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工作報告:發自內心感謝黨和政府 沒改革開放就沒萬達

雷帝網 樂天 1月13日報道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日前做萬達集團2018年工作總結,王健林說,萬達30年的發展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

“可以說,沒有黨和政府領導的改革開放,就沒有今天的萬達。因此萬達發自內心感謝黨和政府,感謝改革開放。”

王健林工作報告:發自內心感謝黨和政府 沒改革開放就沒萬達

王健林介紹,2018年,全集團資產(按成本法計算)6257.3億元,因爲去年資產轉讓因素,同比下降11.5%;

收入實際實現2512.7億元,萬達決定將其中已簽訂項目轉讓協議、但還沒辦理完手續部分的370億元收入從年度計劃及統計中減去。

所以萬達2018年收入爲2142.8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01.6%,同比下降5.7%。

其中:萬達商管集團收入376.5億,完成計劃101%,同比增長25.9%;租金收入328.8億元,完成計劃100.7%,同比增長28.8%,連續10年租金環比增長超過20%;租金收繳率100%。

酒店管理公司收入14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04%,同比增長21%。開業萬達廣場49個(不含轉讓資產項目);新增持有物業452萬平方米,累計持有物業3586萬平方米。

萬達廣場總客流38億人次,同比增長19%。取得這些成績不容易,去年很多線下企業,服務業也好,製造業也好,收入增長或絕對數都在下降。

文化集團收入692.4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01.3%,同比增長9.2%。其中影視公司收入580.6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03.2%,同比增長9.2%。

體育公司收入88.3億元,完成年計劃的94%,同比增長22.9%。體育公司95%以上的業務來自海外,海外市場很穩定,但因爲2018年是世界盃年,所以收入增長幅度大一些。

寶貝王公司收入20.8億元,完成年計劃的89%,同比增長44.3%;文旅公司收入2.7億元(不含轉讓文旅項目)。

地產集團收入540.2億元,完成年計劃105.8%,同比減少34.9%;回款610.4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02.5%,同比減少3.3%。

金融集團收入433.6億元,完成年計劃101%,同比增加28.6%。

集團其它收入100.1億元,完成年計劃101.8%。

持續轉型顯示效果

王健林工作報告:發自內心感謝黨和政府 沒改革開放就沒萬達

王健林說,萬達初始轉型始於20年前,從單純住宅開發轉向持有商業中心開發運營,4年前集團又提出全面轉型現代服務業,2018年,萬達堅持轉型見到明顯效果。

1、服務業收入佔比提高。2018年,萬達服務業收入1609億元,佔總收入的75.1%,房地產收入僅佔24.9%。

應該說萬達已經不是房地產企業,而是以服務業爲主、有房地產業務的綜合性企業集團。服務業收入中,有穩定增長預期的租金收入達328.8億元,佔總收入的15.3%。

這是集團收入中,王健林說,最希望看到增長的部分,也是最可靠的部分。再過幾年,萬達租金收入如達到千億,單憑這一條,萬達就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前幾天,我和幾位企業家朋友聊天,我說萬達商管是萬達的核心企業,我什麼企業都能丟,這個不能丟。萬達商管也不是傳統企業,現在商業講線上線下融合,線下同樣在進步。外面看沒有變,裏面內容不斷在變。”

王健林指出,不用說二十年,就是與十年、五年前相比萬達廣場店家都大不一樣,誰不行就淘汰出去,不斷有新內容進來。

建一個商業項目費時費力,但是一旦建成,經過兩三年培育期就成爲穩定的印鈔機。

舉個例子,上海五角場萬達廣場12年前開業,當時投資成本大約21億,現在一年租金7億,而且每年還在增長。

雖然萬達商管看起來比一些科技企業“笨”一點,但現金流穩定,收入雖然不能每年漲百分之幾十,但每年都在兩位數增長。很多企業一時幹得挺好,但一個調整可能就沒了,而商業中心50年、100年都還在,都能看得見,所以萬達商管就是萬達的核心產業和核心現金流。

