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是一些比较特殊的即在教学上太过应试且考试内容难度很大的学校,否则在普通的小学,如果孩子考试总是出现不及格的情况,那么最有可能的原因通常只有两个:

1、孩子智力的问题;

2、学习本身的问题。

孩子上小学成绩不好还总不及格,如此“低开”如何迎来“高走”?

智力问题

说“智力问题”这里不是在骂人,而是想可观的陈述一个事实——如果孩子年龄太小尤其是“心理年龄”跟“生理年龄”相差比较大的话,那么孩子在学习甚至不光是学些也包括纪律、社交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上都会表现出很大的不适应。

孩子上小学成绩不好还总不及格,如此“低开”如何迎来“高走”?

这种情况现在已经很少了,不过不排除存在这种可能性。

如果确认孩子是这种情况,那么通常选择的方式有如下三种:

第一种是给孩子“留级”,因为这种情况大都是会拿到正规的医学证明,凭此是可以在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上学初期进行调整的。

第二种是给孩子降低要求,鼓励孩子、帮助孩子顺利的度过这段时期,事实证明有很多早上学或者是心智成熟晚一些的孩子其“后劲”并无太大问题。

第三种是如果孩子的心智的确存在病理上的问题,那么可以考虑转到特殊学校或者参考第一、第二两种方式。

孩子上小学成绩不好还总不及格,如此“低开”如何迎来“高走”?

学习本身的问题

学习本身的问题其实涵盖的内容也是比较多的:

1、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好的孩子,成绩未必好,但是学成绩比较差的一般来说态度多多少少都会存在问题的。

我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在学习上,更多的人愿意去谈“兴趣”和“方法”却忽视了“态度”,我认为这是不应该的。

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兴趣培养的前提、是兴趣保持的前提,更是各种“方法”能够得到尝试、实施、改进的原动力。

所以孩子是否在学习上有一个端正的态度是影响他学习成绩的第一影响因素。

2、学习方法

方法实际上是为了提高效率的,换句话说就是同样的时间里,我们采取怎样的学习方法会对我们的学习效率带来很大的影响。

这里面涵盖的内容和涉及到的时间、空间等等其实是很多的,而不仅仅是指某一课、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方法。

孩子上小学成绩不好还总不及格,如此“低开”如何迎来“高走”?

例如:

“碎片时间”的利用率;对待难题、错题的解决方式;日常的各种阅读、练笔积累;听课的方式方法以及前期的准备和后面的整理、巩固;必要的刷题、归纳总结等等。

所以我们不要只是盯着孩子“听课”、“做作业”时候的方法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是跟孩子的“学习习惯”密切相关的——好的方法是培养好的习惯的重要条件。

3、学校教育

不同的学校、不同的老师以及不同学校、班级的学习氛围等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虽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是孩子还小例如整个小学阶段还是非常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的。

孩子上小学成绩不好还总不及格,如此“低开”如何迎来“高走”?

例如:

老师的要求是否严格会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影响很大;同学或者是孩子的“朋友圈”的特点也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班级的学习氛围、班级的风气等等也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

虽然不能说学校教育对孩子的学习会有决定性的影响,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是非常大的——否则干嘛那么多人会去选择名校、重点等等!

4、家庭教育

这点就更加重要了!

名校、重点学校对与孩子的教育影响的确很大,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那么这点正面的作用就有可能全部化为乌有。

我记得在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老同事跟我讲:“一个人的成就取决于他下班之后做什么……”

放在孩子学习上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孩子们在学校里的学习尤其是小学、初中阶段的大部分学校更多的是在“听”课学习;想要更好的吸收消化转化成自己的知识是需要在课后进行一定量的巩固和练习以及复习的;为了保证更好的听课质量还需要在“课前”做一定的预习工作;为了综合提高自己、及时弥补自身不足还需要在课外进行额外的补充学习;……

所以即便是在一所不错的学校、不错的班级,仅仅依靠“学校教育”还是远远不够的,孩子在家的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这段时间如何利用才是真正拉开彼此差距的关键,因为在学校人人都可以清楚大家是怎么学的,但是放学后彼此是如何对待、处理学习这个问题的则很多时候我们只会“听说”而并不能完全了解……

除此之外,在家庭里父母的感情,父母在管教孩子中的方式,父母的榜样作用例如父母是否也会学习、是否会生活工作以及他人过多的埋怨抱怨、是否对当着孩子的面数落学校、老师的不是等等也会对孩子带来很大的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孩子上小学成绩不好还总不及格,如此“低开”如何迎来“高走”?

