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社會是適者生存,不適應着淘汰。大部分實體店之所以被淘汰是因爲利潤太高了,面對消費者是見一個坑一個,所以這才導致了大量實體店關門倒閉。從本質上說,實體店不值得同情和可憐,這個世界不存在坑人還有道理這種說法。

超市,便利店之所以能夠生存是因爲賺取的費用非常低,一瓶水雖然利潤高達30/100以上,但是這個價格並沒有超過快遞費。簡單說,價值低於10元錢的商品,在實體店的非常具有優勢的。當然了這個10元只是一個相對的參考值,最佳的表達方式是利潤空間低於快遞費或者高於快遞費一點點的商品。

談談實體店倒閉的真正原因:店主只想着怎麼坑人

很多傢俱店,玉器店,工藝品店,服裝店的店主會說:我一天店裏就2波客戶,一波客戶就賺5元利潤的話,那麼我喫什麼?10元的利潤連喫飯都不夠,更加別說房租了。

首先:這樣的店主心態就有問題,按照你的說法,你開店擺明就是來坑消費者的,因爲你一天只有2波客戶,你要保證每波客戶賺200元以上才能維持你的生計。換句話說,你的存在就是坑消費者。消費者只有在網絡上購買商品,才能避免被你坑。如果你消失了,對社會則更加有利。

談談實體店倒閉的真正原因:店主只想着怎麼坑人

最佳答案:這種實體店倒閉對於社會和消費者來說,百利無一害,留着就是禍害消費者。所以,千萬不要去同情這種店主,天天抱怨生意不好,又暗地裏坑消費者。他們的生存並不是依靠他們自己的勞動所得,而是坑消費者所得。假如真的想方便消費者,不應該賺200元這麼高的利潤。

但是實體店還是有很多店主都在堅持,哪怕一天只有一筆交易,依然在堅持。雖然看上去是非常勵志的,但是他們的出發點不對。一個人不管做什麼行業,都不應該想着坑人,而是爲人提供一些服務,收取合理的利潤。難道自己生存不下去,就要去坑人嗎?或者是因爲家裏人都喫不飽要餓死了,所以要去坑別人嗎?這些都不能構成理由。

談談實體店倒閉的真正原因:店主只想着怎麼坑人

說一句大實話就是:實體店店主就是好喫懶做,不想依靠勞動獲得財富。編制各種理由,博取同情,能坑一個是一個。咱們做人的原則是,再苦再窮也不能坑別人,養家餬口也應該靠自己勞動付出。

實體店店主應該轉變思路,想着提高客流量,降低利潤纔是一條真正的出路。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企業,都不應該只想着賺錢,應該要想着對社會有貢獻。

這時候肯定有人反駁我:現在行情這麼差,怎麼可能做到高客流量和低利潤呢?

答案就是:你不適合當一個實體店店主,你沒有能力當一個實體店店主,去工廠創造價值才能一條正確的出路。

生意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做生意的,生意是一門非常高深的學問。真正的生意人都是有社會良知的,絕非是那些無能的實體店主,賣可憐博取同情,把生意做成了乞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