2、輕資產戰略見到效果。2018年開業的萬達廣場中,輕資產已達19個。新發展的58個萬達廣場中,輕資產達50個。

從2019年起,開業的輕資產廣場超過一半,以後佔比越來越高,也許幾年以後開業項目全部都是輕資產。新開業的酒店全部是委託管理的輕資產。

3、企業負債大幅下降。企業負債最重要的兩個指標:負債率和有息負債。負債率因行業不同,統計口徑不同,合理標準也不同。

如金融業負債率90%都很正常,房地產行業因預收帳款也算負債,負債率也相對高一些。有息負債纔是硬指標,是不能太多的。

2018年,萬達有息負債大幅減少,同比2017年減少約30%。應該是國內大型企業中,有息負債率下降最多的企業之一。

現在都說去槓桿、降負債,但很多企業降負債兩三個百分點就很痛苦、很喫力。特別是萬達海外負債基本解決,目前只剩下少部分沒有到期的負債,萬達在海外有高於其額度的應收款和現金存款。說萬達海外要違約的人,恐怕永遠要被打臉。

4、轉型認識更趨一致。萬達爲什麼要從房地產轉型?爲什麼否定自己已經成熟、做得不錯的商業模式?爲什麼折騰自己?

因爲房地產行業有兩個比較大的缺陷,一是房地產是強週期性行業,好幾年差幾年,在週期變化中很多企業死掉。大型企業通過開發比較多的項目,似乎可以一定程度熨平週期,但是不可能完全擺脫週期。二是房地產現金流不長遠。

房子不是快銷品,即使比起汽車這樣的耐用消費品,更新速度也慢得多。買多套房的人基本是爲投資,真正自己居住,更新換代是很慢的,很多人買一套房子住一輩子,甚至傳承幾代人。

一個國家城市化率達到70%左右,房地產市場就會萎縮。一些企業在房地產行業活上幾十年、上百年是可能的,但是市場銷量萎縮後,行業裏的企業數就會大幅減少。

基於這兩點原因,萬達一定要堅決轉型,發展擁有長期穩定現金流、有科技含量的產業。前兩年對集團轉型現代服務業,部分管理層還有疑慮。

2018年看到國家對房地產行業政策的調整和整個行業的變化,萬達同仁特別是管理層對萬達轉型現代服務業的認識更趨一致,大家更認同集團董事會戰略決策的前瞻性。對大型企業來說,轉型知易行難。

前兩天我看了一篇文章,說房地產轉型是僞命題,那是因爲他們轉不了才這麼說。不僅房地產行業,任何行業轉型都不容易,轉型是極其痛苦、需要長時間才能完成的過程。

隨着租金收入不斷增加,新生現代服務業產業的成長,萬達一定會越來越健康,越來越運行良好。其實現在說萬達轉型已經成功不算爲過,因爲萬達收入結構已經改變,主要收入來源已經不是房地產。

但萬達還在轉型過程中,最終完成目標是2020年。萬達已走在正確道路上,我們一定會成爲中國大型房企、大型民企、大型企業轉型成功的典範。

文化成爲最大收入

2018年,萬達轉型成果最重要標誌之一,是文化成爲最大收入。文化產業收入佔集團比重達32.3%。

1、影視產業。去年收入達580.6億元,同比增長9.2%。去年新開業影城114家,新增屏幕1009塊,其中國內新開業影城105家,新增屏幕889塊。

累計萬達開業影城1641家,屏幕16576塊。影視產業內容製作也有進步,製作《唐人街探案2》、全國收視率第一的《正陽門下小女人》、全球網劇收視率第一的美劇《迷失太空》等口碑、收入俱佳的作品。

2、體育產業。一是收入大增。2018年收入88.3億元,同比增長22.9%。海外市場非常成熟,每年維持這麼高的增長不太可能,世界盃年是重要因素,因爲足球是萬達體育收入比重最大的幾個產業之一。

二是中國繼續落地頂級賽事。成都落地“馬拉松世界大滿貫預備賽”,廣州落地“國際羽聯世界巡迴賽年終總決賽”,搖滾馬拉松重慶、廣州等賽事。

加上原有 “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迴賽、“中國杯”國際足球錦標賽、鐵人三項等,萬達在中國已落地7類世界級、中國唯一性體育賽事。

