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ymSJVCYO2GMy\" img_width=\"700\" img_height=\"466\" alt=\"城·事(287)故宮“駕到”濟南 說說山東和紫禁城的那些事兒\" inline=\"0\"\u003E\u003Cp\u003E菏澤牡丹“進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山東企業被故宮“翻牌子” 華熙生物“C位”出道\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華熙生物是什麼很多人都不熟悉,但一說起“故宮口紅”的生產商,大家就會恍然大悟。\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ymSJA7nXqyzj\" img_width=\"700\" img_height=\"464\" alt=\"城·事(287)故宮“駕到”濟南 說說山東和紫禁城的那些事兒\" inline=\"0\"\u003E\u003Cp\u003E老字號進故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對此,前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紫禁城有着500多年曆史,住過24位皇帝,老字號對於他們的衣食住行貢獻了很多,也錘鍊了老字號的品牌。

"\u003Cp\u003E\u003Cb\u003E編者按:\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濟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是國家公佈的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門塔、被譽爲“海內第一名塑”的靈巖寺,均在這片土地上默默佇立千年。濟南,誕生了許多中國歷史上的著名人物:名君大舜、神醫扁鵲、名將秦瓊、名相房玄齡……著名詩人李白、杜甫、黃庭堅,詞人李清照、辛棄疾,著名小說家劉鶚,近代文豪老舍等都曾在濟南生活工作遊歷,故有“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之佳譽。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濟南,不僅人傑輩出,更有天賦地靈,風景秀麗,泉水衆多,城內72名泉爭湧,尤以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龍潭四大泉羣久負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戶戶垂柳”之譽。千佛山峯巒秀麗,守護南界;大明湖潤物無聲,滋潤北城。而“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也成爲濟南的獨特風光。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濟南,在4000多年的歷史長河裏,留下諸多古老建築、千年大樹、特色名喫、名家橋段、奇人軼事、雋永典故。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濟南,值得去追本溯源,值得去重走一遍,值得去再書畫卷。即日起,大衆網濟南站推出人文地理類新聞欄目——《城·事》,在現實中勾勒濟南背影,在往事中講述濟南印象,在歷史、現在、未來的穿越交錯之間,記錄濟南,愛上濟南。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大衆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帥\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9月19日——23日,第八屆山東文博會將在濟南西部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屆時,故宮博物院將應邀參展,濟南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一覽故宮風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故宮要來濟南了,驚不驚喜?意不意外?但其實在文博會之前,故宮和山東已經多有“互動”,而走進故宮的遊客們也能發現不少隱藏的“山東元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有來有往 山東好東西屢“進宮”\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家對於故宮即將在文博會上的亮相充滿期待,但其實故宮和山東的緣分不僅於此,這已經不是故宮第一次來山東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去年7月份,故宮養心殿曾在山東博物館進行了3個月的展覽,設置了養心殿正殿明間、東暖閣、西暖閣、三希堂和養心佛堂5個復原陳列,共展出了故宮養心殿相關文物240餘件套,同時開設皇家造辦處、中央集權、明窗開筆、十全老人、樂在三希堂、養心佛堂、垂簾聽政7個展示單元,全方位向山東大衆展示了清朝養心殿的面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光是故宮來山東,山東的好東西也屢屢“進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9年春節期間,山東省商務廳和故宮博物院共同舉辦了老字號進故宮活動,山東40家老字號企業和5家非遺技藝企業走進故宮,即墨老酒、青島啤酒、廣育堂的二仙膏、紙皮包子、超意興、同盛永鐵鍋等一大批“網紅”產品在故宮“出盡了風頭”,吸引了廣大嘉賓遊客的目光。其中不少與故宮有淵源的產品,比如阿膠、小米、玉堂醬菜、紙皮包子等,都曾有過用作皇室貢品的歷史和故事。