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抓贼致死“不用赔”】去年7月,桂林的陈宇因在家中抓小偷时,致其心脏病发死亡,被以过失杀人罪提起公诉。今年7月,当地检方撤诉。此前,死者家属曾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81万元。近日,法院驳回该诉讼,才终于迎来了让人放心的结局。其实,与这起案件性质相似的争议,早已不是首次出现。因为这类争议关系到个人正当权利的伸张,关系到“好人能否有好报”,此类争议很容易引发社会关注。在陈宇这起案件之中,人们最关切的问题就是——当家里进了小偷的时候,主人在法律上的行动边界到底在哪?如果被盗者捍卫自己正当权利的做法,可能为其招致严重的法律后果,这又会不会助长犯罪者的嚣张气焰,让守法者倍感无力呢?司法机关在处理这类案件时,必须充分考虑:其裁决是否背离了公众心目中的“常理”与“常情”,能否经得起世道人心的考验。司法实践中经常以“对方打了你,但并没有打伤你,你却把他打伤了”“你都把人打成这样了还是正当防卫”为由,认定防卫人的行为构成防卫过当。一次不公正的审判,比十次犯罪所造成的危害还要严重。司法判决就不应该“和稀泥”,更不应该“唯结果论”。这起案件的最终处置所彰显出来的司法价值取向,应当成为类似案件的重要参考标尺。

【家中抓贼致死“不用赔”】去年7月,桂林的陈宇因在家中抓小偷时,致其心脏病发死亡,被以过失杀人罪提起公诉。今年7月,当地检方撤诉。此前,死者家属曾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81万元。近日,法院驳回该诉讼,才终于迎来了让人放心的结局。其实,与这起案件性质相似的争议,早已不是首次出现。因为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