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這個時代,較爲傳統通俗的話劇還能不能脫穎而出?”

對問題的補充描述說的是,當今中國的劇場裏現代主義元素似乎成了主流,而傳統、通俗的戲,被大家記住的卻都還是上個世紀的那些作品。

思索了一會兒,在2019年我看過的作品裏,就有一部符合這樣標準的戲。

這部戲沒有令入門觀衆心生畏懼的現當代藝術元素,也沒有佶屈聱牙的文本和臺詞,還是靠傳統的“講好一個故事”和“塑造好一些人物”讓所有觀衆都滿意,稱得上“脫穎而出”。

這部戲是我年初看過的原創作品《爸爸的馬拉松》,它也即將在這個八月在北京迎來二輪演出,值得拿出來向大家說說。

在拿來主義越來越盛行的中國劇場裏,做一部純粹原創的作品,尤其是大劇場作品,是需要極大的勇氣的。初看到《爸爸的馬拉松》海報,出色的質感總讓我以爲它同樣是一部國外劇本的本地化,幾經詢問才確認了它的原創身份。

編劇以及導演徐小朋,來自於中央戲劇學院2000級導演班。這個傳奇般的班級爲今日的中國劇場貢獻了大量的中堅力量,比如觀衆們都熟悉的湯唯,創作了《驢得水》的周申,有《學一學鴿子》《我是月亮》等等一系列導演表演作品的張慧,《我不是李白》的黃凱,以及更多活躍在舞臺上的戲劇人們。

戲中飾演“趙雷”的青年演員張海宇,算不得流量藝人,但絕對是一張熟悉的面孔。

熒屏上的張海宇常常反串

可能你認識張海宇是通過他的“青島大姨”系列視頻,又或是像《今夜百樂門》這樣的綜藝節目,然而在你熟悉他之前,他的身份是一個優秀的話劇演員。《爸爸的馬拉松》已經是張海宇與徐小朋合作的第三部戲,彼此知根知底。

故事從一個東北小城裏開始,“國營前進量具廠”的工人趙志剛提前退休,在工友們的送別會上開啓了自己的燒烤攤主生涯。

久居一線城市的人們可能無法切身體會到,經歷過這二十年經濟改革的的東北小城國營工廠如今面臨的是什麼樣的一種境遇。在外人看來,那裏破落、衰敗、遲滯,已經被時代的車輪甩在了身後。

然而導演在這裏處理的精妙在於,他不去試圖渲染這種愁苦,而是用一整段充滿歡歌笑語的歌舞段落來表現。不管外界如何看待,在小城裏成長和老去的這代人的生活卻依然安然自得。也許是因爲習慣帶來的安逸,又或許是因爲低慾望帶來的滿足。

只不過,那裏的年輕人卻無法這麼想,“走出去”幾乎是所有年輕人心中最洶湧的吶喊。

趙志剛的兒子趙雷,讀到碩士卻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學位,像這些年許多熱血青年做出的選擇一樣,來到了北京開啓自己的創業生涯。

北京創業青年趙雷和東北下崗工人老趙,整場戲的戲劇衝突圍繞着這對特殊但又不太罕見的父子關係,一層一層展開。

故事的上半部分,主要關於“創業”。它自然沒有落在嚴肅地討論社會現象上,而是用一些略帶荒誕的情節,在渲染喜劇色彩的基礎上層層推進着故事發展。

張海宇飾演的趙雷在上半場中將自己拿手的喜劇本領盡情展現,這些荒誕的劇情和表現手法,講述的情節卻也都來自於當代年輕人生活中的真實片段。

儘管住地下室也懷揣創業理想的“北漂”生涯、爲了籌集創業資金而多次欺騙父親、爲了治病受“神棍”的欺騙、原公司老闆捲款逃跑去美國“造車”……

一個個發生在媒體報導中和生活裏的故事,讓觀衆們心領神會發出笑聲。當一部現實主義作品能夠真實地反饋現實生活,才足以稱得上是“成功”。

而故事的下半部分,重心落回到了“父子”身上。

趙雷患病無法行走,坐着輪椅回到老家。年輕人與父親,年輕人與小城的矛盾依然沒有消除。他依舊謀劃着逃走,然而一場變故讓他幾乎陷入了一蹶不振之中。

爲了讓兒子振作的趙志剛成爲了主角,他與趙雷以一場馬拉松比賽打賭,整個前進量具廠都圍繞着這件事展開準備。

最後,所有人回到了趙雷魂牽夢縈的北京,陪他一同參加馬拉松比賽。其間自然又發生了一些啼笑皆非的荒誕故事,故事在荒誕和感動交織的劇情中走向尾聲。

整部戲的最後,舞臺上一輪明月升起,趙志剛卻坐在了輪椅之上。趙雷推着輪椅上的趙志剛,這對父與子的故事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除了這兩條主線,故事當中還有大量的輔助線索來豐滿人物。趙志剛的女友娟姨、趙雷的創業夥伴、國營工廠中的夥伴們,都讓這個故事變得更加真實。

讓我喜歡的現實主義作品,從來都是“先笑後哭”的。笑是因爲它準確地揭露了生活中的荒謬,哭是因爲它準確地觸碰到了人們心裏最柔軟的位置。

在嬉笑過後繁華落幕,也正是大部分生活的本質。

在讓這部戲在“講好一個故事”之外更“好看”,導演也做了大量的努力。一支現場樂隊和爲數不少的歌舞段落,讓整部戲充滿活力毫不乏味;與觀衆的“第四堵牆”也是時常可以打破的,時不時的與觀衆互動也帶來了很棒的現場體驗;許多小的“梗”也玩的非常有意思:多次出現的售賣“香菸啤酒方便麪”的列車員、不同場景出現過多次的同一個北京警察,都用“有技巧的幽默”而非“低俗”爲觀衆帶來笑聲。

回到文章開頭提到的問題,“較爲傳統通俗的話劇還能不能脫穎而出?”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我們依舊需要“講一個好故事”和“講好一個故事”的戲,而在2019年裏,《爸爸的馬拉松》無疑稱得上是在戲劇舞臺上我看到的最好的原創故事。這樣的作品,尤爲適合剛剛接觸話劇的觀衆。

《爸爸的馬拉松》

演出時間:8月16-18日

演出地點:北京保利劇院

演出時長:約110分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