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高品质民宿案列分享

01.

山谷民宿

“少华苍苍,渭水泱泱,君子之风,与之久长”。这是少华山绝顶,石槽岩壁上的清代游人题诗。

少华山位于中国陕西秦岭北麓,与西岳华山峰势相连,遥遥相对。华山巍峨险绝,少华山峰峻林秀,春翠夏郁,秋艳冬苍。

▲改造前项目现场

石门半山酒店地处少华山中段,坐北朝南,群山相夹,山体高悬。顺其山道而行,一路石井层障,奇石遍布。山谷浅沟,水激落石,泠泠作响。

“就用石头吧!”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一次改造。

主体为三栋三层小楼,品字形排布,之间由阶梯回廊连接。中厅和西面楼体之间加建SPA中心和汤池、泳池。

餐厅独立于三栋主体楼东面,也是三个建筑体,由玻璃回廊相接。总共六栋小建筑依山势西低东高顺次排列。

改造目的

改造项目,优化功能性及舒适度,建立建筑、环境和人之间映衬共生的关系。

少华山四季非常分明,春夏绿意盎然,秋季红枫遍野,冬季飞雪料峭。建筑形态上强化横向平缓的延伸感,呈现低伏的状态,体现建筑对于自然谦逊的膜拜态度。在细节改造上,也是基于这个原则。

中厅一楼主入口的墙体全部拆除,加盖出挑廊,形成引导入口和雨廊。

在一层加出的挑廊承托下,二楼也加建出钢结构观景露台,更好地与户外产生接触。

东西两栋建筑面南方向,每层之间有个小退层,利用此结构的可塑性,加宽每层房檐,强化这种错落,使建筑更具舒展性。加出来的这部分面积形成观景房的户外露台,直面山景。

原来狭小局促的东、西面阳台扩建成折角型阳台,将人的视线引导向山景。

▲山墙上的小阳台

石头的使用广泛且多样化,不同的质地和工艺使石头表现出不同的表情和性格。卵石墙体,碎石子地面,水磨石地面,水刷石墙面,石条台阶等等。

入口长廊和阶梯回廊密排的石条,经过球磨水洗,使边缘圆润,亚光,历史感。

卵石墙面主要使用干垒这种工艺。干垒需要先浇筑出混凝土基础墙体,挂上钢网,再灌注10公分厚水泥层,与外层石头连接。石头由工匠手工排列,由下往上分块逐层干垒砌筑。

▲前厅连接二楼的石墙

▲观景房石墙

▲观景房石墙

▲阶梯回廊密排的石条

密排的木条格栅使用在露台顶面,栏板,建筑外墙。这在建筑立面上能过滤光线,形成薄纱感,产生微妙玄秘的情境,跟石头的厚重产生对比。同时木栏栅遮挡保护室内的私密性。

从室内往室外看时,倾斜的挑檐与木格栅形成取景框的效果,将对面的山景横向框取。视线里的景物显得尤其单纯静谧。

当客人闲坐于露台,看木格栅随角度的不同产生虚实变化,随着日光的变化呈现不一样的光影变化,仿佛欣赏轻缓有序的变调曲目。

借由最初看见河沟石头的激动所引起的以石头发散开切入建筑的这个想法已经实现。整个尝试的过程充满了不可预测性。

现在这些石头呈现出不同观感、质感、触感,产生不一样的情绪表白,引导整个建筑本体自然发散出它应该发生的气息。这种气息就好像只在此时此地发生,并生长,与山光水气相谐,展开属于它自己的岁月轴线。

室内公共区域

▲立面设计手稿

▲一层大堂打开部分楼板,墙体竖向延伸至二楼

▲一层酒吧区

▲加建楼梯

▲二楼咖啡区与一楼共同形成灵活的多功能区域

▲从SPA区看向泳池

客房设计

▲设计手稿

▲设计手稿

▲室内汤池也可由观景方窗欣赏山景的四季变换

餐厅设计

项目名称:少华山石门半山度假酒店

项目地点: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少华山景区内

项目面积:10000㎡

设计单位:西安本末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主持设计:陈海

设计团队:本末空间设计团队

定制软装:本末软装设计团队

完工时间:2019年3月

项目摄影:张晓明

案例来源:环球设计

02.

等风来

限制和诉求

项目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嵊山镇,当地民宿类项目有明确的执行手册,对总面积,每层面积,建筑高度均有限制,乃至对建筑风格也有所限制。进而造成建筑造型以及空间打造均极其受限。

▲民宿外观全景

嵊山岛作为中国最东边的有人居住的岛屿,空气潮湿,时有大风乃至台风,建筑选材受限,运输成本以及人力成本均较岛外有大幅上升。业主姐弟希望面积尽量用足,尽量每个客房要有不同的感受,并且每个房间都要有尽量多的看海界面;希望至少能打造成舟山地区排名前列的民宿项目。

▲民宿外观远景,房间尽可能多的面向海界面

▲民宿主入口

形体与景观

在概念设计沟通方案方向阶段,提供了十余概念方案供讨论,业主最终选择了这个几个体块咬合的方案。

▲民宿外观近景,院内路径弯折

▲民宿外观近景,院内路径适当拉长客人入住的行走路线

项目落成,七个房间各有不同。

▲民宿外观局部,一层房间设有私享泳池区

▲民宿外观局部,大片的玻璃确保了室内的景观视野

路径与感受

项目本身其实面积不大,建筑只有四百平方左右,场地相对岛上其它民宿项目,用地会稍微宽松。方案通过拉长上山路径,以及将院内路径弯折,适当拉长客人入住的行走路线,沉淀心境,增加客人对入驻民宿的期许。

▲民宿室外交通流线局部,拉长上山路径,将院内路径弯折

▲室外庭院局部,蓝色的泳池和大海与白色的墙体和地面交相辉映

▲室外庭院局部,采用白色混凝土片墙限定景观视野

▲室外庭院局部,部分步道采用木板铺地

空间与时间

通过空间水平向以及竖向的多层渗透,加上开窗位置的变化,让进入室内的光线有控制的出现,将视线无限拉长,让空间流动。

希望在小空间里,通过设计手法,将感知空间放大,将时间放缓,将空间类型做丰富。以期避免常规走廊串房间类型的项目里相对单调无趣的体验。

▲室外公共露台空间

▲从客房室内透过玻璃窗俯瞰室外景色

▲二层客房局部,设有画框海景

▲二层客房局部,享有山景和海景

▲二层客房局部,享有270度宽画幅海景

▲三层套房客房局部,享有270°全景海面

▲三层客房的卧室空间,具有极好的景观视野

▲ 三层的私人室外露台

▲傍晚时分的民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