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爸媽在線(陳雪瑩原創)

每個班裏面常常會有個別孩子因爲比較調皮,被貼上“搗蛋鬼”甚至“小霸王”的標籤,於是他們往往成了被投訴的專業戶。

到底這些孩子是怎麼變成這樣?爲何屢教不改?

當自己孩子被欺負,怎樣溝通才更有效?

我們希望孩子在一個怎樣的班級文化中成長?

孩子爲什麼總是被投訴?很可能是家長沒有重視到這點

當班上出現投訴事件,這幾個問題都是需要家長先考慮再行動的。

1、被投訴的孩子爲何屢教不改?

說起投訴事件,近來孩子的班級羣裏透露着一股不大和諧的氣氛。

上一週就有四天,羣裏不同家長@A家長,提到A欺負了自家娃:

今天A用腳絆倒B摔傷膝蓋,明天撕爛C的作業,大後天敲痛D的腦袋……

到後來,連孩子都上羣裏語音,請求阿姨教育A。

沒想到A卻自己來辯解:“我實在想不起今天怎麼弄到你的;況且上週你弄痛我,我都沒向大人告狀。”

A 家長雖然每一次都道歉,表示好好教育孩子,但是A依然沒多久又被投訴。

家長們對A引發這麼多同伴衝突,都隱隱擔憂自己孩子下一個“遭殃”。

於是回家一發現有相關跡象,就在羣裏“有圖有真相”地發起“好好管教”的請求。

孩子爲什麼總是被投訴?很可能是家長沒有重視到這點

我們可以從A的反應中猜出他的處境:

每天在學校沒人想跟他玩,只好用逗弄的方式吸引同學注意;

同學感到被欺負就報告老師,被老師嚴肅教育後卻心生不忿;

回家免不了父母一頓教訓,家長承受的壓力翻倍傳遞給孩子;

甚至在學校悶悶不樂,回到家門口還倒騰點事情宣泄壓力,鄰居也不待見他……

這樣處境下,在A的心目中,自己會是怎樣的一個孩子呢?

反正所有人都責備自己,沒人喜歡我,我就是一個不受歡迎的壞孩子。

他的內心也許充滿沮喪,甚至憤怒、委屈,更深也許是孤單、難過。

從A的反應來看,顯然他不懂得自己行爲帶來的影響,有的事知道自己不對,卻不知道怎樣做纔好,因爲爸爸媽媽也說拿他都沒辦法;

有時卻覺得自己沒錯,是同學小題大作,不知道怎樣跟同學友好交往,得到集體的接納。

孩子爲什麼總是被投訴?很可能是家長沒有重視到這點

如果繼續發展下去,可以預見,他的情緒無處宣泄,可能攻擊會升級;

也可能在班內得不到歸屬感,會在校外、網絡乃至不正當的渠道尋求歸屬感。

既然學習、正常交往都無法獲得價值感,那至少讓別人怕自己,也是獲得價值感的一種曲線救國。

2、嘗試理解“搗蛋行爲”背後,到底要什麼?

在正面管教的兒童社會情感課程中,有一個叫做“查理”的體驗活動。

讓我們換個角度去體會一個名叫“查理”的學生,因爲轉學插班、身體特殊原因、怪異性格、喜歡欺負同學……

總之就不受同學歡迎,同學們常常用各種“討厭你”、“不跟你玩”、“我們班不歡迎你”的言行對他。

這時,“查理”的內心就像一張紙,每當被拒絕和批評一次,心裏就出現一道看不見的“皺褶”,不斷加劇受傷的感覺,難以撫平。

孩子爲什麼總是被投訴?很可能是家長沒有重視到這點

受傷的孩子,最常做的行爲就是“報復”,他的內在信念是:唯有讓你跟我一樣難受,我纔有歸屬感和價值感。

這讓“搗蛋鬼”在乖張與離羣的道路上被越推越遠,成爲班上人人害怕或厭煩的“小霸王”!

就像A同學覺得我欺負你,你也整過我,憑什麼你就要去告狀!你們不喜歡我,我也不讓你們好。

正面管教提到:你所看到的“不當”行爲,其實是孩子對另一個問題的不熟練的解決辦法。

孩子是沒有更好的辦法來滿足自己的歸屬感和價值感,纔會用一些不受歡迎的方式來尋求關注與自我價值。

要減少欺凌搗亂的現象,只教育他不要做什麼遠遠不夠,還得幫助他獲得社會交往的技能,正面地滿足他的歸屬感和價值感。

3、如何化“投訴”爲培育交往技能

當我們理解了這類孩子的心理狀態,再回到自己的願望:同窗六年,如果孩子班上一直被個別同學干擾秩序,搞得天天暗暗擔心。

何不想想如何幫助自家孩子既懂得自我保護,也學會減少同學紛爭,爲孩子創造合作和諧的班級文化?

