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在數百位媒體朋友的見證下 “惠農畫·卷潭州新篇”——《柑橘系統班》《水稻飛防系統班》全球發佈會在長沙成功舉行。

潭州教育農業學院創始人肖正康與國內知名大學教授、柑橘行業國家級專家、國家級科研平臺負責人李大志和農藥及植保行業資深專家、湖南省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聯盟主席,湖南省農藥工業協會祕書長汪建沃在長沙市一縵酒店簽署了正式的合作協議。這標誌着潭州農業在幫助農民致富,推動農業進步的道路上又進一步。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會議伊始,潭州教育農業學院創始人、院長肖正康老師發表了精彩的演講,演講說道“潭州農業學院從2014年12月成立以來,在不斷的質疑和嘲笑中逐漸成長爲全國領先的互聯網農業教育平臺,關鍵在於潭州一直以來所倡導的文化理念,判斷一件事情該不該做,關鍵看的是這件事情到底能不能夠給社會創造價值,能不能促進社會的發展,能不能給其他人帶來幫助。

潭州農業創立的初衷就是希望通過互聯網技術,幫助農民提高種養技術,增加農民收入,推動農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此次《柑橘系統課程》《水稻飛防系統課程》的發佈以及農業知名專家李大志、汪建沃教授的加入,將給潭州農業帶來新的發展,將會更好地、更廣泛地推動農業技術的傳播,不斷惠及農民。

“柑心爲農· 橘止不凡”潭州教育《柑橘系統課程》全球發佈會

柑橘是全球種植面積最大,經濟效益最好的果樹種類之一。它是我國精準扶貧,鄉村振興計劃重點發展的特色農業產業之一。此次《柑橘系統課程》全球發佈會,我們重磅簽約了國家級專家李大志教授。

會上,李大志教授表示,“如何把技術和應用研究應用到生產實踐中解決問題,需要依靠科普宣傳。過去發生的“香蕉致癌”、“水果長蛆”事件引起了社會很大的恐慌,就是因爲缺乏科普宣傳的緣故。我們每一個從事科學研究的人都肩負着加大科普宣傳的重任,加入潭州,可以利用互聯網+農業的優勢迅速普及柑橘種植技術,幫助更多的人提高科學素養,這也是我們合作的初衷”。

“精準飛防·夢想啓航”潭州教育《水稻飛防系統課程》全球發佈會

近年來,在工業反哺農業,鄉村振新、科技興農的大背景下,無人機航空植保技術應運而生,植保無人機的應用成爲中國農業繼旋耕機取代耕牛、插秧機去取代手、收割機取代鐮刀、烘乾機取代曬場後的又一重大突破,必將推進現代農業全程機械化,實現新的飛躍。此次《水稻飛防系統課程》全球發佈會,我們重磅簽約了來自農藥及植保行業資深專家汪建沃教授。

會上,汪建沃教授表示:“我們國家現代農業的發展不缺政策、也不缺技術、更不缺產品,缺的是想幹點事,能幹成事的那麼一批專業化的、實用型的人才。目前,我國相關工作人員普遍缺乏飛防系統的專業知識,爲了打破飛防系統發展的瓶頸,就應該藉助潭州教育這樣龐大的、接地氣的、真正服務全國廣大受衆的平臺,推動農業全程機械化的發展”。

巔峯對話-如何使用科學技術推動農業進步

精彩的演講過後,潭州教育農業學院創始人和兩位資深專家進行了一場精彩的巔峯對話,就此次合作的契機以及如何使用科學技術推動農業進步做了精彩的闡述。

潭州教育創始人肖正康老師說道“我們做農業的初衷是要更好的爲農民的生產和農業的進步做貢獻,所以我們在選擇我們的合作伙伴主要考慮的是三個因素,第一個是實用性,農民是否用的上;第二個是權威性,是否是行業內頂級的、最高水平的專家;第三個是是否和潭州推動農業的發展,爲農民謀福利、做貢獻的理念高度一致。這就是我們爲什麼能夠快速達成合作的最主要的原因”。

李教授表示“我們做科學研究不能閉門造車,藉助潭州這個互聯網教育平臺,面對千千萬萬的中國農民,才能夠更好的加大科普宣傳的力度,爲中國的農業發展做貢獻。”在談到關於課程最核心的優勢時,汪教授借用了一句網絡流行的話說道“我有好酒,你有好故事嗎,並表示,我們這班人對農民有很深的情懷,對中國的三農充滿了希望,也爲之付出了大半生的心血,希望藉助我們雙方共同的使命,真正實現資源互補,優勢互換,造福中國農民。”

最後,幾位專家就用戶關注的問題做了一一解答。至此,“惠農畫卷·潭州新篇”——《柑橘系統課程》《水稻飛防系統課程》新課發佈會圓滿落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