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很多人都認爲自己肯定在修出世間法,修的是五加行,這怎麼不是出世間法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比如向三寶供燈,在同樣的供養對境、同樣的供養物、同樣的供養人的情況下,如果不具備出離心,供燈的發心是爲了求得世間的圓滿,爲了健康長壽、升官發財,或者來世得到人天的福報,這樣的供燈就成了世間法。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現在無論是在漢地還是藏地,我們都自稱爲是佛教徒、居士、出家人,經常放生、磕頭、修五加行。很多人也以此而沾沾自喜,認爲自己是很不錯的,天天都在修法。但我們要詳細地觀察一下,爲什麼要修這些法。其實,有不乏其數的人,其目的只不過是爲了自己現世的利益,如爲了自己的健康、長壽,爲了消除一些壽障等現世的災難。還有的是因懼怕三惡道(地獄、惡鬼、旁生道)的苦難,希望自己不墮落到惡趣,下一世得到人天果報。具有這些發心的任何修法都只能屬於世間法。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們不能以爲∶燒香、磕頭等是世間法,而聽聞大中觀或大圓滿等就是出世間的法。因爲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的區別,並不是依外相而區分的。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比如向三寶供燈,在同樣的供養對境、同樣的供養物、同樣的供養人的情況下,如果不具備出離心,供燈的發心是爲了求得世間的圓滿,爲了健康長壽、升官發財,或者來世得到人天的福報,這樣的供燈就成了世間法;反之,如果具備了出離心,供燈的發心是爲了求得解脫,而不是爲了健康長壽、升官發財,這樣的供燈就是出世間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衡量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的分界線就是以是否具備出離心作爲標準的。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圓滿本身是出世間法,可是修大圓滿或聽大圓滿的時候,由於我們的發心不同,就有可能把它變成世間法。譬如說∶僅僅爲了得到一些現世或後世的利益而聽大圓滿或修大圓滿,當這個法進入我們的心相續的時候,它就不是出世間的法,更不是大乘的法。那是什麼呢?就是世間法,這叫做“世間法的大圓滿”。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放生是什麼法呢?那也要看你的發心。即便不是爲了現世的健康、長壽等等,而是爲了後世得到人天的果報,或是避免一些後世的災難,如不墮地獄等三惡道,爲了這些而放生的話,放生就成了世間法;如果是爲了自己一個人從輪迴中得到解脫而放生,那放生就成了出世間的小乘法;如果是爲了拔濟一切衆生而發誓成佛,爲了得到佛的果位而放生,那放生就是大乘的出世間法;如果在此基礎上有一些密宗的見解,那放生就是密乘的法。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我們一定要審慎思維,並反躬自問,我們放生放了那麼多年,到底是爲了什麼?是不是爲了自利?如果是爲了一切衆生得到佛果而放生,那就可以成爲大乘法。如果放生只是希望自己可以長壽、或者是下一世轉世爲人,並且健康長壽、或者爲了自己往生淨土的話,那這個放生看起來似乎是利益衆生,實際上卻是在利益自己。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他修法也應如是觀察。比如到學院或是到其他地方去領受灌頂、聽聞佛法,這是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呢?和剛纔講的一樣,如果爲了自己的健康、長壽,爲了逃避一些現世或者後世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而聽聞或修持的話,那也是世間法。爲什麼呢?因爲你的目的沒有離開世間的發心,所以在此基礎上所建立的一切都是世間法。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什麼叫做出世間的法?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界限在哪裏呢?出世間法有大乘和小乘。小乘的修行,必須要有出離心,有了真正的出離心,並在此基礎上行善的話,這種修法就叫做出世間的法。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出離”這兩個字的涵義是什麼?