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的李先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地产老板,最近一直觉得咽喉干燥、发痒,以为肯定是喝酒抽烟应酬过多所致,也就没太在意,只是多喝了点水,吃点润喉片之类的东西,可是症状始终不见好,还总感觉咽部如鲠在喉,感觉有东西,却咳不出,咽不下。

他怀疑担心自己得的是咽炎,就去耳鼻喉科看看。医生问诊之后,建议做胃镜检查,他不情愿地接受了检查,竟被诊断为食道癌。看到诊断报告,他始终无法相信,明明是一个常见的咽炎,怎么就是食道癌呢?

医生提醒:食道癌早期,吃饭时有三种“不适”,莫忽视

第一种:食道内有异物感

如果吃饭的时候老是出现食道有异物感的情况,而且还没有疼痛感,往往异物感的部位多与食道的病变位置相吻合。

那么这时一定要警惕食道癌,抓紧去医院进行排查,以免延误病情治疗。

第二种:吞咽哽噎

在此病的早期阶段,由于病变常表现为局部小范围食管粘膜充血、肿胀、糜烂、表浅层溃疡和小斑块病变,当食物通过时,就会出现吞咽不适或吞咽不顺的感觉。

如病情再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梗噎感,多半是因为吞服类似烙饼、干模或其他不易彻底嚼碎的食物时才能发现。

第三种:胸骨闷胀

食道癌早期,往往患者吃饭后会有胸骨闷胀的感觉,这种只能隐约地感到胸部不适,既不能指出不适部位,也难以叙述不舒服的具体情况。

只是感到肚下为烧灼样刺痛,轻重不等,多出现在下咽食物时,食后减轻或消失,也有的为持续性隐痛。因此,一旦出现这种不适感一定要引起警觉。预防食道癌为什么要先从改变饮食着手?

食道癌是典型的生活方式癌。诱发食道癌的危险因素包括饮食习惯、营养因素、微量元素和癌前病变等多方面作用。亚硝胺类化合物是公认的强致癌物,酸菜、腌制和发霉食物均含有亚硝胺类化合物和真菌毒素。

从膳食中摄入亚硝胺的量与食道癌的发病率成正比。长期嗜食过于辛辣、偏硬、过热和制作粗糙的食物,进食过快、饮烈酒、吃大量胡椒、咀嚼槟榔或烟丝,这些对食管黏膜的慢性刺激,在不断的损伤修复过程中,容易引起癌变。预防食道癌,谨记做好4件事,食道健康人长寿

1、多喝温热茶水

疗温和持久,古老的中医,很早就有“茶为万病之药”之说。生活中可以动手制作温热茶水来养护食道,将丁香和桂花按照1:1的比例烘干除杂制成茶包来泡水喝。

中医认为,桂花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古人常用其煎汤、泡茶或浸酒内服,用来日常保护肠胃。《医林篆要》记载:丁香暖脾胃而行气滞,尤善降逆,故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止呃之功,为治胃寒呕逆之要药。此两者搭配成丁香桂花茶来喝,有温中散寒、暖胃止痛、化痰散淤的作用,对预防食道癌有很好帮助。

2、吃饭时细嚼慢咽

食管是一切饮食经过的器官,食物在食管内成团,有序进入胃内消化。要细嚼慢咽。唾液由三种腺体分泌,与食物充分混合后,能促进消化,水解淀粉或麦芽糖等;稀释、溶解食物,增强味觉;粘蛋白能润滑食物,便于吞咽;中和有毒物质和杀菌。

狼吞虎咽会使食管受损。不吃过热、过硬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否则口腔、食管和胃黏膜都会被损害。刺激性食物还包括浓茶、浓咖啡、烈性酒等。

3、莫忽视食管癌早期先兆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不是朝夕之事;因此,凡是40岁以上中老年人,尤其是来自或生活在食管癌的高发地区的人(男性更甚)。

平时有食用酸菜、饮酒等习惯者,近期出现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或不适等一种或多种先兆症状时,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时就医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X线钡餐检查、食管镜与活组织检查以便能够早期发现病情。只要做到三早,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就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4、常按内关穴位

内关穴是心包经上的穴位,这条经脉跟心脏联系在一起,常按内关穴,对消化系统疾病有明显效果,此外,内关穴有扩张食管的奇特功效,可以作为食道癌的一种辅助疗法。

【取穴方法】取此穴道时应要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掌的姿势,内关穴位于人体的前臂掌侧,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或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