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智慧《菜根譚》:用人之道,要從全局考察,識破僞君子。

在用人方面,大多數人都會容易犯一個錯誤,就是因爲一個人一時的表現而給一個人下定論。

《菜根譚》:用人的智慧,要懂得全局考察,才能識破小人

比如說,一個人在某一個方面表現稍微有一些出色的時候,這個人就輕易的把重任託付給這個人,這是非常錯誤的一種行爲。用人之道,評價一個人的時候要從全局出發,不能從某一個片面去定論。無論這個人的優點還是缺點都不能從太片面的角度去看。

在國學文化《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話:鉛刀只能一割能,莫認偶爾之效,轍寄調鼎之責。干將不便如錐用,勿以暫時之拙,全沒倚天之才。

《菜根譚》:用人的智慧,要懂得全局考察,才能識破小人

在春秋時期的吳國人,曾經爲吳王鑄劍,後來和他的妻子莫邪,爲楚王做了兩把寶劍,一把名爲“干將”,一把名爲“莫邪”。

這句話中所說的鉛做的刀子,割一下刀刃就平了,所以不要因爲偶爾顯示出來的才能,就把重任託付給一個人。有的時候寶劍還沒有錐子好用,但不要因爲一時這個人的無能,就埋沒了一個天才。

這個對於一個管理者來說,是一個考驗。考驗的是他能否從全局去思考的一個智慧,什麼叫做將才。將才就是能善於識人。他們的思維角度是能評價一個人的全局,而不是同一個單向思維去看。就好像這裏所說的看人要看得準確,如果你被一個人一時的表現從矇蔽了眼睛,無論是忽略了這個人的才能,還是輕率的重用了這個人。這個後果都是非常嚴重的,所以說善於區分人才,看清楚之後,才決定這個人是去是留。

《菜根譚》:用人的智慧,要懂得全局考察,才能識破小人

而且在這個社會上,所有的人不能從表面去分析,一定要拋開表象看本質。在這個社會上,道貌岸然的君子何其多,更何況是你那一些身邊的員工呢。有一些人表面上仁義道德,其實心懷怪胎。

在國學文化《菜根譚》中還有這樣一句話:君子而詐善,無異於小人而肆惡,君子而改節,不及小人之自心。

這句話意思就是說,一個道貌岸然的君子,他如果是虛僞的,那麼他的行徑和爲惡的狀態,已經和小人沒什麼區別。一個君子如果受到引誘而改變自己的氣節,那麼他還不如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的一個小人了。

《菜根譚》:用人的智慧,要懂得全局考察,才能識破小人

所以說不管你面對誰的時候,都要做到分辨這個人只是表面虛僞,還是內心真正的正人君子。有的人希望得到別人的尊敬,表現出一副道貌岸然,老實厚道的模樣。但是其實內心詐狡猾,所以我們在斥責那些小人的時候,也不妨看看身邊是不是有那些僞君子。真小人不可怕,僞君子纔可恨。

在這些事情的背後,作爲用人者,我們也應該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因爲自己的眼光不夠透徹,看不懂那些僞君子的面目呢?

《菜根譚》:用人的智慧,要懂得全局考察,才能識破小人

當你懂得從全局去考慮一個人,無論是用人還是和人相處的時候,懂得識破真小人,更懂得識破僞君子。這纔是一種做人的智慧,作爲一個管理者,這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技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