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Y4xunZ2r9Vb7j\" img_width=\"500\" img_height=\"333\" alt=\"最美水鳥“地盤”又擴大了 紫水雞繁殖點新增兩個\" inline=\"0\"\u003E\u003Cp\u003E6月拍到的紫水雞媽媽帶着寶寶覓食。\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Y4xunt8T9mncJ\" img_width=\"500\" img_height=\"306\" alt=\"最美水鳥“地盤”又擴大了 紫水雞繁殖點新增兩個\"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最美水鳥”紫水雞定居廈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廈門網訊(文\u002F廈門晚報記者 顏梅麗 圖\u002F市觀鳥協會供圖) 被稱爲“最美水鳥”的紫水雞,今年夏天在廈門又擴大了“地盤”。近日,記者跟隨觀鳥人士走訪時聽到好消息:今年,張埭橋水庫、杏林灣、馬鑾灣都發現有紫水雞繁殖,比去年記錄到的繁殖點新增了兩個。據悉,這些紫水雞寶寶是在今年4月至5月間出生的,記者此次探訪見到時,它們的體形已跟成鳥差不多大,但羽毛還沒那麼豔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探訪\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4月出生的紫水雞寶寶飛起2米又落回地面\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近日,記者與市觀鳥協會觀鳥愛好者一同到翔安張埭橋水庫觀測紫水雞。到達張埭橋水庫時是上午8點多,水庫範圍內,時不時有不同種類的鳥兒在上空飛旋,也有的在水中暢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了不打擾鳥兒活動,記者和觀鳥愛好者都站在遠處等待紫水雞出現。大約過了半小時,觀鳥愛好者輕聲而又激動地告訴記者:“快看,紫水雞來了!”順着所指方向,記者看到有紫色的身影出現在水庫一處小島的草叢間,它正在用紅色的尖嘴啄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接下來的半個小時,記者又陸續觀測到了4只紫水雞,其中一隻體形稍小,紫色的羽毛也不像其他鳥兒那樣豔麗,飛起2米左右又落回地面。廈門市觀鳥協會理事陳浩說,這隻紫水雞是今年4月中旬出生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亮點\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記錄新增2個繁殖點紫水雞寶寶生長良好\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市觀鳥協會會長彭志偉告訴記者,去年觀鳥協會第一次在廈門記錄到紫水雞的繁殖現象,地點位於張埭橋水庫,總共繁殖了5只幼鳥,最後存活的有4只。今年,張埭橋水庫的紫水雞繁殖了4只幼鳥,截至目前生長狀態良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悉,自2012年以來,觀鳥愛好者陸續在杏林灣、張埭橋水庫以及馬鑾灣發現紫水雞的棲息點,今年觀鳥愛好者記錄到的紫水雞繁殖點增加了兩個。市觀鳥協會理事凌飛鶴說,生活在杏林灣的紫水雞至少6只,今年4月發現了一隻紫水雞幼鳥。由於紫水雞棲息的生態島無法靠近,島上更具體的情況目前還不是很清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名長期關注馬鑾灣紫水雞活動情況的觀鳥愛好者透露,今年在馬鑾灣兩次觀測到紫水雞幼鳥。不過,由於紫水雞棲息範圍的草木茂盛,無法判斷兩次觀測到的是不是同一只幼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呼籲\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良好生態環境吸引紫水雞發現蹤影可提供線索\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目前發現的紫水雞數量雖然還不多,但一直安居廈門。張埭橋水庫的棲息點,這兩年就繁殖了9只幼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何紫水雞願意定居廈門生兒育女?彭志偉說,這與廈門良好的生態環境密不可分。以張埭橋爲例,雖然這個水庫不大,但動植物物種豐富,紫水雞在這裏可以說衣食無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水庫的天然環境也有利於紫水雞生存。遇到“敵人”來襲,還可躲進茂盛的叢林。“有充足的食物,棲息環境安全隱蔽,紫水雞當然願意在此長住。”彭志偉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凌飛鶴說,紫水雞在廈門的活動範圍可能不只侷限在杏林灣、張埭橋水庫、馬鑾灣。他希望藉此呼籲市民,如在其他地方發現疑似紫水雞的活動蹤影,可向市觀鳥協會提供線索,由專業人士確認,不要隨意捕捉或干擾它們的生活。\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88621680951348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