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三国,相信是个中国人都能报出几个人物来,诸葛亮,曹操,刘备,关羽等枭雄和猛将,许多人也能讲几个三国小故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三国还有一群像海瑞一样清廉而不贪的官员。今天知常容就来给你们数一数这些令人敬佩的官员。

三国除了枭雄和猛将,还有一群不为人知令人敬佩的清廉官员

一、蜀汉清廉之官

提起蜀汉清廉之官,人们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诸葛亮,的确诸葛亮可以算上一位。诸葛亮跟随刘备之后,一直负责内政和后勤这一块,而且深得刘备信任。后期刘禅即位之后,诸葛亮领益州牧,大权独揽,事无巨细咸出于亮。诸葛亮就算不贪,靠合法经营也可以成为巨富,因为官员置产业是合法的。但诸葛亮死前上书后主是这样说的:

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羸财,以负陛下

他死前来了个财产大公开,详细列出自己的财富收入。那人们相信不相信?当然不信,换成现在的你也不相信这么多年只有这么一点财产?所以下面还记着一句话:

及卒,如其所言

这是一句充满怀疑的话,这句话恰好证明诸葛亮之清廉,这是难能可贵,大家都相信了,后人了解这个环节之后再重读其《出师表》方知真心。

三国除了枭雄和猛将,还有一群不为人知令人敬佩的清廉官员

但蜀汉不止他这么一位,接下去再给大家介绍一位大将军。他任大将军二十多年,结果老婆和孩子都穷到饿肚子。

身之衣食资仰于官,不苟素俭,然终不治私产,妻子不免饥寒,死之日家无余财。

这个人是谁呢?他叫邓芝,《三国志》对他的评价是:

芝为大将军二十余年,赏罚明断,善恤卒伍。

不但能治军,而且他是一位杰出的外交人才,在刘备惨遭陆逊火烧连营最后病死,蜀汉内部一片混乱,南中之地蛮人造反,诸葛亮不得不闭境自保,而此时最主要的任务是联吴,解决外交危机,但弱国无外交,这一重任就由邓芝担任,他不但完成任务,还与孙权结成好朋友。

其他清廉之士还有姜维等人

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

三国除了枭雄和猛将,还有一群不为人知令人敬佩的清廉官员

难道只有蜀汉有吗?当然不是,魏国也有

魏国清廉之官

第一个出场的是夏侯惇,大家对他印象最深自然是《三国演义》中夏侯惇被曹性射中了眼睛,最后连箭带出眼珠子吃掉,说父母精血不可废。《三国志》的记载与《三国演义》有些出入。

太祖自徐州还,惇从征吕布。为流矢所中,伤左目

他性格十分刚硬,有人因为辱没他的老师,就把那人给做了。他从曹操起事就一直跟随,

惇常为裨将

是曹家的铁忠,所以曹操和曹丕对他无比信任,作为一个长期高官,有点钱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三国志》记载:

性清俭,有余财辄以分施。不足资之于官,不治产业

也是一个不治产业之人。

魏国再来一个,这个人叫袁涣,说起来他与刘备还有些渊源。因为他被刘备举为茂才,当时刘备还举过一个,那就是袁绍的儿子袁谭。所以袁涣一直跟着刘备,吕布夺取徐州之后,袁涣就帮吕布做事情,有一次吕布希望袁涣写信揭发刘备的罪行。而且吕布说你要是不写,老子就杀了你。结果袁涣淡然一笑,微微地说:

涣闻唯德可有辱人,不闻以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于彼。且涣他日之事刘将军,独今日之事将军也,如一旦去此,复骂将军,可乎

最后吕布十分羞愧。袁涣只有嘴皮子功夫吗?当然不是,吕布兵败之后,他为曹操做事,主要负责屯田事项,老百姓对他评价很高。

为政祟教训,恕思而后行,外温柔而内能断。以病去官,百姓思之

后来他死后,有多少财产呢?

