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脫歐的截止日期將被延後,最受折磨的人是英國首相

英國脫歐是這樣折磨梅首相的來自局勢很簡單00:0010:21

本週英國下議院連着3天都在表決,否定了協議、否定了重新公投、否定了無協議脫歐,最終決定爭取延後脫歐的截止日期。

英國人舉行脫歐公投的日期是2016年的6月23號,這也就意味着再過三個月的話,脫歐公投3週年的紀念日就到了。想想3年來這件事鬧得滿地球風雨的時候,各位都在忙些什麼,是不是想感慨一下這時間都去哪兒了?英國脫歐給這個世界帶來了很多新聞素材,也提供機會讓我們不斷了解歐盟這個組織,爲此向英國人民表示由衷的感謝。

過去的三年,一定是英國現任首相特雷莎梅最難忘的三年。她大學畢業後有10年時間是在倫敦的銀行界度過的,那時候她是個金融白領。30歲之後梅姨進入政壇,成了一名仕途順利的政客。如今她混跡政壇已經有33年了,但是從來沒有想到,過去的這3年比過去的30年都讓她感覺漫長和痛苦。

如果來一次“英國曆史上最倒黴的首相”評選活動,特蕾莎梅會毫無懸念地名列其中。雖然身爲首相要忙的事情很多,但是顯而易見的是,梅首相過去的三年主要精力都花在了和歐盟的分手協議上了。要是把往返於倫敦和布魯塞爾的車馬費統計出來,估計也能刷新歷史記錄。

儘管梅姨殫精竭、慮苦口婆心地忙活了將近三年,然而事情到現在都沒能解決,這恐怕是最讓她感到傷心和絕望的。首相這個位置按道理是每一名政客的最高追求,一旦到手之後會非常珍惜,任期結束還要拼命爭取連任。然而特雷莎梅老早就表示說,脫歐這事一完自己立馬辭職。可見脫歐這件事已經破壞了她對首相職位的所有好感。

第一版的脫歐協議厚達580多頁,是經歷了兩年的艱難談判才熬出來的。然而下議院的那些議員們並不在乎首相的辛苦付出,他們在乎的是協議是否符合自己的喜好和利益。這些議員在今年1月15號的表決現場,高票否決了梅姨這個勞動成果,反對票比同意票多出了230張,打破了英國議會的歷史記錄。

那個懸殊的比分對梅姨來說簡直就是羞辱,不知道晚上回到首相府有沒有抱着老公痛哭一場。不過仔細想一想也能理解,這個世界上很少有人會設身處地體諒對方的辛勞,即使是同牀共枕的兩口子都不一定能做到,何況是一羣理念和訴求各不相同的政客呢?

距離第一版脫歐協議被否決已經過去了兩個月。在這兩個月裏,梅首相帶着她的團隊往返於倫敦和布魯塞爾之間,輾轉於不同的黨派、不同的城市之間,費盡口舌和體力,爲的是趕在3月12號這個表決日期之前,推出第二版的脫歐協議。

即將結束的這個禮拜,應該是英國脫歐事件裏最重要的一個禮拜,因爲這個禮拜英國議會連着三天都在表決。12號表決第二版脫歐協議,13號表決要不要無協議脫歐,14號表決要不要延長脫歐的最後期限。時間安排的這麼緊湊是有原因的,脫歐的最後期限是3月29號,就剩下兩個禮拜了。

然而修改版的脫歐協議在12號那天依然遭到了否決,反對票比贊同票多了149票,議會的那幫人一如既往地選擇了不體諒梅首相的苦勞。當議長伯考以他高亢嚴肅的倫敦腔調喊出最後結果的時候,梅首相捧着一頁文件疲憊地站起來宣讀,顯然那一紙文件是早就準備好的。

梅姨說, 我對下議院今晚作出的決定感到非常遺憾,我仍然堅信按照手上這個協議有序地脫歐是最好的選擇,因爲這個協議我們花了兩年多時間才搞定,是唯一可行的方案。現在大家不同意,我們到底再來一次公投?還是無協議硬脫歐?還是延長脫歐截止時間?只能明天請各位繼續表決了。

在並不那麼安靜的議會現場,梅首相高聲念出這段話的時候,她的聲音是沙啞的,就好像她前天晚上通宵看球,而且激動地喊了一晚上似的。

第一版脫歐協議被否決的最大原因是北愛爾蘭的邊境問題。這個問題很麻煩,如果在北愛爾蘭和愛爾蘭之間拉了鐵絲網,那麼北愛爾蘭就會宣佈獨立。爲了留住北愛爾蘭,梅姨和歐盟商量了一個臨時方案,讓北愛爾蘭繼續像歐盟成員一樣生活,但是在北愛爾蘭和英國本土之間設一個特殊邊界,等於把北愛爾蘭變成了一個特別自治區。

