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長輩喫得少,一下就飽,再加上牙口不好或消化吸收不佳等問題,營養攝取量更加不足,建議長輩們在飲食上可採取少量多餐的形式,在正餐時間喫固體食物,每餐中固定有三大營養素的攝取,而點心時間再適當補充液體食物,既可提供飽足感,也可兼顧營養攝取的需求。除此之外,因爲家庭人口減少,子女們常不在家,長輩們在製備食物時,總會爲了方便,喫上一餐剩下的菜飯,或是隻煮一、兩道菜餚,滿足了飽足感,卻忘了新鮮與營養均衡的基本原則。

很多長年在外工作的子女,每到假日纔有空回家探望父母,卻在每次回家時,都發現爸媽越喫越少,身形也越來越瘦,走路速度越來越慢、東西提不動、上下車簡單的起身變得不再利落!很多人都以爲這是步入熟齡的必經過程,其實不然,身體如果有足夠的營養支撐,便可以維持活力,身體也較不容易出狀況。

每增加一歲,身體容易出現許多問題,例如消化吸收減緩,或是牙口不好等,都會影響胃口,造成營養不足。除此之外,因爲家庭人口減少,子女們常不在家,長輩們在製備食物時,總會爲了方便,喫上一餐剩下的菜飯,或是隻煮一、兩道菜餚,滿足了飽足感,卻忘了新鮮與營養均衡的基本原則。

均衡飲食不困難,營養師教你簡單備餐4原則

根據最新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65歲以上普遍缺少鎂、鋅、維生素D、維生素E、膳食纖維與鈣的攝取,尤其在6大類食物中,老齡者尤其最缺乏的前兩名爲奶類(81.6%)及水果類(72.9%)。很多銀髮族常喫太清淡、牙口不好喫太少,甚至自己設定太多飲食禁忌,所以容易營養不足。

除了需要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全谷雜糧類、豆魚蛋肉類、乳品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蔬菜類、水果類)外,以下三點也有助長輩改善營養狀況。

1.少量多餐:

很多長輩喫得少,一下就飽,再加上牙口不好或消化吸收不佳等問題,營養攝取量更加不足,建議長輩們在飲食上可採取少量多餐的形式,在正餐時間喫固體食物,每餐中固定有三大營養素的攝取,而點心時間再適當補充液體食物,既可提供飽足感,也可兼顧營養攝取的需求。

2.選擇符合需求質地的食材:

有些長輩因爲身體的老化,例如咀嚼吞嚥的問題,所需要的食材就需要更柔軟,或是打成液狀。改變食物質地,避免造成長輩用餐的不適,出現進食減少甚至抗拒飲食,導致營養不良的狀況。較軟的蛋白質食材可選擇豆腐、豆皮、雞蛋、雞腿肉等。蔬菜方面,除了葉菜類,也可選擇瓜類,如絲瓜、冬瓜。視個人的飲食需求,挑選合適的食材做均衡飲食的搭配。

3.強化營養密度:

有些長輩因爲用餐人數少,可能較難準備自己和另外一半的餐食,造成備餐時菜式種類少,單調且不營養。所謂營養密度就是在一道菜內,增加多類食物,來儘可能達到均衡理想狀態,例如一個簡單的青菜湯也可以搭配一些肉類、蛋類,在攝取纖維的同時,就可以同時攝取蛋白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