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有句俗话叫:棍棒底下出孝子,或者棍棒底下出人才,说的就是对孩子要严加管教,这样才能让孩子有出息有前途。所以你看古代,对孩子的管理确实都很严厉,严厉的让人觉得没什么亲情可言。

可是这样的教育方式,处理不当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所以现在的教育理念都改变了。在古代曾经有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也是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简单粗暴,结果不仅没把儿子教育好,反而自己死后,国家也被儿子折腾亡了。

皇上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对太子非打即骂,结果死后不久亡国了

宇文邕

他就是北周武帝宇文邕和他的儿子语文赟。

英明神武的宇文邕

宇文邕是南北朝时期,北周的第三皇帝,他爹是历史上有名的权臣宇文泰,宇文邕虽说是北周的皇帝,但是刚继位的前12年,都是堂兄宇文护说了算,自己就是个傀儡。

宇文邕前面两个哥哥都死在宇文护的手中,所以宇文邕继位后对宇文护是异常的尊敬,甚至俩人在一起的时候,身为皇帝的宇文邕站着说话,大臣宇文护却可以坐着,美其名曰,当弟弟的理所应当要站着,哥哥要坐着。

皇上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对太子非打即骂,结果死后不久亡国了

宇文护

其实这都是宇文邕的障眼法,目的就是为了麻痹宇文护好趁机夺取,终于在一个家庭见面会上,宇文邕亲自出手,干掉了权臣宇文护,这一幕比康熙擒鳌拜还精彩,这可是皇帝亲自动手,就靠三个人,就除掉了一个杀过三位皇帝的权臣。

统一北方

北周武帝掌权之后,做了第一件大事就是灭掉北齐,统一了北方,原本北齐的实力是超过北周的,可是北齐的皇帝都太荒唐,而北周又有了宇文邕这样的明君,这么一反差,北周实力大增。577年,在宇文邕掌权五年后,北周武帝一统北方。

恨铁不成钢

北周武帝一生也算得上是英明神武,可是偏偏在对待儿子的教育上,是简单粗暴,他始终认为对孩子就要严厉,特别是对待太子,那更是简单粗暴,非打即骂。

皇上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对太子非打即骂,结果死后不久亡国了

宇文邕

宇文邕很害怕自己的江山在太子手上丢失,所以对他很厉害,每天让他和大臣们一起上朝,而且言行举止都要和大臣一样,当时宇文邕多大呢才13岁,一个13岁的初中生,每天早起晚睡和大臣一起上朝一起下朝,而且是一年365天,从来没有休息日。

这还不止,宇文邕实在是太在乎这个儿子了,实在太在乎他的未来了,可当年又没有监控设备,为了防止回到太子宫的宇文赟犯错,皇上在太子身边安排了很多密探,每天都要把太子的言行举止记录下来。

如果哪一天,皇上发现太子,犯了什么错,那就立即棍棒伺候,有时候也用鞭子,反正把太子打的是哭爹喊娘。打完还不忘记威胁一句, 我儿子多的事,不听话就废了你。就像现在我们的家长吓唬小孩一样,你不听话我就把你扔了,回头在生一个。

古往今来的家长真是一点创意都没有,1000多年了,还是这样。

皇上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对太子非打即骂,结果死后不久亡国了

宇文赟

太子改过

被打了几次之后,太子宇文赟也学聪明了,从此不在犯错了,可是不犯错不代表改过了,反而是内心更加叛逆了,只不过表面看不出来了。

叛逆的皇帝

578年,北周武帝决定御驾亲征突厥,结果走到半路了就生病了,感觉身体不行的武帝宇文邕立马返回长安安排后事,回到长安当晚就去世了。

隐忍多年的太子宇文赟总算不用装了。

北周武帝,六月初一去世,太子六月初二继位,老爹死了,当儿子的应该是悲痛欲绝,可是宇文赟是一点伤心的感觉都没有,反而摸着自己以前被打的痕迹,大声骂道:老东西,死的太晚了。骂完就开始巡视老爹的后宫,该收留的都收留了。

皇上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对太子非打即骂,结果死后不久亡国了

后宫

资治通鉴的原文是:戊戌,太子即位。尊皇后阿史那氏为皇太后。宣帝初立,即逞奢欲。大行在殡,曾无戚容,扪其杖痕,大骂曰:“死晚矣!”阅视高祖宫人,逼为淫欲。超拜吏部下大夫郑译为开府仪同大将军、内史中大夫,委以朝政。

北周亡国

可能知子莫如父吧,从宇文赟的表现看,也难怪当爹的棍棒伺候,宇文赟确实有点太荒唐,刚继位就立了五位皇后,这个记录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没人打破。

为了享受后宫的生活不用上朝,刚刚继位半年的宇文赟就把皇位让给了儿子,自己做起了太上皇。

因为纵欲太多,580年,刚刚登基不足两年的宇文赟病逝,享年22岁。在宇文赟去世后的第二年,北周就被杨坚篡权了,隋朝建立,北周灭亡。

皇上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对太子非打即骂,结果死后不久亡国了

杨坚

从北周武帝宇文邕去世,到北周灭亡,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好好一个强大的国家,就这样毁在了宇文赟的手里。

如果宇文邕稍微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说不定北周不会这么快亡国,历史也就改写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