三是海外新獲大量權益,如2020年足球歐洲盃媒體制作,冰雪、手球、橄欖球、自行車等多項世界大賽的商業或媒體權益。

四是世界盃影響大增。俄羅斯世界盃萬達是全球6家頂級贊助商之一,萬達體育旗下公司又獲得世界盃電視製作主傳播權。

據官方數據,俄羅斯世界盃收看人數創紀錄超過600億人次,萬達中英文標識在比賽轉播中反覆主位出現,使萬達擴大了世界影響。

特別是萬達推選的6名護旗手出現在世界盃揭幕戰上。六名護旗手全部選自貴州丹寨,極佳宣傳了貴州和丹寨,在全球產生了很大影響。

3、寶貝王。收入同比增長44.3%。2018年因爲前期製作、談判原因,《海底小縱隊》沒有新制作動漫,這種情況下,國內仍有超百家電視臺、網絡平臺播放,全網點擊量翻倍增長至240億人次,成爲中國領先的超級兒童IP。

去年寶貝王與4個全球知名的兒童動漫作品簽約中國地區控股合作,說明寶貝王已經受到世界頂級娛樂公司的認可,願意把自己的重要作品交給寶貝王控股運作,未來寶貝王IP產品將有很大成長空間。

2018年寶貝王樂園新開業69家,早教50家,年度總客流1.99億,同比增長36%。萬達電影很有人氣,是商業中心的標配,但寶貝王在門店數量不到萬達電影一半的情況下,僅用3年時間就達到萬達電影13年才達到的客流量,可見寶貝王多有人氣。

新文旅公司收入2.7億元,圓滿組織東方影都開業,配合上合組織電影節。新簽約蘭州、延安萬達城項目。

正式進軍健康產業

王健林說,大健康產業萬達歷時3年探索,先後與英國、亞洲等企業洽談合作,最終決定現在的模式。

1、引進國際頂級醫療體系。去年萬達與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UPMC)簽訂協議,在中國5個一線城市投資建設國際一流的綜合醫院,全面引進UPMC的醫院品牌、管理團隊、技術骨幹、醫護培訓等整體醫療體系,這是國內唯一真正引進的國際一流醫院體系項目。

萬達跟美國排名前十幾位的醫院都談過,他們不願意到中國開分院,在美國也少有分院。之前有些企業號稱引進知名國際醫院,其實都是技術諮詢和管理諮詢。

打個比方,著名酒店品牌管理和提供諮詢服務能一樣嗎?何況酒店管理和醫院管理在科技、人才、難度等方面完全不能相提並論。大學和醫院就是服務產業上兩顆皇冠明珠。

現代服務業中最難做的就是大學和醫院,不是投多少錢的問題,還需要時間積累、文化沉澱,著名大學很少有辦分校的,醫院辦分院的也很少。

所以,萬達能引進美國頂尖醫院,不僅是萬達產業發展的一件大事,對中國醫療產業、中國服務業也是創舉。

2、創新大健康產業新模式。通過3年研討,創新以頂級醫院爲核心,綜合醫藥、康養、商業、培訓多種產業爲一體的中國大健康產業新模式,這種模式也可叫做大健康綜合體、大健康綜合園。只要有兩個項目實踐驗證創新是正確的, 萬達就又有了一門絕活,一個大產業。

3、落地成都、廣州項目。特別是廣州項目,這麼大規模的項目,從洽談、選址到簽約只用了兩個月,令我感到驚歎。我到拜會廣州市委書記時候就說,“這是新廣州速度”。

資本運作取得進展

1、引進騰訊、蘇寧、京東、融創4家戰投,340億元入股萬達商業。

2、引進阿里、北京文投70億元入股萬達電影。

3、60億元向融創轉讓文旅管理公司。

4、AMC5億美元引進新投資者。新投資者銀狐資本是美國很有名的文投基金,而且萬達保持了控股權。

5、海外轉讓4個地產項目,收回18億美元現金。

另外還有其它一些資本方面項目。2018年資本運作合同收入827億元人民幣,已收回現金627億元人民幣。

這些收入中,絕大部分是股權資本運作,少部分是資產轉讓。這些資本運作收入支持了萬達去槓桿、降負債戰略,保證了企業現金流需要。

2019年主要工作安排

2019年,萬達集團計劃收入2326億元。其中:商管集團收入438.3億元,其中租金收入386.2億元。

從今年起,租金收入增幅比前幾年略低,但淨租金增幅差不多。原因在於輕資產項目增多,輕資產項目收入扣除所得稅後就是利潤,重資產項目租金雖然全歸自己,但要扣除各種費用。萬達商管越往後,租金收入含金量會越高。酒店管理公司收入15億元。