前后得赐甚多,皆散尽之,家无所储,终不问产业

他和袁绍同姓但不同祖,袁绍属于汝南袁氏,他是陈郡袁氏的二祖,他父亲袁滂官至司徒,位列三公,也以清廉著称。

三国除了枭雄和猛将,还有一群不为人知令人敬佩的清廉官员

那吴国有没有呢?当然也有

吴国清廉之官

吴国的清廉也不少,先来说一说为吴国开拓疆土的吕岱吧,吕岱是广陵海陵人,在孙策死后,孙权开始掌权的时候,吕岱就跟随他打江山。他立最大的功也是最有争议的事情就是诱捕杀了交址太守士徽等六人,士家一直是交址豪族,最后成功使得交州纳入吴国地盘升任镇南将军。

他在交州为孙权打天下,你猜猜他的妻儿是什么处境?

历年不饷家,妻子饥乏。

孙权听到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自责,而不是褒扬,这个在历代帝王中是很难得的。

吕岱出身万里,为国勤事,家门内困,而孤不早知。股肱耳目,其责安在

当然最后赐钱,妻儿的温饱问题终于解决了。

蜀汉和魏都来了二位,那么吴再来一位,这个人叫陈表,他的父亲叫陈武,他是庶出不是嫡出,他父亲死在合肥战场,那一战打的孙权胆战心惊,却也是张辽的威望达到了顶峰,威震逍遥津,张辽还活着,孙权就不敢动。

陈表靠自己的实力打拼先被封为都亭侯,后被封为都乡侯,死时才三十四岁,死时他老婆孩子是什么处境?

死之日,妻子露立

这是一个侯爷啊,当时吴国太子孙登实在看不下去了,

太子登为起屋宅

才有了居所。

三国除了枭雄和猛将,还有一群不为人知令人敬佩的清廉官员

三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清廉之官?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位,三国这样的干吏还有很多,限于篇目就不展开,这时有人就疑惑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呢?

1、名比财重要

东汉末年,虽然恒灵二帝昏暗,但当时还有“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这样的人物,这些人是怎么评出来的?

“月旦评”有些人可能不清楚,但“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句话大部分人都听过,这是说曹操的。这句话是曹操死磨硬套让许子将说出来的,许子将就是“月旦评”的主榜人。凡能上榜,那就代表着拥有了一切。而这个评自然是从德方面评,像上面的三君,八俊也是从德来评,如果你贪财,那肯定评不上。在这个好名时代,无名代表什么也不是,所以官员以名为重,而不是以财为重。

2、风气如此

当时的风气也是以节俭为主,比如曹操有一次看到曹植的一个老婆穿的衣服太过华丽,就下令处死。而且从曹操的遗言中也可以看出一斑,他死后要求自己的婢妾要自己织布,干活养活自己。

老百姓也很看重节俭,舆论监督很厉害,吴国丞相步骘是一个儒生,也很有才华,他是在陆逊死后接替任丞相的。

手不释书。被服居处有如儒生

但大家却在背后嘲笑他,理由是什么?因为他的妻妾穿华服。

然门内妻妾服饰奢绮,颇以此见讥

就算丞相自己显的清廉,而自己身边的人做不到,还是要被人嘲笑。所以清廉就是官员的标准。

刘禅早年想再娶一个老婆,结果董允坚决不同意,

允以为古者天子后妃之数不过十二,今嫔嫱已具,不宜增益

为啥刘禅最后放弃了,因为这是当时风气使然。

三国除了枭雄和猛将,还有一群不为人知令人敬佩的清廉官员

总结:

可惜的是三国早期官员以廉洁为荣,但从三国中期开始,局面开始稳定,稳定之后奢侈之风渐行,后期如蜀汉之刘禅,魏之明帝,吴之孙皓始坏,到了三国归晋之后,晋武帝的后宫人数多达万人,而官员斗富也成风气,晋武帝司马炎的舅舅王恺与石崇斗富攀比,而且还获得晋武帝的支持。上有所好,下必坏之,节俭清廉之风荡然而无存,清廉之士自然成了凤毛麟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