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月18日下午,在大橋鎮司法所調解現場,江村村民與盧郭村村民爲山墳地界爭論不休,雙方共十多名村民代表,各自據理力爭,寸步不讓。兩個小時過去了,糾紛雙方就墳墓佔地區域中心點後端爲多少米僵持着,盧郭村村民堅持15米,要餘某對損毀墳墓扶手進行損害賠償。

近日,韶關一宗難辦的山墳爭地糾紛,終於在當地政府的多元聯合調解下,得到圓滿解決。“吵”了四年之後,兩村村民簽署《調解協議書》並握手言和。

韶關一上百年祖墳受損,兩村矛盾糾紛如何化解?

6月中旬的韶關還很炎熱,汽車儀表盤上的溫度顯示爲39°,下午2點多,韶關市仁化縣大橋鎮司法所的電閘保險絲又一次燒斷。此時,一宗難辦的山墳爭地糾紛的第4次調解即將開始。

韶關一上百年祖墳受損,兩村矛盾糾紛如何化解?

上百年祖墳受損 糾紛持續四年

2019年3月22日,韶關市大塘鎮盧郭村村民盧某到鎮調委會,反映其盧姓家族埋葬在仁化縣大橋鎮江村委會紫金山上的一座上百年祖墳遭到破壞,並向大橋鎮派出所報案。

經調查瞭解,雙方矛盾由來已久,爭議地的墳墓爲盧郭村村民的祖墳,幾百年前安葬於此。

2016年春分掃墓時,盧某發現江村村民在距離盧姓祖墳墳尾15米左右的地方,新建了一座印子墳。

於是盧郭村村民找江村村民理論,江村調解委員會多次召集雙方調解。最終,江村村民餘某答應在年底將印子墳遷走,但未如期履行約定。

韶關一上百年祖墳受損,兩村矛盾糾紛如何化解?

2019年春分,盧郭村村民掃墓時見印子墳仍未遷走,認爲該印子墳影響風水而憤懣不已,遂將該印子墳墳頭翻掉。

江村村民餘某見此行爲十分憤怒,將盧姓祖墳兩邊扶手損壞。由此,雙方矛盾進一步激化。

隨後,盧姓村民20餘人到大橋鎮政府討說法。因案情影響範圍大,大橋鎮黨委政府決定啓動多元聯合調解機制,由鎮人民調解委員會牽頭派出所、司法所、綜治辦和駐村律師等工作人員進行調解。

韶關一上百年祖墳受損,兩村矛盾糾紛如何化解?

多方調解終握手言和

6月18日下午,在大橋鎮司法所調解現場,江村村民與盧郭村村民爲山墳地界爭論不休,雙方共十多名村民代表,各自據理力爭,寸步不讓。

“《殯葬管理條例》沒有明確墳地的使用範圍有多大,所以雙方只能通過協商解決。”司法所長劉文娟說。

兩個小時過去了,糾紛雙方就墳墓佔地區域中心點後端爲多少米僵持着,盧郭村村民堅持15米,要餘某對損毀墳墓扶手進行損害賠償;還要將建於祖墳墳尾的印子墳遷走。

江村村民堅持11米,並認爲盧姓祖墳佔地面積過大,印子墳不在盧姓祖墳範圍內,盧郭村村民無權干涉。

約半個小時後,僵局竟出現轉機,兩個村願意各退讓2米,同意以13米爲界限。

韶關一上百年祖墳受損,兩村矛盾糾紛如何化解?

17時許,雙方村民終於在《調解協議書》上完成簽名和按指紋並握手言和,參與調解的主要人員立即前往糾紛地現場劃界。

該糾紛涉及的墳地位於山頂的斜坡上。工作人員固定測量起點,以墳頂爲中心對四周進行測量。待雙方村民確定13米位置無誤,測量人員插上小樹枝做標註,雙方村民用手指認並手機拍攝存圖。

韶關一上百年祖墳受損,兩村矛盾糾紛如何化解?

至此,雙方村民劃清界址達成協議,雙方互不追究破壞墳墓一事的任何責任,被破壞部位雙方自行修復。

同時,就埋葬在仁化江村紫金山內的祖墳劃分祭祀活動區域,活動區域爲以墳墓中心點計算,墳墓前段爲9米,中心直徑26米,墳墓中心點後端爲13米,該區域界線的劃分只限於盧姓家族進行對祖墳的祭祀活動。

據大橋鎮司法所的統計數據,2018年,鎮村兩級共調解矛盾糾紛123宗,糾紛調解成功率99%。2019年上半年,鎮村兩級共調解矛盾糾紛93宗,達成調解協議93宗,涉及金額61.2萬元,糾紛調解成功率100%。

【記者】 關喜如意 實習生 林堅生

【通訊員】劉洪羣 張智慧

【校對】黃買冰

【作者】 關喜如意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號~自營號~日報時政部自營號~南方法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