第一版協議被否決後,梅姨跟歐盟軟磨硬泡,針對這個問題爭取到了三個補充條款。第一條說這個臨時方案不是永久的,是可以通過法律手段叫停的。第二條說歐盟答應將來會盡快用好方案替代這個臨時方案。第三條說如果將來英國和歐盟在其它問題上談崩了,英國人也有辦法讓臨時方案失效。

當第一版協議被否定後,歐盟各級領導在不同場合語氣堅定地表示,最好的協議已經被英國人拒絕了,我們不會再做出任何讓步。然而這三條補充條款卻出現了,而且是在12號表決的前一天才敲定的,這大概是梅姨的嗓子變啞的原因。她本以爲這三條會讓12號的表決通過,本以爲議員們會體諒她的辛苦,然而再一次事與願違。

隔了一天的13號,英國議會投票表示他們不接受無協議硬脫歐;又隔了一天的14號,英國議會投票表示打算延長脫歐的最後期限。那麼讓我們來梳理一下這3天的表決結果,12號否決了脫歐協議,13號決定不想硬脫歐,14號決定延長脫歐期限,那也就說英國人還在試圖找更好的脫歐方案,最終實現有協議的脫歐。

可是人世間哪兒還有更好的協議呢?如果有的話,梅姨和她的小夥伴們在過去的三年裏早就把它寫進文件裏了。他們都是一幫絕頂聰明的人,歐盟的政客們也不笨,大家沒必要把最好的方案藏起來不用,故意讓下議院吵成一團,這又不是拍整人的電影。

既然沒有更好的方案,那麼推遲脫歐的時間,不過是多給了英國政客們幾個月,讓他們去徒勞地爭吵和消耗而已,一切已經變成了死局。除非所有的反對者放下利益之爭,開始體諒梅姨的辛苦,在一週後接受現有的協議;或者來一次大選換個新首相,讓梅姨回家養養嗓子。其它的選擇都被他們否決了。

英國號稱是全球最老牌的民主國家,全民公投是民主的最高表現形式。以這種方式選出來的議員和首相,是他們國家的合法的執政者。那麼全民公投決定的脫離歐盟,那顯然也是合法嚴肅的,是神聖而不可推翻的,否則就是對民主和法律的否定。

儘管最後簽字決定分手的人是特蕾莎梅,最後落錘宣佈分手的人是議長伯考,最後決定分手的人是議會那650名議員。但是這些人顯然都會遵守英國的憲法,會尊重公投的結果,他們比誰都清楚,儘管那一瞬間有一百萬種不願意,但是還得向前走,而不是繼續等。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英國離開歐盟是一個必然事件,沒有其他可能,只是時間和方式的問題。

實際的脫歐過程進行的如此艱難和曲折,只能說英國人現在不想離開。3年前有一半人同意一半人不同意,意味着有一半人需要被說服去跟隨另一半人,這個就註定了悲劇的開始,也註定了脫歐協議的命運,即使協議的內容像莎士比亞的作品一樣優美,還是會有一半人否定它。

過去的三年,中東的安全形勢逐漸好轉,進入歐盟的難民數量逐年降低;2017年上臺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經濟上無差別地打擊盟友,也讓歐盟變得更加團結。可以說過去的3年裏,歐洲的外部環境一直在變,英國人也覺得好像留在歐盟更好一些,離開歐盟這事兒就越發顯得拖泥帶水了。

這就像兩個人本來沒鬧到分手的程度,但是其中一個出於威脅對方或者保留尊嚴等自私的理由宣佈分手,態度高調地連陌生人都知道他們要分手的事兒。可是冷靜下來後又覺得當初有點衝動了,還是不分比較好,於是兩人開始在財產分割和精神損失費上面不停地扯皮,不分吧消息都公開了,分吧實在不想分。

前首相卡梅倫把離開歐盟這件事交給全體英國人做決定,從他們民主的習慣上看沒有任何問題,這麼大的事兒當然要讓全民做主。只是脫歐這件事兒有點複雜,這事我們已經追了3年,依然有同學搞不明白爲什麼要脫歐,何況當初那些手握選票的英國人。據說他們出門投票前還在上網搜索“歐盟”和“脫歐”的意思,或許在他們點開的網頁裏,引起他們注意的隻言片語就能促使他們做出決定。

無論投票者的決定是深思熟慮的還是不假思索的,當離開歐盟的結果出來以後,整個國家從此被迫進入瞭解決問題的模式。過去的3年時間裏,英國的行政系統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消耗了大量的費用去解決脫歐這事兒,那些時間和金錢原本可以用在更需要的地方。

一個複雜而且專業的決定,只是因爲制度的原因,就交給並不專業的一羣人去做主,這到底有沒有問題,值得其它國家思考。當然我們普通人也應該從中得到教訓,那些對你個人非常重要的決定,不要交給外行們替你做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