可以尝试的解决办法

因为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所以很难给出一个非常具体的解决方案,因此我这里只能挑选几个比较基础的、普遍性的方法列举一下——因为孩子成绩不好,所以我认为先从基础做起会更好一些。

需要说明的是:我下面的建议只是具体的操作方式,而其他方面的例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部分还需要家长参考我上面提到的一些问题去看看是否存在问题以及可以做出怎样的调整,如此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是纯粹的技术手段上让孩子成绩提高,否则孩子的提高都是“被动”的,后续是否能够继续提升就很难说了。

孩子上小学成绩不好还总不及格,如此“低开”如何迎来“高走”?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如果家长总是把孩子身上的“毛病”进行放大,而且不断的去跟孩子强化这些问题,甚至还会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对此、刺激自己的孩子,那么这种情况下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效果越来越差,然后你就会发现:只要你说话,孩子就会跟你顶嘴,不管你说的对还是错,不管你的初衷是什么……

从学习态度上入手

成绩不好的孩子大都不太喜欢学习,而不太喜欢学习的大多数原因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家长可以结合孩子的自身特点——哪怕孩子就是非常沉迷玩游戏也没关系,借着他们有兴趣的事情去让他们明白:正是因为一些有知识的人在做这些事情,你才有机会去享受、沉迷这些事物,而当你也有知识的时候你不但能够懂得你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的原因、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而且你也有机会去做出更好产品,更重要的是你在未来会有更多机会去选择你想过的生活……

诸如此类,可以通过“接地气”的生活憧憬、规划去让孩子间接的理解“学习”对于他的意义有多大,让孩子相信今天的努力是为了让自己的明天更加充实、更加美好。

孩子上小学成绩不好还总不及格,如此“低开”如何迎来“高走”?

从多交流去影响孩子

这点其实跟上面的很像,但是单独列出来是想特别的提醒:对孩子的教育除了“学习”之外其实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关注的,例如孩子品性、勇气、自信、爱心、责任感、担当、审美……

这一切的“教育”关乎到孩子智商和情商的后天提升,而如果我们仔细留一下的话就会发现,其实除了学习之外的很多事情,我们如果仅仅是通过“说教”的方式告诉孩子,一方面孩子是不可能完全理解,另一方面是孩子未必会相信,更不用说会去那样做或者那样去想了。

所以日常我们除了在学习上要更孩子经常的交流,也要在其他事情上多聊聊,多听听孩子的心声,你会发现原来我们并不是那么的了解孩子,所以我们曾经才会做出很多并不合适的“要求”、“期待”等等。

跟孩子交流的时候,保持“乐观”、“积极”是很重要的,正能量多一些会让孩子更加相信自己是有能力去克服种种困难和解决各种问题的。

从重视课内学习开始改变

很多家长都会出现这种错误的选择:孩子的学习一旦出现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补课”……

这绝对不是一个两个的个例,而是非常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每年都会接受很多家长关于孩子学习问题的咨询,这其中总会有一大批家长当孩子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去找补习班、找老师补课,而并没有认识到:孩子成绩之所以出现问题,最大的原因是因为“课内学习”出现了问题,如果不把这些问题解决掉,那么这种事情会持续发生,我们未来总不能一直依靠课外补习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吧?

而且很多人应该也都直到:课外补习班职能补知识,而补不了习惯。可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影响孩子学习的关键不是吗?而不是“补课”!

所以第一件事情要做的就是先从课内学习入手,改变过去的学习方式,重新定义‘课内学习’!

因为标题谈的是小学生,所以我这里提出几个针对小学生课内学习的关键问题:

要有“预习”习惯。因为必要的预习会极大的提高听课质量,这点很多人都知道,可是却并不重视,他们宁愿花更多的时间去“刷题”,也不愿意去做这些事情;

作业要认真、及时的去完成。谁都知道“认真完成作业”,可是谁知道如何完成才算是认真完成呢?我这里说几个要点:首先要复习一下课堂内容,然后要知道这节课都学的是什么(当然,这事情在预习和课后都可以去做,不用非得等到作业的时候再去做),知道今天的作业量有多大,能够预估出来需要的时间,然后集中时间不间断的去完成……

认真完成“家长作业”。这点很重要,别去听很多“网友”的所谓的各种抱怨,很多家长作业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是对孩子学习非常有帮助的,例如:坚持口算、计算的练习;坚持听写、默写、背诵检查;家长签字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且检查孩子是否已经完全掌握……这些事情一定要去做,做了孩子就会有提高,而不作,那么很多孩子就会偷懒,而这些“坑”你早晚都要“填”的!