新開業萬達廣場43個(未含萬達茂),其中輕資產29個。今年未達到開業50個廣場,原因在於輕資產的個別投資方不像萬達有執行力,這是輕資產帶來的新課題。

過去計劃模塊管理只針對萬達內部,從今年開始,計劃模塊要延伸到所有輕資產項目業主。從明年開始,每年開業計劃要有富餘量,至少增加10%,確保每年不低於50個廣場開業。

文化集團收入743.1億元。其中:影視公司收入623.7億元;新開業影城104家,新增屏幕903塊;國內新開影城81家,新增屏幕674塊。體育公司收入85.1億元。寶貝王公司收入31.3億元,新開業寶貝王樂園132家,早教中心134家。文旅公司收入3億元。

地產集團收入521.9億元,回款457億元,竣工入夥497億元。

金融集團收入496.4億元。

萬達其它公司收入101億元。

調整轉型發展思路

萬達目標是2020年完成企業轉型,隨着形勢發生變化,萬達轉型思路也要調整。

1、重點服務消費。中國經濟正發生兩大深刻變化。一是內需成爲經濟發展主動能。過去外貿、投資是主動能,現在內需是主動能。

二是由商品消費爲主轉向服務消費爲主。預計十年之內,服務消費會佔據消費主導地位。這是符合經濟學原理的,生產的最終目的是消費,消費的最高層次是體驗、享受。這種轉變既是衝擊,也是商機。

服務消費的最大特點是體驗價值大於價格,對於當下中國商品消費重價不重質是一種糾偏。現在很多人買東西就上APP比價,誰便宜買誰的。服務消費屬於比商品消費更高層次的消費,需要更高的消費能力,對於品牌造就、工匠精神更有利。

爲什麼大家要買德國東西、買日本東西?爲什麼國外有幾千個奢侈品品牌,中國一個出不來?奢侈品需要工匠精神、需要幾代人去完善一個東西,而我們缺這種東西。萬達今後要緊緊抓住服務消費、體驗消費產業,把這些產業做大做強。

2、聚焦優勢產業。萬達轉型戰略調整的另一重點就是梳理現有產業,聚焦我們在國際國內有競爭優勢,或者很快能形成競爭優勢的產業。

比如大健康,以前萬達沒有優勢,但現在我們有了優秀的合作伙伴,很快就形成競爭能力。從拿地就可以看出,很多城市找上門來,邀請我們去投資。對於其它現在沒有競爭優勢,今後也很難做到競爭優勢的產業,要逐步有序退出。

總之萬達要瘦身,要有舍有得。這就是萬達過去、現在和今後處置一些資產的邏輯。個別自媒體或所謂專家,只看到我們在賣賣賣,卻沒有看到我們還在投新的項目。

話又說回來,要是萬達的買賣所有人都能看明白,那我們這些人就沒價值了。這種戰略調整肯定不舒服,甚至是痛苦的,但萬達一定要“咬定青山不放鬆,任爾東西南北風”。

不管哪個公司,不可能什麼產業都做得好,也不是說剛開始進入一個產業就知道行不行,總是覺得能做才進去。

但在做的過程中或者發現自己沒有競爭優勢,或者發現這個產業不能做大,不能做到行業前兩三名。看出趨勢能及時調整,就是優秀公司,不犯錯的企業全世界也找不到一家。

3、做高門檻的生意。萬達這些年,一直在創新,一直被模仿,一直被挖人,各產業都是這樣。個別甚者,某大型企業人力資源部門領導在萬達總部旁邊的文華酒店長期包房,成天找我們的管理人員談話。

一會兒這個被挖走了,一會兒那個被挖走了,一些年輕人剛培養出來就被挖走,這提醒我們,不僅要創新產業、培養人才。

還要防止被簡單模仿、防止被不斷挖人,就要提高競爭難度,進入高門檻的產業,如科技、創意、人才、資源等方面都要求高的,就是我們今後發展產業的方向。

這幾年,萬達新進入的兒童產業、體育賽事、國際醫院等產業,模仿者就少了。因爲許多綜合因素在一起,很難模仿了。

如果寶貝王就是搞一個樂園,那全國有一批人模仿,我們先從IP、動漫開始做,別人就玩不了。

4、輕資產爲主。萬達是強調輕資產爲主,不是完全放棄重資產,是在有息負債總體逐年減少的情況下做重資產。今年以後,新開業萬達廣場至少70%以上是輕資產,新開業酒店原則上全是輕資產。輕資產不是說說就能做的,沒有品牌,沒有管理能力做不了輕資產。

