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一本传世文献名为《隋唐嘉话》,细致了叙述了狄仁杰的政绩:狄内史仁杰,始为江南安抚使,以周赧王、楚王项羽、吴王夫差、越王勾践、吴夫概王、春申君、赵佗、马援、吴桓王等神庙七百余所有害于人,悉除之,惟夏禹、吴太伯、季札、伍胥四庙存焉。青年时期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江南巡抚使、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地官侍郎、同平章事、内史令等职,可谓功绩卓然,行政能力与经验罕有其匹。

前些年,《神探狄仁杰》系列电视剧爆红,尤其是“元芳,你怎么看”这句成为当仁不让的网络金句。同时,梁冠华先生饰演的狄公可谓当代角色经典;而《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等电影又给这位唐代名臣、在文艺作品中的传奇形象增加了些许曝光度,成为大众眼中的网红历史人物。实际上,影视剧中的狄仁杰几乎是一个完美的形象,老谋深算,智勇双全,加上神奇无敌的色彩,大大增加了这个历史人物的性格厚度。

在真实的历史上,狄仁杰实际上是一个比较严肃的名臣干吏。我们先来看看他大致的生平简历。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乃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作为唐朝武周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朝廷老凤、一代名臣。他出身于著名的太原狄氏,门庭高贵,家世优渥,祖父狄孝绪,官至尚书左丞,父亲狄知逊,官至夔州长史。

狄仁杰的影视形象

狄仁杰一生的履历相当丰富,文武双全,桃李满门。青年时期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江南巡抚使、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地官侍郎、同平章事、内史令等职,可谓功绩卓然,行政能力与经验罕有其匹。安排张柬之,促使李唐神器恢复。

可以说,狄仁杰每任一职,都心系民生,对武则天弊政多所匡正。在他71岁高龄去世后,最终配享宗庙,号称国老,被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到了唐中宗复位之后,又追赠为司空、梁国公、太师,可见其政治影响力之大、受尊重度之高。清代康熙帝就曾说:狄仁杰在当时为诸臣第一,武后亦以第一流目之。

与影视剧中的正义形象类似,真实的狄仁杰不仅是一个无神论者,而且极度反感怪力乱神,看不惯妖神兴风作浪,耗费民财。他曾经担任江南巡抚使,在任期间最大的作为就是奏毁淫祠。所谓淫祠,指的是与正祠相对的各类神明庙宇和香火祭拜,不列入朝廷正式祀典。根据《旧唐书》卷八九《狄仁杰传》的记载:征为冬官侍郎,充江南巡抚使。吴楚之俗多淫祠,仁杰奏毁一千七百所,唯留夏禹、吴太伯、季札、伍员四祠。转文昌右丞,出为豫州刺史。

当然,对于民间祭拜和信仰狄仁杰并不是一棒子打死,有条件地保留了一些上古正神的祠堂,如夏禹、吴太伯、季札、伍子胥。

狄仁杰传

但是,对于那些与正统神祗不符合的庙宇,就毫不留情地摧毁了。有一本传世文献名为《隋唐嘉话》,细致了叙述了狄仁杰的政绩:狄内史仁杰,始为江南安抚使,以周赧王、楚王项羽、吴王夫差、越王勾践、吴夫概王、春申君、赵佗、马援、吴桓王等神庙七百余所有害于人,悉除之,惟夏禹、吴太伯、季札、伍胥四庙存焉。

那么,为何狄仁杰劳师动众地摧毁各类淫祠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民间信仰太多,影响了百姓的生计,由于有利可图,很多人不务正业,背离了朝廷编户齐民的目标。为了正本清源,狄仁杰才有此举,改化风俗。狄仁杰严厉杜绝民间祭拜,影响了一些人的利益,也产生了一些有趣的故事:高宗时,狄仁杰为监察御史,江岭神祠焚烧略尽。至端州,有蛮神,仁杰欲烧之,使人入庙者立死,仁杰募能焚之者,赏钱百千。时有二人出应葬,仁杰问往复何用,人云愿得敕牒。仁杰以牒与之,其人持往,至庙便云:有敕。因开牒以入,宣之,神不复动,遂焚烧之。

其后仁杰还至汴州,遇见鬼者日:侍御后有一蛮神,云被焚舍,常欲报复。仁杰问事竟如何?见鬼者云:侍御方须台辅,还有鬼神二十余人随从,彼亦何所能为。久之,其神还岭南矣。

这一段神异的故事非常生动,但明显是民间方士的编造,意思是狄仁杰的措施导致天怒人怨,使得神明都来找麻烦了。其实,狄仁杰不信鬼神之说,渊源有自。唐高宗在位期间,狄仁杰作为大臣一同前往汾阳宫时,中途经过一座妒女祠。在山西一带,民间都认为必须穿着华丽的衣服,才能避免灾祸。如果不这么做,就会招致风雷之灾、无妄之祸。这个时候,并州长史李冲玄打算征发数万民夫,另外开辟一条御道行走,以免妒妇对真龙天子李治不祥。

狄仁杰与李元芳

耿直的狄仁杰一来不信鬼神,二来看不惯随意浪费民力,就说道:皇帝出行,有千乘万骑扈从,风伯为之清尘,雨师前来洒道,还怕什么所谓妒女之害?于是,唐高宗李治就命令停止征发徭役,赞扬狄仁杰不愧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在《旧唐书·狄仁杰传》中详细记载了这个典故:并州长史李冲玄以道出妒女祠,俗云盛服过者必致风雷之灾,乃发数万人别开御道。

仁杰曰:天子之行,千乘万骑,风伯清尘,雨师洒道,何妒女之害耶?遽令罢之。高宗闻之,叹曰:真大丈夫也!

说到狄仁杰杜绝怪力乱神的本质,即就是珍惜民力,不愿意无缘无故的浪费。武则天曾想建造大佛,狄仁杰就坚决反对:后将造浮屠大像,度费数百万,官不能足,更诏天下僧日施一钱助之。仁杰谏曰:工不役鬼,必在役人;物不天降,终由地出。不损百姓,且将何求?

今边垂未宁,宜宽征镇之傜,省不急之务。就令顾作,以济穷人,既失农时,是为弃本。且无官助,理不得成。既费官财,又竭人力,一方有难,何以救之?后由是罢役。

朝廷随意建造是要耗费大量财力的。能够看出,狄仁杰的苦心是建立在民本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他自觉从老百姓的生计出发,对于朝廷施政做出的匡扶,可谓不负一代名臣的称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