要有巩固和拓展学习。课内那点学习除非是老师真的非常负责人并且不怕各种举报,否则一般来说校内的学习尤其是在巩固、拓展上是非常匮乏的,充其量也就是1套教辅,这样的量对于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好的孩子来说或许是够了,但是对于那些学习能力不佳的孩子而言是绝对不够的。因此至少还要再准备一套。

总结、归纳是学习成绩提高的不二法门。其实人人都会出现遗忘的,即便是“学霸”如果长时间不去触及某一些知识点,也是会出现遗忘、不熟的情况的。学习不能只顾“低头拉车”,也需要“抬头看路”——把学过的内容进行知识点梳理、把错题进行整理、反思过去学习过程中窜在的问题、找到可以提高的地方和合适的方法……这些事情做和不做的效果会相差巨大!

有目标、有计划的去学习

有了目标,学习才会更有动力,而有了目标还需要分析如何做才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

关于目标可以制定两个——一个是长期目标即它可以是未来很多年之后的目标,而另一个则是短期的目标,比如我们接下来的一周要做什么等等。

有了目标就要去找如何才能够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或者影响因素!

而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其实就是要么做好这些“因素”,要去达到这些“因素”的要求。

例如我们的目标就是“本学期名次进步10名”,那么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做什么呢?

大人想,孩子也想,而且要让孩子去想——无论孩子怎么想都行,但是大人一定要记住有两点是需要必须强调的,无论孩子是否想到我们最终都要去强化这个人是的,即“课上学习”和“课后学习”这两点。

孩子上小学成绩不好还总不及格,如此“低开”如何迎来“高走”?

最终我们一定会落实到具体的每一项活动上,然后就把它做成《学习计划表》!

接下来就是鼓励、帮助孩子努力去完成这个计划表。

多鼓励、多信任孩子

孩子越大越需要被尊重,而最大的尊重其实就是“信任”!

很多时候家长会莫名其妙的发现“为什么孩子会突然对我发火?我刚才说错什么了吗?”

其实你刚才仅仅就是说了一句“你作业写完了吗?”

这是就这一句,对于年龄稍大点的孩子他们就会认为“你这是不信任我!”

我说的这仅仅是一个小例子,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情况。

多给孩子点信任的“空间”、多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影响孩子,而不是像一个“监工”一样整天的去“检查”、“督促”孩子,这种方式不用太久,等到了五六年级以后以及初中的时候,很多亲子矛盾也就是这么来的!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

多跟老师沟通

在学习上很多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可能还没有孩子老师了解的多,而且孩子的老师们本身都是这方面的教育专家,尤其是那些工作很多年的教师,什么样的学生他们没见过?

所以日常多跟孩子的老师沟通一下,了解孩子的表现、变化等等,然后积极的配合好老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当然有些时候你也可以拜托老师帮会你来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部分的工作,这样对孩子的教育才是一个更为全面的安排。

例如我家在早几年的时候为了改正孩子的一些习惯和培养一些习惯,我有时候就会拜托老师做个“套”让孩子被套路住,毕竟多数孩子对老师的话会更加信任、听得进去。

所以这点千万要去做!

改变一个人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让他觉得自己是在“改变”

除非你确定从一开始孩子也想去改变而且最重要的是孩子有这个决心和行动。

如果是这样的那就好办了,以上所有方法都会带来积极的效果的。

但是如果孩子的改变愿望或者行为上并不积极,那么这就需要我们去注意“要求”的方式了——通过一些小小的推动,例如在作业上多花点时间让孩子更有质量的去完成、把听写、背诵提升上来,那么孩子必然会因此而收获到更多的自信,这个时候我们再去利用这种“满足感”来要求孩子去做其他的一些事情……如此循序渐进的去做,孩子不知不觉中也会得到很大的改变!

所以,方式方法是有很多的,具体怎么做还是要结合孩子的自身特点来选择,而不是一味的去要求孩子必须怎么做!尤其是对于那些成绩不好的孩子来说,“强迫”是一种非常低效的教育方式,不情愿的去做必然不会有太好的收效,而没有收效孩子是很难坚持去改变自己的。

孩子上小学成绩不好还总不及格,如此“低开”如何迎来“高走”?

“陪伴”孩子成长,而不是“要求”孩子成长,这面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我们”也参与其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