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近幾年,許巖發現,洛陽這座千年帝都,在影視作品中曝光率極高,這就激起了他的好奇:“洛陽曆史地位那麼高,有那麼多帝王名人葬在這裏,是不是就是那些土包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許巖回憶起那段蒐集資料的日子,仍覺得痛苦,“許多名人的葬地古今地名是不一樣的,還有些人物我通過了解其生平,理應葬在洛陽,但並無史籍記載其葬地。

"\u003Cp\u003E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康翔宇 \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Y3sj0CHSE8qb\" img_width=\"387\" img_height=\"291\" alt=\"河南19歲男孩和200多座古墓的故事\" inline=\"0\"\u003E\u003Cp\u003E一輛電動車,一個人,一部手機,19歲的洛陽孟津小夥許巖,從2019年春節過後開始了自己一個人的“走陵”之路。這半年多來,許巖沒事兒了就會在午後兩三點出發,去洛陽的各個古墓實地探訪,記錄位置、拍照,找附近居民聽他們講古墓的故事。在這個高中畢業後、大學開始前的暑假,許巖放棄了本該縱情釋放的歡樂時光,只爲了將一個歷時半年的“工程”完成——一張標註着洛陽200多座帝王、名人古墓的地圖。那麼,他爲何想要做這樣一張地圖呢?他又是如何憑藉一己之力完成了這項“工程”?這張地圖所標註的古墓準確度怎麼樣呢?近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聯繫到了許巖,聽他爲我們講述他與這張地圖和上面200多座古墓的故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對“土包”產生了好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孟津縣地處洛陽北部,黃河南岸,緊鄰邙山。許巖就住在這個擁有4000多年曆史的中原名縣。“我們旁邊就是著名的邙山陵墓羣,所以從小對於那些大大小小的土包都習以爲常。”許巖所說的“土包”,就是古墓的封土。自古以來,民間就有一句俗話“生在蘇杭,葬在北邙”。在這邙山之上,大大小小的古墓數不勝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對於洛陽人來說,雖然從小就知道洛陽墓多,但哪怕是最正宗的洛陽土著,說起這洛陽的墓,多數都只知道劉秀墳、白園、周天子陵。“我之前也是這樣,每天除了學習以外,並不會特別去關注這些從小就能看見的土包。”許巖坦言,自己和大部分年輕人的興趣點一樣——影視、漫畫、遊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近幾年,許巖發現,洛陽這座千年帝都,在影視作品中曝光率極高,這就激起了他的好奇:“洛陽曆史地位那麼高,有那麼多帝王名人葬在這裏,是不是就是那些土包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帶着這樣的疑問,許巖開始留意起影視劇中與洛陽有關的人物,查找他們的生平。這一查,許巖震驚了:“原來有這麼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都葬在了洛陽,就在我們身邊。”許巖這才意識到,這些所謂的“土包”背後蘊含的是“強漢盛唐、魏晉風骨、五代烽火、宋金兵戈”。“於是我開始萌生出一個想法,要做一張地圖,把這些帝王名人墓都集中起來做一個展示,發到貼吧、微博等平臺上。讓更多的洛陽人以及外地網友直觀地感受到洛陽曆史文化的厚重。也想讓這張圖成爲洛陽年輕人瞭解自己家鄉文化的一個橋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於是乎,2019年春節過後,許巖開始着手實施自己的計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洛陽古墓葬數量龐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剛放開手腳準備大幹一場的許巖卻出師不利。“我雖然最近兩年對歷史比較感興趣,也閱讀了一些相關的書籍,但歸根結底這些對歷史及考古的喜愛在目前還只是浮於表面,並沒有去系統認識研究它們。”許巖回憶說,當他有了繪製地圖的想法後,首先就去查了洛陽古墓數量這個基本信息,結果查到的數字再一次讓他震驚,“40多萬座,僅北邙陵區就有約900多座未確認墓主身份的大型封土葬,並且其中有600座已經找不到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龐大的數量是許巖始料未及的,他從有記載的、仍然存在的墓葬開始了整理和統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許巖回憶起那段蒐集資料的日子,仍覺得痛苦,“許多名人的葬地古今地名是不一樣的,還有些人物我通過了解其生平,理應葬在洛陽,但並無史籍記載其葬地。古今地名不一樣的需要去查資料,一般都可以查到今地名,有些古地名在網上已經沒有任何信息,一般就會通過我個人的分析來標個大致位置,而那些無記載葬地的就暫時不標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個一個墓葬實地探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除了查閱大量資料、古籍等,許巖爲了確定墓葬準確地點,採取了一個“笨辦法”——“走陵”,一個一個墓葬實地探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許巖告訴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他在這半年時間內,曾探訪過班超墓、孝文帝長陵、平樂鎮漢魏墓羣、疑似南唐後主李煜墓、鳳凰臺村墓羣以及一些無名的大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走陵”的過程中,許巖對於洛陽的墓葬又有了進一步的認知。