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0月14日報道 俄媒稱,冷戰以來,位於中南半島中心的泰國一直是美國在該地區的盟友。但近來,曼谷致力於平衡與外部世界的關係,避免過分依賴華盛頓。

  據俄羅斯戰略文化基金會網站10月11日報道,比如,曼谷2015年拒絕了美國人在普吉島部署海軍基地的要求。美國堅稱,從海上援救離開緬甸的羅興亞難民需要這座基地。華盛頓向曼谷施壓,要求在泰國境內建立難民營。

  報道稱,曼谷明白,這只是美國爲了在中南半島站住腳的藉口。新難民的到來只會讓泰國政府面臨更嚴峻的形勢。

  報道還稱,泰國也是中國地緣戰略的重點。北京希望泰國這個中南半島的“中心國家”成爲“海上絲綢之路”基礎設施項目中的一環。泰國的“東方經濟走廊”項目是對“海上絲綢之路”的補充,它旨在完善東部省份的基礎設施,通過緬甸、柬埔寨和越南的深水港進入亞太市場。

  2018年2月,泰國議會批准撥款4300萬美元建設“東方經濟走廊”,計劃於2021年竣工。北京對該項目的參與包括鋪設從昆明到曼谷(經老撾)的鐵路,更新帕塔亞機場和海港,加強中泰羅勇工業區的合作。

  泰國投資委員會副祕書長觸迪·膠桑說:“中國企業投入的技術和資金是對泰國發展的有力支持。”

  報道稱,中國在中南半島最有雄心的項目是挖掘長135公里、經科拉地峽連接印度洋、太平洋、暹羅灣和安達曼海的運河。這個擬耗資280億美元的項目將開闢一條連接中國、亞太、印度和中東的新路線。

  報道還稱,該路線靠近泰國南部的經濟欠發達省份。建設運河有助於曼谷拉動投資、滿足南部四分之一人口的就業,從而緩和爲恐怖活動提供養分的社會緊張。

  據報道,澳大利亞專家2017年分析了泰國強力部門對中美兩國的看法,結果表明:大部分人認爲中國的影響力已經與美國相當。此外,曼谷對中國的信任也達到與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和新加坡等傳統盟友相同的水平。

  報道稱,中國在泰國的形象改善與兩國積極開展經濟合作有關,與此同時,美國卻在2014年政變後企圖干涉泰國內政。

  報道認爲,曼谷已經不願完全面向美國。

  報道指出,如今,美泰軍事合作的規模巨大,但縮減的趨勢已經顯露出來。與此同時,學習漢語的泰國軍官越來越多。從泰國高層的角度來看,中國是比美國更可預測的夥伴。(編譯/賀穎駿)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