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陌上桑,荫陌复垂塘。千亩大基地,家家“蚕桑”楼。这样美丽的画卷是韶关市翁源县蚕桑产业给人们留下的深刻印象。一棵桑、一条蚕、一粒茧、一匹绸,成为演绎翁源蚕桑文化源远流长的生动符号。

翁源现有桑园面积超过3万亩,产业有特色有基础。

今年六月,翁源县蚕桑产业园(下称“蚕桑产业园”)成功入选2019年第二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这将进一步引领翁源农业向“生态、高效、特色、现代”方向迈进,辐射带动翁源乃至粤北地区蚕桑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百业强。抓住了现代农业产业园,就牵住了乡村产业振兴的“牛鼻子”。翁源县县委书记黄令遥表示,现代农业产业园不仅可以推动农业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优势产业向园区集聚,推进农业产业化、多功能化经营,还是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农民自身素质提高了,生活水平改善了,这绝对是造福于民的一个现代化工程。

黄令遥强调,翁源县将从四个方面着手建设蚕桑产业园,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蚕桑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和产业园管委会;二是加大财政投资力度,构建良好的融资环境;三是加强与科研单位合作,技术下乡,培养蚕桑产业人才;四是在用地保障方面,加快农田连片流转,促进蚕桑产业适度规模经营,优先批准涉及产业深加工和市场建设等建设用地。蚕桑产业历史悠久龙头带动布局合理

蚕桑产业是翁源五大支柱产业之一

柔桑采尽绿阴稀,芦箔蚕成密茧肥。蚕桑是世界人民对华夏文明最早的认同,是中华文明的起点。在距今几千年的商代甲骨文中,就有桑和蚕的记载。及至汉代大外交家张骞出使西域,打造了蜚声国际的丝绸之路,开启了华夏文明傲立世界潮头的历史,并演变成为今天“一带一路”的重要文化基因。

翁源蚕桑产业历史悠久,自古便是粤北著名的蚕桑之乡,蚕桑生产可追溯到唐代,位列“全国六大蚕桑基地县”。目前,翁源全县桑园面积31620亩,产业园所在的龙仙、周陂、江尾、坝仔4镇桑园面积21847亩,占全县总量的75%以上,产业有特色有基础。

翁源形成了从制种到种桑、养蚕、加工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系

产业园内经营主体多元,形成了制种、种桑、养蚕、缫丝、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生产经营格局。目前,园区内用有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专业合作社32家,成立了蚕桑生产者协会,聚合了龙仙镇八字陂蚕桑生产合作社(蚕桑生产者合作社、蚕桑发展理事会)等下延会员单位24个,配套小蚕共育基地5个,蚕茧收购站16个。

蚕茧收购站交易忙

“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各类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带动了5000多农户种桑养蚕,占全县农户的9%,增收超过2亿元。”翁源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克初介绍,翁源是广东蚕桑产业的主力军,每年有8.5万多担鲜茧上市,年饲育蚕种达9.5万张,蚕茧价格市场行情看好,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良好的新型经营主体基础,为蚕桑产业园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发展条件。园区通过农民土地入股、土地流转等方式,促进规模化土地资源向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集中,有效解决土地碎片化、生产松散化问题。翁源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股长宋先仁透露,为稳步推进产业园建设,由当地政府牵头成了项目工作小组,广东信达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东信达”)、翁源县家宝蚕业有限公司、翁源县信达蚕桑专业合作社、翁源县自贵家庭农场等一批龙头企业、合作社成为实施主体,综合多方资源,共同助力产业园建设。一心一带五区多基地打造“南国丝路明珠”

蚕桑产业园功能模块与空间布局

桑叶成蚕蚕作丝,络丝织作绫满机。依据规划,产业园将以广东信达为龙头,按照“二三五”进行战略布局。“二”是指做优做强传统茧丝绸产业、拓宽蚕桑产品创新产业;“三”是指围绕茧丝绸、蚕桑食品、用品三个品类综合开发,进一步拓展蚕桑文化、休闲旅游,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五”是指茧丝绸链条、乡村振兴发展、互联网+农业、农业+金融、农业+文化五大产业技术体系。

广东信达董事长李土财告诉记者,在具体的实施上,产业园按照“一心、一带、五区、多基地”进行空间布局。“一心”是蚕桑产业园综合服务中心,“一带”是丝路花海蚕桑文化休闲观光带,“五区”包含蚕桑种养标准化示范区、蚕桑产品加工与商贸物流区、蚕桑科技创新与孵化区、乡村振兴产业扶贫示范区、蚕桑文化休闲体验区,“多基地”指对旧的蚕桑基地进行标准化集约化改造,打造新的标准化桑园。

广东信达茧丝绸生产线

依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3-5年内,蚕桑产业园将紧密围绕翁源产业发展优势,按照“基地规模化、品种优良化、种植标准化、技术科技化、生产规范化”要求,全面建立起一个产业布局合理、主导产业突出、生产模式绿色,涵盖生产、展示、加工、交易、研发、培训、旅游等多种功能的现代产业园。

届时,到2021年,产业园预计将实现种桑5万亩,产出蚕茧15万担,生产桑叶菜1万吨,综合产值7.5亿元,辐射带动农户5000户以上。产业园内农业生产总值年增长10%以上,农民收入水平高于翁源县平均水平18%以上。

