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減環節縮時間,上海速度讓跨國企業在滬擴展“商業版圖”

記者:方卓然

“李爾亞洲總部大樓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工程,當時我們已經做好了延期交罰款的準備。沒想到,後來我們趕上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工期一下子就搶回來了。”6月26日李爾亞洲總部大樓如期竣工後,其建設負責人、上海楊浦科技創新(集團)有限公司建管中心總經理助理徐少明這樣說道。

李爾亞洲總部大樓項目是美國李爾公司與上海楊浦創科置業有限公司簽訂的建設工程。前者成立於1917年,是世界500強企業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內飾系統零部件供應商之一。因在亞太地區的發展需要,李爾公司要在上海新建一座總建築面積約28804.5平方米,地下2層、地上11層的大樓。合同約定,建築時間爲24個月。

“李爾大樓位於地鐵12號線和在建的18號線交匯口,排水接入是施工的一大難題。”徐少明回憶道,“排水需要鋪設地下管道,要協調水務部門、交警部門和市容綠化等多個部門後,才能確定方案。此外,還需要參考建築周邊原有管線的鋪設情況,有時候建築方拿不到一手的管線資料,排水方案就會一拖再拖。”

徐少明透露,在過去,建設單位必須自己準備排水資料,再以“串聯”的方式向各部門審批排水方案,提交材料不僅有重複,而且審批環節多、耗時長。“以前光是審批排水,就得等三四十天,更不要說後期施工了。”

今年4月,上海市水務局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深化供排水接入改革的意見》,意見要求審批單位進一步減少有關排水接入的審批環節和時間。

4月22日,楊浦區建管委成立了全市首家以區爲單位的社會投資項目審批審查中心。所有與建設相關的單位每天要派出一名工作人員,在審批審查中心集中辦公,實行一站式諮詢、受理和發證。“有了審批審查中心以後,各單位之間可以隨時開會討論解決方案,減少施工許可、供排水接入、竣工驗收等環節的審批時間。”楊浦區建管委建管科科長陳關平說道。

“5月,我們是第一批通過審批審查中心,在網上提交排水材料的建築團隊。”徐少明表示,提交材料後,相關部門不僅主動向其提供了附近原有管道線路的資料,還來到工地周邊勘察情況,提供更合理的排水建議。此外,審批審查中心的網絡平臺還自動將材料流轉到水務等部門,建築方無需再做排水申請,各部門就可以在網上同時審批排水材料。

“現在不僅審批體驗完全不一樣,而且速度也非常驚人。”徐少明說,“審批最終排水方案只用了4天,建設排水管道只用了5天。我們一共用9天就解決了所有排水問題,這個速度在以前是不能想象的。”

陳關平透露,截止目前,楊浦區建管委在審批審查中心已爲5個建設項目的排水接入工程提供服務,審批流程也從之前申請、現場勘察、審批三個環節,壓縮到現場勘察和審批兩個環節。“別小看我們省略的一個環節,這凝聚着所有人的努力,是每個部門給自己不斷施壓帶來的結果。我們做的一切都是爲了保證上海有最優的營商環境。”

除了李爾大樓,同樣收益於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的還有美國百事集團旗下的休閒食品公司——百事食品(中國)有限公司。

早在1998年就“落滬”的百事公司,松江廠房是其薯片生產基地之一。今年6月,爲加快生產效率,百事公司計劃建設一條約600平方米的空中連廊,用於在一期、二期廠房之間輸送物料。

在得知百事公司的建設計劃後,松江區建築建材業管理中心副主任張麗娜透露,松江區主動向企業提供信息,告知百事公司不再需要審圖環節,即根據今年4月上海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外印發的《關於本市社會投資小型工業項目減免相關費用和取消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的通知》,3000平方米以下社會投資工業項目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環節已取消。

“以前審批這樣的工程,至少需要三四個月。現在有了新政策,除去資料退回修改的週期,百事公司從申請連廊建設到辦結所有建設相關許可,一共只花費了11個工作日。過去光審圖環節就需要10個工作日。”不光是取消審圖環節,張麗娜透露,今年松江區施工許可辦理環節已從19個減少到6個環節,辦理時間從169.5天減少到28天,成本從7萬元降低到550元。