“這個過程其實一直在刷新我之前的認知,知道洛陽的墓多,沒想到有這麼多。每次我更新完地圖都覺得這是最後一次更新了,誰知道每隔幾天我就會新發現一些葬在洛陽的人物。知道洛陽古墓歷經千年被破壞嚴重,沒想到被破壞得這麼嚴重,就連孟郊、王之渙、李煜這些人物的墓冢現在也難覓其蹤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許巖長嘆一聲,給記者講述了一個故事:“今年5月份時,我一人前去探訪埋葬着陳後主、孟郊、王之渙、劉幽求、百濟國王的鳳凰臺村,除了劉幽求那殘破的鳳凰臺,真的是尋覓不到其他的任何遺存,不禁讓人心生悲涼之情。那天將要走時又下起了雨,村民大叔看到我後邀請我到他家避了會兒雨,我倆聊了許多。從村子的由來,到村子的今日,也聊起這些名人墓葬現在的狀況,我倆皆是一聲長嘆……這次經歷我印象特別深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家人由不支持到認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這張“洛陽地區陵墓分佈圖”上,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看到,許巖用黃色字體標註了80多座帝王陵墓,用藍色字體標註了100多座歷史名人墓葬。還有一些在名字後面有問號的墓葬,許巖解釋說:“個別的墓葬全國有好幾個,並且都有記載,真假難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許巖說,這張地圖基本上達到了自己的預期,“但是最近我又發現了了不少不準確的地方,所以還是會慢慢完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最令許巖感到欣慰的是,自己的家人在看到這張地圖的時候,態度發生了巨大轉變。許巖告訴記者,當父母得知自己獨自一人去“走陵”時,一萬個不同意,“很多根深蒂固的老觀念難以改變,在父母訓完我以後,我偷偷地去‘走陵’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現在,家人都已經認同了許巖的這一愛好,“我姐姐、姑姑、叔伯們都表示說我有這麼個興趣,要比天天打遊戲強多了。身邊的朋友也都挺支持我的,他們會經常給我一些鼓勵。有些朋友在我的帶動下也漸漸喜歡上了洛陽的這些文化遺存,也會跟我一起去‘走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許巖的這張圖在微博、貼吧、虎撲、今日頭條都小小地火了一段時間,許多網友都非常震驚洛陽文化底蘊這麼深,居然有這麼多帝王名人葬於洛陽,說有機會一定要來洛陽遊玩訪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很多洛陽本地的網友表示,看到這張圖後才知道,原來有這麼多帝王名人是自己的“鄰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有一部分網友卻覺得這張圖是在給盜墓賊引路。許巖說:“這說明大家的文保意識都非常強,是好事。但是給盜墓賊引路這個說法我不想背鍋,因爲我的資料是自己在網上查的,別人想查也都能查到。最重要的是,這些墓大多在千年前或者幾百年前就已經被盜了,還有許多名人的墓葬早已不見了。標出來是想讓大家知道曾有這麼多名人長眠在我們身邊,紀念意義大一些。盜墓賊要用我這張圖盜墓,豈不是既找不到墓,又挖不到東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考古專家建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以多關注一下文物保護問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漢魏研究室副研究員王鹹秋在看了許巖製作的地圖後表示,可以看到作者十分用心,一些新的考古發現都及時加上去了。“就我比較瞭解的,節閔帝墓都是最近幾年的發現,雖然只是推測,他也加進去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過王鹹秋也表示,這張地圖中,名人墓佔了絕大多數,而這些名人墓九成以上都是民間的紀念性墓冢。“像司馬懿、呂不韋啊,他們的墓冢並沒有得到考古確認,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在民間將某個墓冢冠之以名人墓,並逐漸流傳,洛陽很多名人墓都是紀念性的。不過可以看出作者對洛陽曆史文化的濃厚興趣,也頗費心思,總體來說是值得鼓勵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周立剛建議許巖,可以多做實地考察,結合文物保護方面的問題,嘗試提出一些自己的保護建議,“也可以從實地調查入手,加上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學術觀點。如果對考古感興趣,歡迎在假期期間來河南文物考古研究院進行實踐、體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圖片由受訪者提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張豔豔\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81745224820378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