“出”,就是要放下世間的一切,也就是說對世間的任何東西不留戀,對三界六道輪迴,很清楚地意識到其痛苦的本質,這叫做“出”。“離”就是希求解脫。“出家”中的“出”也是這層含義。“家”是指世間,並不是走出家門、穿上出家衣服就表示出家,而是要對輪迴生起真正的厭離心。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家人學佛、修出離心也是一樣,就是要對世間的事情沒有任何貪圖之心,這叫做“出”。這個“出”外道也有,很多外道的出家人也不願意在六道中輪迴,也希望解脫,但這不叫出離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真正的出離心還要有一個正確的見解。正確的見解是什麼呢?首先就是要意識到輪迴的痛苦,所以不再留戀輪迴,並努力去尋求解脫,走向解脫。但必須要有解脫的智慧。如果只是一昧盲目地、沒有智慧地尋求解脫,並不是完整的出離心。出離心的解脫智慧包括小乘裏面的四諦法門,精通四諦之後,纔算具備了完整的出離心。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具備了真實無僞的出離心,以後所修一切善法都將成爲出世間的法。《俱舍論》裏講,從有了出離心以後,就算是小乘的入道。此處“入道”的意思是指進入小乘次第的第一步。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出離心很重要。人生難得、壽命無常、輪迴是苦、因果不虛這些外加行,對增上出離心有很大的幫助。但現在很多所謂的佛教徒,都不願意修加行,特別是人生難得、無常這些外加行,直接就想修大圓滿、大手印等法。這樣的人,在藏地的出家人裏面有,但漢地的居士裏面更多。大圓滿、大手印當然是很好的法,但我們現在是不是這樣的根器?自己現在的心相續調整好了沒有?沒有調整好的話,那大圓滿、大手印是不可能修起來的。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調整的方法又是什麼?就是修人生難得等修法。這些修法絕對不能小看。阿底峽尊者及以前藏地很多專門修行的高僧大德,他們當中有些人一生只修人生難得和無常,最後還是同樣獲得了成就。前輩們已經爲我們作出了最好的表率,那些不願修加行,第一步就妄想邁得很高的人,他們離解脫的目的地也就如同被重重關山阻隔一般,永久難以抵達。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曾經有一位大成就者,當他的一個弟子將要離開的時候,就到上師面前,祈請傳一個更好的竅訣。上師說∶我並沒有什麼更好的竅訣。弟子將所有的東西都供養了以後,再一次苦苦祈求,上師就握著弟子的手情真意切地說∶“你也將會死的!我也將會死的!這個問題你回去好好思考。我的上師給我講的也是這個法,我修的也就是這個法,我的上師也沒有再給我講什麼,我也沒有修過其他什麼,這就是竅訣,你回去認真修持吧!”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說起來就是這麼簡單,你也會死,我也會死。這個不爭的事實大家都知道。但是平時卻似乎遺忘了,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深入細緻地思維一下這個修法,否則,什麼結果也修不出來。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很多人都認爲自己肯定在修出世間法,修的是五加行,這怎麼不是出世間法呢?五加行本來是出世間的法,而且是大乘的法,但是你在修持時,當下自相續中是以何等見解來修持的呢?比如說爲現世的健康長壽等而修五加行,這種可能性比較小;但是爲了後世不墮地獄而修五加行,這種可能是有的。如果沒有尋求解脫的發心,修五加行也是世間法,根本不是出世間法,那修五加行的意義也不是很大。磕大頭、念這些咒很累的,但是修出來的不是密法,不是大乘法,也不是小乘法,而成了世間法,這就非常可惜。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們都在法王如意寶前接受過灌頂,看過很多珍貴的書,這非常不容易。如果讓它變成了世間法,與解脫就沒有什麼關係了,以後世間的福報我們會得到一些,滿足我們鼠目寸光的世間願望,但是與解脫還沒有緣份,這不是很可惜嗎?所以,人生難得一定要重視,不能白白地耗盡了人生而不求解脫。如果求解脫,一定要從出離心開始,沒有出離心,修行也好、唸咒也好都不是得解脫的出世間法,這個特別特別重要。在出離心的前提下才能講菩提心,沒有如理生起出離心的話,就不能生起菩提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慈誠羅珠堪布《慧燈之光》\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40233264060877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