\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ymSJA7nXqyzj\" img_width=\"700\" img_height=\"464\" alt=\"城·事(287)故宮“駕到”濟南 說說山東和紫禁城的那些事兒\" inline=\"0\"\u003E\u003Cp\u003E老字號進故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對此,前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紫禁城有着500多年曆史,住過24位皇帝,老字號對於他們的衣食住行貢獻了很多,也錘鍊了老字號的品牌。以前是他們獨享的,現在這些老字號走向了大衆,走進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的4月30日到5月12日,“國色天香—紫禁城裏賞牡丹”故宮菏澤牡丹主題展活動又在故宮慈寧宮、長信門廣場、慈寧花園等場所舉行,70餘個品種、1萬餘盆菏澤牡丹蔘展。這場展覽,實現了牡丹的國色天香與故宮的皇家氣質、文物藏品、詩詞文化的完美結合。\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ymSJVCYO2GMy\" img_width=\"700\" img_height=\"466\" alt=\"城·事(287)故宮“駕到”濟南 說說山東和紫禁城的那些事兒\" inline=\"0\"\u003E\u003Cp\u003E菏澤牡丹“進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山東企業被故宮“翻牌子” 華熙生物“C位”出道\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華熙生物是什麼很多人都不熟悉,但一說起“故宮口紅”的生產商,大家就會恍然大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8年12月9日,“故宮博物院文化創意館”官方微信公衆號推出的一篇文章《故宮口紅,真的真的來了!》引爆微博和朋友圈,故宮口紅正式與大衆見面,每支售價爲199元的故宮主題口紅,短短兩日首批預售款即告售罄,後來更是出現了“一支難求”的盛況。\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ymSJoC7LFbAd\" img_width=\"700\" img_height=\"490\" alt=\"城·事(287)故宮“駕到”濟南 說說山東和紫禁城的那些事兒\" inline=\"0\"\u003E\u003Cp\u003E華熙生物生產的故宮口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被故宮“翻牌子”的合作對象是華熙生物,具體生產則由華熙生物旗下的主要附屬公司華熙福瑞達生物醫藥有限公司負責。也就是說,刷屏的“故宮口紅”就產自濟南市高新區天辰大街678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6款口紅膏體顏色均來自故宮博物院珍藏的紅色國寶器物,口紅管外觀設計靈感來源於清宮后妃的服飾與繡品,讓每一隻故宮口紅都蘊藏着美好的祝福與吉祥寓意。3D打印外殼貌美有質感,再配上百搭又實用的顏色,更獲得不少消費者青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故宮口紅爆紅之後,故宮和華熙生物繼續跨界合作,研發推出了兩款故宮美人面膜。兩款故宮美人面膜外包裝分別採用了《胤禛美人圖》之消夏賞碟和立持如意故宮元素。面膜中均添加了華熙生物獨有的蜂巢玻尿酸和珍貴的植物成分,幫助緩解肌膚乾燥,修護肌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瞭解,山東企業華熙生物是全球最大的透明質酸原料生廠商,依託華熙生物的嚴苛的標準和工藝要求,及故宮文創的文化匠心,成就了精美、優質的“故宮口紅”和“故宮美人面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清朝皇帝愛來山東 紫禁城裏藏了不少“山東元素”\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除了文創產品的合作,故宮博物院中不少文物、字畫也和山東有着很深的淵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藏於故宮博物院的康熙真跡《玄燁行書趵突泉詩軸》,是康熙第四次南巡途經濟南府期間所作,上有康熙所書《趵突泉》七言詩:“突兀泉聲湧淨波,東流遠近浴羲和。源清分派白雲潔,不慮浮沙污水渦。”相傳,康熙曾三次來到趵突泉,之前來的時候讓侍衛用純銀的碗舀了一碗泉水,喝後作了一首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遊濟南不得不賞趵突泉,來山東自然要上泰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史料記載,乾隆皇帝曾十次來泰安,六次登岱頂,在泰山上留下詩文170多首。其中,乾隆皇帝繪畫作品《弘曆岱廟漢柏圖軸》現存於故宮博物院中,是乾隆第三次南巡時途經泰山時所繪的一棵連理松柏。據漢《郡國志》載,岱廟漢柏爲漢武帝登封泰山時親手種植,並且下令他人大量種松柏。乾隆所繪的這棵便是岱廟西北角的一株古漢柏,是目前留存6棵中的其一。乾隆繪後,地方官還將乾隆畫的這幅圖刻碑立在岱廟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即將到來的文博會上,普通市民可以在展區近距離接觸到故宮文創產品。而對於業內人士來說,山東省獨特的資源和地域文化,無疑是進行文創產品開發的資源庫,文博會上可以現場學習到“網紅故宮”是如何打造文創現象級IP,尋找IP發展的智慧。\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50370143533518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