孩子爲什麼總是被投訴?很可能是家長沒有重視到這點

一是教會孩子釋放善意,懂得表達煩惱。

孩子們起衝突,大都大都因爲不懂得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煩惱,只會用相互作用力的原理來互動。

比如,你打我一下,我就推你一下;你破壞遊戲規則,我們就聯合不跟你玩。

這樣的相處方式,反而會讓那些原本自控力、情緒力比較弱的孩子激發衝突。

我們教育孩子自我保護和溝通,學會說:“當你剛纔……(怎麼做)的時候,我感到很煩惱,我希望你能……”

這樣,既讓對方理解你的不好感受及原因,也懂得別人希望怎樣的相處。

設想一下,如果班上每個孩子都懂得用這樣有界限的表達來處理不愉快,班級裏的矛盾自然就少了。

孩子有更多能量放在學習生活中,而不是將精力應對人際衝突的壓力。

孩子爲什麼總是被投訴?很可能是家長沒有重視到這點

二是當自己孩子被投訴,用訓練代替訓斥。

當有一天,反過來是自家被其他家長投訴傷害同學,或破壞了同學的東西,我們又會怎樣跟孩子溝通呢?

A同學的案例也同時提醒家長,用訓斥的方法,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一個“壞孩子”,或者用辯解來否定犯錯,並不能促使他反省自己的問題來改善。

相反,我們要抱着相信孩子在犯錯中學習的成長型心態,用事件教育孩子怎樣更好地與同學溝通相處。

就拿孩子常常感到委屈的情況,“媽媽,是他先搞我的,我煩不過才推倒他,怎麼就只批評我呢?”

如果缺乏成長型目標的家長,可能就會說:“人家現在投訴你了,說明你也有錯,你還狡辯?”

或者“誰叫你不會跑,別人搞你,就不要跟他玩啦,你還反倒招惹他!”……

這樣可會錯過孩子學習自我保護與溝通感受的機會。

我們用上一條建議,可以訓練孩子建立自己的界限感;同時引導孩子想:“當你與同學有分歧的時候,有沒有更好的辦法維護自己或說服別人?”

孩子爲什麼總是被投訴?很可能是家長沒有重視到這點

家長可以跟孩子角色扮演,讓孩子用不同的方式來回應,或者讓孩子換位扮演同學,家長扮作孩子本人;

用孩子所說的不同情境,演示多樣的溝通方式,讓孩子觀察、體會不同溝通帶給對方什麼感受,纔可以減少矛盾激化,讓同學更能理解自己,從而訓練孩子無須“動手”來解決問題。

讓孩子知道怎樣做更多朋友、更受歡迎,這恰恰能滿足孩子的歸屬感需要,願意嘗試與人和睦相處。

三是當孩子被欺負,如何溝通維護交往氛圍。

當家長髮現孩子受欺負,可能認爲在羣裏提醒管教,能引起對方家長的重視。

但如果多次這樣,反而會帶來家長的挫敗感和無力感,轉移到孩子身上形成惡性循環;而且給班級氛圍帶來不和諧的消極暗示。

建議不要在家長羣公開投訴,更不能讓孩子互相在羣裏告狀或辯解,這樣會讓孩子承受更大的壓力,更難學會相互尊重的溝通。

孩子爲什麼總是被投訴?很可能是家長沒有重視到這點

家長更需要抱着幫助孩子學習溝通、解決問題的心態,私下了解孩子衝突發生的過程,一來同理孩子的感受,二來促使孩子換位體會同學這樣做的原因。

這個過程讓孩子體會被支持,同時也學習人際交往中的換位與溝通,是孩子自主解決問題的基礎能力。

通過雙方私下了解後,再讓孩子進行問題解決的溝通,不要代替孩子作出決定,這樣才能減少今後依賴家長出頭解決問題的行爲。

從孩子所處的環境來說,唯有家長們合力營造合作有愛的班級文化氛圍,更有利於孩子喜歡上學,樂於交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