而是无声的叹息。故事就在那里,只有挖掘程度的深与浅之分,但思索是自己的,是独有的。作品存在的价值在哪儿?就在于思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还想告诉读者,脱贫之路的艰巨性是长期的。即使到2020年,我国农村人口全部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克难的脱贫精神依然不能丢。\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四\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心愿归心愿,但创作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自己的力不从心。面对浩瀚的历史,广袤的大地,特别是无私奉献的扶贫队伍,勤劳、顽强的贫困群众,矮小的我必须仰视,也只有仰视,且泪湿衣襟。面对这一切,我的笔端是如此的无力而幼稚。这时我才真正体味到,共和国脱贫历史进程中涌现出的诸多优秀扶贫作品其创作之艰难、价值之珍贵。我曾经苦闷过,也曾经纠结与犹豫过,甚至曾经萌生过打退堂鼓的念头,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了诸多良师益友的鼓励与支持。最终,我鼓足勇气把这个作品写了下来,紧紧围绕着贫困乡村,围绕着贫困乡村里的人和事,围绕着人心和人性,围绕着精神和灵魂。我也在内心不断安慰自己、告诫自己,虽然我很矮小,也无才华,更没有宽广的思维,但我的行走是真实而忠诚的。这点,我十分肯定。于是在创作过程中,我把自己一路走来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真实地记录了下来。真实、真诚,还有心灵的表达,以及些许思考,足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于我而言,这次创作是一次考验,也是我的一次新生。作为一个报告文学作家,我从未想过个人得失,但做一个忠实的默默无闻的行走者、记录者、思考者、报告者,这一点,在我心中从未动摇过。(纪红建)\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39138549458586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