誰不想做輕資產?靠品牌賺錢,靠管理能力賺錢,自己風險還小。但你首先得有品牌,還要有能力才能做。

王健林強調,地產集團爲了保證商管每年開業50個廣場,每年還需要力爭上10到15個重資產項目,地產集團不追求銷售額,追求每年保多少萬達廣場開業,地產集團就是爲商管而存在。一是爲了資本市場的需要,徹底把商業管理和地產業務剝離。

二是一些商業項目本身帶有住宅開發,我們不能因爲不做住宅舍棄項目。三是做輕資產,需要團隊指導業主建設。所以地產集團還要存在,每年還要有幾百億銷售額。

5、持續降低企業負債。要在2018年基礎上,2019年力爭有息負債再降8—10%。到2020年底將萬達集團有息負債降至絕對安全水平。

萬達集團負債水平不僅在中國的房企中,在中國民營企業中,即使跟所有大型企業相比都不算高。但爲什麼我們在去年降了負債,今年還要降,明年還要降?

就是通過發展輕資產,發現可以走這條路子,做重資產的必要性降低了。在這種情況下,萬達要把有息負債逐漸削減。

萬達商管定了一個目標,從今年開始有息負債不能再增加,但收入要逐年增加,怎麼辦?就是不斷提高開業輕資產項目的數量和佔比。

萬達既然認準了輕資產、低負債發展的戰略,就不能動搖。

大力發展健康產業

萬達聚焦優勢產業,對一些非優勢產業退出瘦身,不是今後不再發展任何新產業,對不是傳統產業、科技含量高、又看準了的新興產業還是要進入。

1、力爭大健康全部落地。今年力爭5個一線城市大健康力爭全部落地,至少3個項目開工。

2、儘早完成單個國際醫院管理合同。這在中國是第一個這類合同,大家摸索着幹吧。合同簽了,項目就可全面啓動,設計、工程才能往前推,否則拿了地還得等着。

3、設計世界一流的花園式國際醫院。規劃設計是龍頭,要反映全世界最新研究成果,建成智慧醫院,綜合水平要比美國現有醫院高。

萬達成都醫院請過一家美國頂級設計公司,設計的版本我都覺得很好了,但這次新合作的醫院說這還是十年前的設計,不知道最新的設計是什麼,我期待着他們拿出來。

4、組建開工項目的中方團隊。因爲中方技術團隊骨幹人才全部都要赴美培訓三個月以上,費用預算上要早列出,這件事要提上日程。

資本市場要有進展

1、萬達體育和傳奇影業都要開展資本運作,今年要出成績。

2、萬達商業剝離房地產業務。按照投資協議,萬達商業今年內要剝離所有房地產業務,一平方米房地產開發也不能有,成爲徹底的商業管理運營企業。

這是協議約定,今年必須完全剝離。這件事做完以後,我相信市場看到的將是一箇中國少見的優質企業。爲什麼敢說這個話?

第一,萬達有大量優質物業,想重建一個萬達已不可能。第二,萬達有長期增長的穩定的現金流。

第三,受經濟週期影響小,萬達的商業不做高端奢侈品,主流大衆消費,偏點時尚流行,這種消費幾乎不受經濟週期影響。

第四,萬達的負債率是國際標準的。有些人說萬達着急上市,他們根本不瞭解,我們和戰略投資者籤的協議是五年之內上市,即使不上市也沒有回購保證。

還是那句話,是金子總會發光,好飯就不怕晚。

3、萬達廣場資產證券化。像萬達廣場現金流好,資產又有升值空間,這麼好的物業,我理解在市場上應該屬於稀缺資源。希望資本中心努力,今年要把資產證券化做起來。

—————————————————

雷帝觸網由資深媒體人雷建平創辦,爲頭條簽約作者,若轉載請寫明來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