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公衆號:S的魔鏡

ID:ssmojing

S的魔鏡

ssmojing

01

最近公司羣颳起一股互誇風,商業性互吹成了我們的日常:

“S姐,你的文章是真的真的真的真的很不錯。”

“鄭大爺,今天的視頻製作,美出一個境界,BGM簡直是神來之筆。”

“卓多你是神仙編輯嗎?寫得文章如此蕩氣迴腸,大大下凡辛苦了。”

身在其中的我,常常因爲自己不夠沙雕,而顯得與人羣格格不入。

這種騷操作,來源於網上很火的誇誇羣。

在羣裏,只要你心情不好想被誇,就會收到羣裏所有人天花亂墜的讚美,沒有槓精,沒有噴子,只有歡樂源泉和爆笑,是網上衝浪者的人間天堂。

俗稱爲:萬物皆可誇。

好比你要離職,會被誇是“人羣中不一樣的煙火”。

好比你看不進書,複習不進去,也會被人誇:

“看不進去書說明你的知識水平高於書,逆濃度梯度知識無法自由擴散。”(來自清華大學誇誇羣)

好比你寢室太亂被舍友嫌棄,也能被誇是“亂世英雄”。

反正不管你是遲到也好,是脫髮也好,被分手也好,都能給你圓出一個美好大結局。

看到這,或許有的人感覺很無聊,之前我也是,但當你身處其中參與,就會漸漸發現其中的樂趣。

這份樂趣叫“讚美”,被誇的人因爲美好的言語而開心,夸人的人因爲沙雕段子而滿足。

這世上的力是相互的,讚美的力量也如此。

成年人的世界太苦了,因爲現實種種,每天都徘徊在半崩潰邊緣,而陌生人搞笑的誇讚,就像一抹色彩,拯救了貧乏的生活,人爲注入糖分。

即便誇得不真實,能博人哈哈一笑,就是成功的讚美,這也就是爲什麼誇誇羣能火遍社交的原因。

02

有需求就有供給,誇誇羣的火熱,讓賣家看出了商機,於是便有了相對應的業務。

在淘寶、閒魚等平臺搜索“誇誇羣”,能跳出不少定製服務信息,規定夸人時間從3分鐘到10分鐘不等,收費從10元到幾十元不等。

這些夸人組織號稱:“有文化,不低俗,失戀哄人,夸父母,誇情侶,誇老闆,誇同事,誇自己,重拾自信……”

你以爲沒有市場?

不,據某淘寶賣家宣稱:該服務半月前上線,4分鐘收費20元,月銷達2751單,目前訂單爆滿,現在下訂只能排到兩天之後,急單4分鐘收費30元。

說白了,人的天性決定自己,渴望得到他人的積極關注,在別人的讚美中,學會用更正面的角度,去解讀曾經負面消極的事情,提高了自我認知。

這年頭,幾乎所有文章都在規勸人走出舒適區,勇敢抗住社會給的小拳拳,可實話講,誰的詩與遠方,是天天接受現實的捱打呢?

勸誡自己走出舒適區的同時,別忘了,也要適當獎勵自己走進舒適區休息。

誇誇羣的興起,正擊中當下人渴求積極肯定的G點。

陌生人之間的互相取暖,匿名式的社交,沒有負擔,也沒有熟人間“人設”的困擾,這份社交安全感,讓人更大膽灑脫,用吹捧、玩笑維繫人際交往。

哲學家詹姆士曾說:“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意思就是,不管是誰,處於何種身份,都希望得到他人正面的回應。

無論是年過半百的老人也好,是有孩子的父母也好,還是企業老闆也好,外界的肯定都是必要的。

因爲讚美,是人前進的動力,更是高層次的需求和心理滿足。

03

早在“互誇羣”火起來之前,“互罵羣”去年流行過一波。

2018年的NBA總決賽上,騎士戰敗勇士,球迷氣不過,就拉了兩隊各自的球迷,開了一個微信互噴羣。

裏面就是專門用來罵對方球隊解氣的,羣裏的沙雕網友,甚至發明出rap的懟人話語,一度火上熱搜。

五花八門的互噴羣應運而生,比如“杜蕾斯vs岡本對罵羣”“肯德基麥當勞互懟羣”等等。

相對於互誇羣,互噴羣是直接將心中的戾氣與壓力,靠激烈互懟抒發出去,讓情緒的矛盾點經過撕逼而消散。

可問題是,對罵的力度如果把握不好,結果只會火上澆油,無事無補,所以類似的羣,後來都因爲戾氣太重被微信封印了。

說真的,像互懟羣這種,靠負面噴擊來抒發解壓的,最終註定會被負面情緒壓垮。

就像木心說的:“自身有戾氣者 往往不得善終。”

想起微博上看到的某網友投稿,她說自己交往了一個喜歡打擊人的男友,一邊說愛她,一邊不斷嘲諷她:

“你長得真難看,也就只有我能接受了。”

“就你這種身材竟然能找到我這種男人。”

“你的五官不能細看……你還是別化妝了。”

後來女生受不了打壓式的愛情折磨,提出分手,男友卻提出複合,說平常打擊女友,是怕女友會離開自己,是因爲太愛了,纔會用這種方式表達愛意。

我說老鐵,你到底是怎麼想的?

所有說出口的惡意,除了傷人傷心,是絕對起不到任何積極作用,以愛之名的打擊,則更爲致命。

在心理學上,情侶間的讚美,宛如強心劑,給予人愛的力量,而長時間的否定,則會令人出現焦慮,甚至變抑鬱。

相愛的結局,皆是以“你變了”而宣佈結束。

釋迦牟尼佛說過一句話:“讚美他人與微笑迎人是天下成本最低的佈施,何樂不爲?”

是啊,選擇讚美,於人於己而言,都是收穫,都是積德,用美好代替戾氣,纔會讓日子越過越好。

反之,會把生活過得一塌糊塗。

04

其實對於“誇誇羣”,還存在這麼一批聲音:

“很多都只是好玩,並沒有真心誇獎,而且也不是所有行爲都適合誇獎,還不如利用這些時間好好提升自己。”

確實,很多網友參與誇誇羣是爲了好玩,聽起來的誇讚也很浮誇,但那些覺得尷尬的人,大多是因爲內心“讚美”和“自我認知”出現分歧,與之而來產生不安困惑。

廣州醫科大學心理學教授陳燦銳稱:對於陌生人的誇讚,即便聽起來很假,但是被誇之後也會覺得壓力減少一些,滿足自己的自尊心。

那羣被誇讚的人,在積極氛圍中,內心得到積極暗示,覺得自己可以能行,不自覺滿足自戀的心理,學會找支持系統心理,纔是一種成熟的表現。

現如今,年輕人面臨的競爭壓力與生活壓力繁重,就特別需要支持系統,類似的“誇誇羣”就是一種積極的嘗試,這是除卻身邊的親友肯定外,另一種良性支持作用。

線下社恐,線上沙雕,互聯網的出現,給社恐人帶來了一線生機,網友的互捧,讓生活變得有趣。

但要注意的是,只有適度的讚美纔可以幫助釋放壓力和負面情緒,凡事過猶不及,過度的心理暗示,容易自滿盈虧,無法正確評估自我現狀。

在“誇誇羣”玩耍解壓的時候,也該多學學自我調節,用運動、閱讀等健康方式讓自己放鬆。

成年人,應該在不斷嘗試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支持系統,度過所有難捱的夜。

記住一句話:“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之一,就是遭遇苦難時,不是相信未來一定會更好,而是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扛過去。”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今日互動】

你怎麼看“誇誇羣”?

注:本文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