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法院的判決讓“稻香村”這個品牌登上風口浪尖。

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法院對蘇州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訴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侵害商標專用權糾紛案,做出一審判決:要求北稻立即停止侵害商標權的行爲,並要求北稻立即停止在其生產銷售的糕點商品包裝上使用“稻香村”文字標識,同時,賠償蘇稻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人民幣115萬元。

知曉消息後,網友們瞬間分爲三隊,一隊站蘇稻罵北稻活該,一隊站北稻噴蘇稻,更多的是不明真相的喫瓜羣衆,一邊搜百科惡補知識一邊在想自己應該站哪隊。

不看官司看商業 “稻香村”到底應該姓蘇還是姓北?

南北稻的糾紛已經持續了十年,相關的資料網上都能找到,到底誰有理,誰纔是真正的稻香村,大家看完資料自有判斷。今天我們不從歷史和商標這兩個常規角度來分析,而是從商業的角度看,“稻香村”到底應該是姓蘇還是姓北。

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商業市場上,產品和市場就是檢驗企業的唯一標準。如果一個企業沒有很好的創新,沒有很好的管理,沒有很強的市場,就算給他一個百年老字號品牌,他也只能坐喫山空,讓老字號品牌走向沒落。

蘇稻和北稻到底誰才能真正將“稻香村”品牌發揚光大呢,我們比一比就知道了。

產品對比:基於傳統經典的現代化昇華VS糕點+熟食大雜燴

食品,賣的就是口味和健康。稻香村爲什麼能火200多年,就是因爲其獨特的蘇式味道廣受歡迎。

蘇稻完美繼承了稻香村傳統制作技藝,其蘇式糕點傳承人一代接一代傳承,從未斷檔。此外,蘇稻還在堅持傳統的基礎上做了大量創新,比如爲了保證手工製作的口感,在手工糕點的量產技術研發上獲得了數項實用新型專利,既能保證口感,又能實現大規模量產。同時,爲不斷適應消費趨勢,蘇稻針對過去消費者頗受喜愛的“高油高糖高葷”的特點進行重點改良,將成分中的糖度降低了7%,更加契合現今推崇的輕食、健康的生活理念;可以說,蘇稻實現了傳統經典的現代化昇華,這也是傳統老字號最難突破的障礙。

不看官司看商業 “稻香村”到底應該姓蘇還是姓北?

反觀北稻,在成立之初專攻南味點心,就連招牌都是“稻香村南味食品店”,講究江南工藝和南方味道。剛開始的時候,因爲自身沒有能力生產,所以長期採用了代工的方式,還曾經專門到蘇州進貨再拿回北京來售賣。近年來,可能是糕點生意不太順利,北稻甚至做起了熟食等副產品的買賣,在稻香村店裏賣醬牛肉這種奇葩的事情就這樣發生了,這簡直是對“稻香村”這個百年糕點品牌的傷害。而且這些額外的副產品帶來了非常高的收入,在每年的營業額裏倒是佔了大頭。

不看官司看商業 “稻香村”到底應該姓蘇還是姓北?

從產品層面可以看出,就算我們不管官司,就算將“稻香村”這個品牌給到北稻,也不是一件好事。

市場對比:與時俱進的革新派 VS固步自封的保守派

現代社會,商品衆多,迭代飛快,酒香也怕巷子深。唯有產品好,市場也做得好的企業纔可能成功。

蘇稻雖然傳承了200多年,但其骨子裏頭的創新基因並未消失。在直播火的時候,蘇稻做起了在線直播。其技藝傳承人現場教學蘇式月餅製作,觀看人數高達20萬,反響熱烈。2017年以來,隨着AR技術的火爆應用和《中國有嘻哈》節目的熱播,蘇稻設計了 “乾隆駕稻蘇州”的AR互動,充分吸引了年輕人的關注。今年,蘇稻抓住其在遊戲中產生的文化共鳴,與《劍網3》合作推出定製款月餅。今年中秋,蘇稻還把3D打印技術應用到月餅禮盒中,推出了一款“月球燈”的中秋特別款,取得不錯的市場銷量與好評。蘇稻這些大膽的創新,讓“稻香村”這個老字號品牌沒有了老氣,反而呈現出活力四射的年輕氣息。

也正是因爲擁有好的產品,加上大膽創新,蘇稻的銷量連年攀升,甚至走出中國走向世界。2013年蘇稻開啓全球戰略佈局;2016年蘇稻進入加拿大;2016年11月,又與德國公司簽訂中德企業互惠戰略合作協議,打開北歐市場;2017年,亮相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世博會,將傳統糕點的精彩呈現給了世界人民。目前,蘇稻已經將中式糕點售賣到全球30幾個國家及地區。在電商平臺,蘇稻更是一騎絕塵,從2009年就開始涉足電商,到了電商發力的最近幾年,蘇稻已經連續多年成爲了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糕點行業的第一名,2017年,在各品牌天貓旗艦店成交量排行榜中,蘇稻成交量約1.5億,北稻僅3500萬;2018年蘇稻成交量上漲至1.9億,北稻銷量5700萬,北稻月餅銷量僅佔蘇稻銷量的30%。

目前,蘇稻已發展成爲在全國擁有9家現代化生產中心,銷售範圍覆蓋全國,並出口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型食品集團企業。

不看官司看商業 “稻香村”到底應該姓蘇還是姓北?

相比傳承200多年的蘇稻,傳承僅僅幾十年的北稻思想卻非常陳舊,其線下銷售渠道主要分佈在北京及北京周邊地區,多以社區門店爲主,主打中老年人羣。可能受客戶羣體限制,北稻的市場營銷也沒有亮眼之處,比如其官網早已投入運營,但與電商平臺的互動仍然較爲欠缺。而且北稻採用“前店後廠”的模式,將在北京基地生產的糕點運送到華北地區,但糕點對保鮮的要求相對較高,以這種生產運輸配送,一方面在產品品質上會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企業運輸成本也大大增加。北稻的影響力主要在北京及周邊地區,其沒有心思或者說沒有能力去開拓更大的市場。2014年,北稻首次在天貓、京東開設旗艦店,經過四年的探索,線上佈局稍微彌補了北稻的線下業務範圍,但儘管如此,其線上營收仍然不能與佈局近十年的蘇稻相提並論。

不看官司看商業 “稻香村”到底應該姓蘇還是姓北?

從市場層面可以看出,如果“稻香村”品牌真的給了北稻,它將會慢慢變成華北地區的區域性品牌,而且伴隨這一代老年消費者的離去,這個區域品牌將可能慢慢消亡。

而蘇稻能給“稻香村”賦能,讓其煥發年輕活力。這纔是一個老字號品牌真正需要的。

產品代表着企業的理念,蘇稻堅持蘇氏糕點並不斷創新,而北稻在搞大雜燴;市場和銷量代表着企業的能力,代表着消費者的喜愛,蘇稻已經走向世界,北稻甚至走不出華北。

通過這些對比分析,大家應該可以看出,“稻香村”這個品牌到底歸誰,纔是對的,纔是對“稻香村”最有利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