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NBA版權戰落敗,或許會讓阿里與蘇寧體育原本談崩的合作產生新變數。騰訊與阿里的爭奪戰還是讓人嗅出了版權市場的硝煙,而這個結果意味着騰訊將繼續站在國內體育平臺的制高點。

可能不少球迷已經習慣了在騰訊體育收看NBA直播和各種賽事信息,而爲了讓用戶定睛"不換臺",上月末,NBA與騰訊共同宣佈:騰訊將作爲"NBA中國數字媒體獨家官方合作伙伴"

消息稱,騰訊與NBA完成續約,新週期(2020~2025)數字媒體版權將繼續留在騰訊,金額約15億美元(約合103億元),幾乎是上個週期的3倍。騰訊與阿里的爭奪戰還是讓人嗅出了版權市場的硝煙,而這個結果意味着騰訊將繼續站在國內體育平臺的制高點。

騰訊打敗強勢競爭者阿里才摘得版權。據一位接近交易的阿里人士稱,阿里當時的口徑是"上不封頂"。"騰訊報價是每年3億美金,阿里出價可能高出近20%,每年3.5-4億美金。"另一位知情人士稱。

騰訊能最終拿到版權的原因,一是歷史貢獻和不確定性小,騰訊上一個五年和NBA合作的不錯,而阿里是新玩家;二是平臺屬性。"一個廚子花這麼多錢買熊掌,結果沒人知道他會不會做。" 上述知情人士說。在這樣的價差之下,NBA並未多做猶豫就把版權賣給了騰訊。

因爲成功運營NBA,截至今年5月,騰訊體育月活躍用戶規模達到4771萬(數據來源QuestMobile),居中國體育平臺之首。而過去數年對體育版權市場的冷眼旁觀恰恰構成了阿里的短板。

事實上,進入2019年後,阿里在體育版權市場表現出了超越以往任何時候的強烈慾望。足球層面,阿里期待與蘇寧就PP體育展開合作已經是公開的祕密;籃球層面,各方信息顯示,阿里確實參與到了和騰訊爭奪NBA版權的PK中。

而NBA版權戰落敗,或許會讓阿里與蘇寧體育原本談崩的合作產生新變數。此前有消息稱,阿里與蘇寧正在籌備成立合資公司,整合優酷體育、PP體育的業務。但此後合作一波三折。從合併在即到方案不合導致談崩,後又決定合併,可臨到合併關頭,上週又談崩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