此外,今年5月松江區出臺了《關於率先減免社會投資項目相關費用的試點方案》,採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爲企業豁免部分項目辦理費用,包括建設單位工程勘察費、工程監理費、施工圖審查費、一定範圍排水接入小型項目的供排水接入費、以及社會投資小型項目的民防易地建設費用。

張麗娜表示,百事公司的連廊工程屬於社會投資小型工業項目,監理費由政府“買單”。“百事公司減免的監理費約30萬,不僅減少了他們的資金投入,還間接縮短了建設週期。實際上,今年區政府撥款600多萬,在豁免小型工業項目部分辦理費用上,預計至少可爲企業豁免460萬元。儘管豁免的辦理費用不是一個小數目,但松江的營商環境卻因此變得更好。越來越多的企業願意落戶松江,企業繳納的稅更多了,所以這是一筆非常划算的投入。”張麗娜說道。

除了在項目建設初期的審圖和建設中期的排水接入等環節縮短審批時間,今年2月上海還發布《關於進一步簡化本市小型建築工程竣工驗收工作的通知》,要求建設管理部門接收到驗收申報材料後,需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竣工驗收。通知一經發布,上海市嘉定區的有關部門就開始着手應對5日內驗收小型建築工程的“挑戰”。

爲了儘快摸清小型建築工程潛在竣工項目,嘉定區建設工程安全質量監督站將轄區內小型工程建設單位召集起來,集中調研建設進度。同時,監督站還對建設單位進行提前服務和全過程跟蹤指導。“當時,我們轄區內有29個潛在竣工的小型工程。我們站大概有12個監督員,我讓每個監督員提前盯緊至少2個潛在工程,及時瞭解工程進度。”嘉定區建設工程安全質量監督站陳善明站長回憶道。

奧托立夫(上海)汽車安全系統研發有限公司是嘉定區內的一個研發公司,他們在擴建技術廠房時,對建築工程的政策非常不熟悉。爲此,建設工程安全質量監督站監督組主任董興華前後兩次前往施工現場,給予建築單位技術和政策上的指導。“第一次去的時候,建築方剛完成基礎階段混凝土的建設,我把幾個常見注意事項告知給施工方。過了幾個月,施工單位對一些政策要求還是喫不透、摸不準,不知道設備安裝是否違反規定。瞭解到這一情況後,我就再次前往施工現場進行勘察。最後驗收時,這個工程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除了線下的技術指導,嘉定區還建立線上溝通平臺,組建“嘉定區項目推進”和“嘉定區竣工聯驗”微信羣。兩羣成員分別已達到188人和234人。羣裏不僅有市區兩級各部門的管理人員,還有各個建設相關部門的負責人,隨時可爲轄區內的企業單位答疑解惑。

有了前期指導,後期驗收變得更加容易。現如今,5天的竣工驗收期限已不再是“挑戰”。“有關小型建築工程竣工驗收的通知從4月1日起開始正式施行,到5月中旬左右,嘉定區就有11個小型項目驗收成功。截止目前共14個小型項目驗收成功。嘉定區現在已成爲全上海驗收小型項目最多的區。”陳善明表示。

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是上海一貫努力的目標。在世界銀行2018年10月底發佈的《2019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上海推出的營商環境改革助推中國排名從第78位上升至第46位,前進了32位。其中,獲得施工許可、獲得電力、登記財產、納稅等因素均爲世界銀行考量一個城市營商環境的重要指標。

《報告》顯示,中國的施工許可指標在全球營商環境排名中提升了51位,其辦理環節由原來的23個縮減至19個,辦理時間由原來的279天縮減至169.5天,成本費用由原來的近20萬元降低至7萬元。世界銀行專家認爲上海的數字化圖紙審查系統和全過程審批管理系統平臺處於全球領先水平。儘管如此,在施工許可方面,上海依舊進一步加大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力度,發佈多項新政策。

正是這些舉措,令跨國公司更堅定了在上海增資、擴展“商業版圖”的決心。

今年8月,李爾公司上海員工陸續搬入已在兩個月前完成綜合驗收工作的李爾亞洲總部大樓。從2017年4月底拿到楊浦區發放的施工許可證,到2019年6月初竣工驗收,李爾亞洲總部大樓完成建設剛好耗時兩年。“其實李爾美國總部也沒有想到,我們真的可以按時完成大樓的建設。總部對上海速度讚賞有加。”徐少明說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