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苏东坡此语,不仅点破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经典命题,也道出了国人千百年来的“含蓄”文化传统。

在西方人眼中,含蓄之美也因其神秘感与捉摸不透,成为了独具东方特色的文化标签。

“含”,意为藏内而非露外;“蓄”,指积聚而非发散。中国人的含蓄传统,让我们习惯于不轻易表达自己,虽然生活中时时有感动,处处可流露真情,却偏爱寄情于物,将其隐于文墨中。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两舟相逢,女子主动打听男子住处,不等对方答话便自报家门:“小女子住在横塘。”言下之意是,若你有意可来横塘找我。话语刚说出口,女子自觉唐突,赶紧掩饰自己的羞涩:“我停船相问,没有其他原因,也许咱们是同乡呢!”

女子对男子的爱慕之情表达得含蓄内敛、点到为止。短短二十字,一位羞涩、率真、可爱的女子形象便跃然纸上。一见钟情之际,如此含蓄的心意表达怎不令人怦然心动?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诗人久处异乡,忽遇来自故乡的旧友,自是激起强烈的乡思。“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确有满腹思念,一时竟不知从何问起。“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故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但引起亲切怀想的,却是这一株窗前的梅花。

可诗人的真正目的,哪里只是询问梅花啊。他满腔思念不知从何说起,最终独问寒梅。也正是这不经意的一问,令人回味无穷。

含蓄自带魅力与神秘,欲说还休的留白空间,让人心向往之。它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传统,也深深影响着绘画、音乐、戏曲、雕刻等各个艺术领域。

中国绘画讲究由近及远,透露着中国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含蓄内敛。古乐亦然,“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一个“禁”字点出了中国人注重“中和”的音乐审美。玉雕艺术亦有“含蓄”文化的影子。

玉为石之美者,而美的体现需要意境,如此便引出了玉雕作品的意境内蕴之谈。东方文化尤为注重言外的意味,中国玉雕艺术亦追求形象之外的美感,于含蓄婉转中体悟悠长意味。

此件由河磨玉雕成的作品《花好月圆》,便是以形神兼备之姿,于尺山寸水中传无限美好遐想。一轮圆月、一对喜鹊、一株梅花,借二三简单意象,以神统形、以意融形,于方寸间尽显喜上眉梢、花好月圆之境。

玉雕之美的表现本应是一种并不声张的创作,通过在作品的内部激起一种张力,让含蓄隐忍的内涵从作品的内在冲荡开来。含蓄之外,写意留白,寓巧于朴,最是动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