今年7月,“一带一路”沿线10余个国家派出代表前来翁源考察学习蚕桑产业

“翁源蚕桑是历史名品,借助国家‘一带一路’的东风,建设产业园可以帮助翁源蚕桑从历史中走出来,形成世界影响力。”谈起蚕桑产业园建设,李土财信心十足,他把翁源产桑产业定位为中国蚕桑在华南地区的代表,希望人们一提起蚕桑和丝绸就能想起翁源这个璀璨明珠。创新“信达经营”模式搭建联农带农富农机制

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几乎每一个翁源人都能讲出自己和蚕桑的渊源。在广州工作的叶先生告诉记者,小时候在翁源老家,除了帮父母养蚕,还可以帮邻居收茧赚取零花钱。“直到今天,父母勤劳的身影依旧历历在目,蚕桑产业见证了众多翁源人勤劳致富的历史。”

村民种桑养蚕致富,纷纷建起小洋楼

在翁源龙仙镇八字陂村,漫山遍野的千亩桑园依村而建,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走进村里,一座座小洋楼拔地而起。“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靠着种桑养蚕脱贫致富,建起了‘蚕桑楼’,也是对自己辛勤劳作的嘉奖。”八字陂村蚕桑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肖保根笑着说,平均每亩桑树可以带来7000-8000元收入,农民生活条件好了,兜里有钱了。

“家有十亩桑,小孩上学不用慌”这句俗语正是翁源人对蚕桑产业最实在最生动的描述。广东信达驻村技术员刘烟文向记者透露,技术好、养蚕用心的农户每亩收入超万元。

“信达模式”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户脱贫致富

作为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产业园的实施主体广东信达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通过推广“公司+研究所+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信达生产模式”,按照“四统一”原则(统一生产种苗供应、统一生产技术支撑、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保底收购),广东信达建设了优质蚕桑基地近万亩,带动1000多户贫困户参与生产经营。“公司与农户签订收购协议,无偿向农户提供种养殖技术,并约定以保护价收购蚕茧。”广东信达副总经理吴宝光介绍,蚕茧不愁卖,农户能增收,公司有了优质原料,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建设蚕桑产业园是翁源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将为像肖保根这样的农户持续增加收入。据介绍,通过产业园的示范引导,大力推广优良品种、配方施肥、条桑收获、省力化饲育、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可进一步提升蚕桑产业的竞争力,形成“要素集中、三产融合”的产业格局,带动更多农户增产增收。“省力化养蚕”技术创新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但长期以来,农民却远谈不上是体面的职业。“晓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时节不闲身”,一句话道出种桑养蚕的艰辛。

俗话说:“养好小蚕半丰收”。农民自己买种、自己育蚕的这种“单打独斗”的分散养蚕方式不仅影响蚕的成活率,还耗费人力。刘烟文告诉记者,传统的小蚕养法一天要饲喂多次桑叶,从天刚亮要一直忙到凌晨,对技术要求高,许多人就是受不了这份苦而放弃种桑养蚕。

小蚕共育带来革命性变革,让养蚕效率更高

如何让种桑养蚕成为体面的职业,让蚕桑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小蚕共育”模式的大力推广,突破了这个“瓶颈”,从根本上改变了几千年来传统的自繁自养的养蚕模式,让蚕桑产业焕发了新的生机。

“小蚕共育”指的是由公司集中饲养小蚕,农户则从四龄蚕开始饲养,10余天之后就能收获鲜茧销售。吴宝光介绍,这一模式既能避免因农户技术不足导致的小蚕死亡率过高,又能大大缩短农户养殖的周期,促进小蚕发育整齐、提高蚕茧质量,减少蚕农的经济损失,还能有效降低养蚕病虫害等一系列风险,让农户省力、省时、省心,节约劳动成本,赚更多的钱。

直接剪下桑枝饲喂,让养蚕更为轻松

“小蚕共育”模式从2004年开始在翁源推广,2005-2006年全面推广,受到广大农户的欢迎。吴宝光给记者算了笔账,传统的自繁自养农户以前一年只能养不到10批蚕,现在一批蚕只需12天,一年最多可以养32批。回忆起过往的养蚕模式,肖保根直言因受到成活率低等因素影响,产能不足现在的60%。“有了小蚕共育,最难的环节交给公司,我们的压力小了很多”。

枝条育、蚕簇育等技术的推广,肖保根(右)养蚕量增加不少

此外,通过枝条育、蚕簇育等新型省力化养蚕模式的推广,进一步降低了农户的劳动强度。记者在肖保根家中看到,整根的桑树枝条被剪下来放在地上喂蚕,不再需要将叶子逐一摘下来;当蚕虫成熟时又可以自己上簇结茧,农户更省事。肖保根自豪讲到,省力化养蚕模式称得上是一次“技术革命”,自己今年64岁,每年还可以养16批蚕,年龄最大的村民快80岁了,仍然还能养蚕赚钱。

【统筹】杨吉龙 喻淑琴

【采写】李峙贤 杨吉龙 叶定泽

【摄影】叶定泽

【通讯员】何晓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