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的卸料容器、转运容器密闭性更强,避免垃圾渗滤液跑冒滴漏\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Y2hjnSJ0Dkm0m\" img_width=\"500\" img_height=\"333\" alt=\"未来实现垃圾分类转运 新后坑垃圾中转站试运行\"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新的后坑垃圾压缩中转站转运车间。新中转站设计转运能力为4000吨\u002F日,目前具备转运能力约1200吨\u002F日,未来还能实现垃圾分类转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更环保\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中转站配套负压系统和臭气收集处理系统,能有效控制臭气散发。

"\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更强大\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旧中转站设计转运能力为600吨\u002F日;新中转站设计转运能力为4000吨\u002F日,目前具备转运能力约1200吨\u002F日,未来还能实现垃圾分类转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更环保\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中转站配套负压系统和臭气收集处理系统,能有效控制臭气散发;新的卸料容器、转运容器密闭性更强,避免垃圾渗滤液跑冒滴漏\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Y2hjnSJ0Dkm0m\" img_width=\"500\" img_height=\"333\" alt=\"未来实现垃圾分类转运 新后坑垃圾中转站试运行\"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新的后坑垃圾压缩中转站转运车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厦门日报讯(文\u002F图记者 吴海奎)近日,有着20年历史的后坑垃圾压缩中转站老车间停产退役,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新型垃圾压缩中转站,不仅转运能力大大提升,效率更高,而且新站环保设施更加完善,未来还能实现垃圾分类转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后坑垃圾压缩中转站,就像是一个集散中心,先接收中小型垃圾运输车从厦门岛内各地运来的“散装”垃圾,用压缩设备对垃圾进行压缩,减少其体积后,再装入大型垃圾运输车,集中运到岛外东部固废处理中心处理。这个站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确保岛内垃圾及时运出去,实现“日产日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旧的后坑垃圾压缩中转站建成于1999年,压缩系统为早期的压装式设备,设计转运能力为600吨\u002F日。然而,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垃圾量也急剧增加。旧的后坑垃圾压缩中转站实际转运量早已超出设计,在“莫兰蒂”台风期间,最高一天转运量达到2900吨,创下纪录,2018年,该站日均转运处理生活垃圾约1400吨,也远远超负荷运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后坑垃圾压缩中转站改造工程于2018年4月正式开工,在原址新建一座新型垃圾压缩中转站,采用竖直式压缩转运工艺,设计有16个垃圾卸料泊位,其中2个餐厨垃圾卸料泊位,配置有24辆垃圾转运车辆,设计转运能力为4000吨\u002F日,其中,“其他垃圾”3500吨\u002F日,“餐厨垃圾”500吨\u002F日。为保证厦门岛内正常的垃圾转运工作,项目分两阶段进行建设,边生产边施工。其中,一阶段建设已经完成,目前正在试运行,具备垃圾转运能力约1200吨\u002F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据了解,后坑垃圾压缩中转站由环能公司运营,市环卫中心等负责监管。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新建的中转站配套负压系统和臭气收集、处理系统,能有效控制臭气散发。此外,新的卸料容器、转运容器密闭性更强,能够避免垃圾渗滤液跑冒滴漏。\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74554682428672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