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小“材”大用 石材與砂石骨料行業華麗轉身

  石礦資源是礦產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的物質基礎和支撐。開採石礦資源加工而成的砂石骨料是建築、道路、橋樑、水利、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用量最大、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材料。近些年,隨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斷提升,高檔建築對石材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大,花崗岩等裝飾材料價格迅速上漲。

  砂石骨料是我國生產量和消費量最大的礦產資源,也是中國夢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支撐。據中國砂石協會統計,在混凝土結構中,使用1噸鋼材,需要6噸水泥、36噸砂石骨料;每千米高速公路砂石骨料用量爲5.46萬噸,每千米高鐵砂石骨料用量平均爲7萬噸,建築每平方米砂石骨料用量近1噸。當前,我國的砂石骨料年產銷量已經達到200億噸。砂石是繼水之後消耗最多的第二大自然資源。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組委會主席、中國礦業聯合會會長彭齊鳴對《中國礦業報》表示,2018中國國際礦業大會組委會對會議進行了創新設計,包括主題、論壇設置、展覽安排等方面,充分體現了市場主體訴求,反映國際礦業市場動向。基於此,備受關注的石材和砂石骨料將聯袂帶來兩場關於行業發展的精彩論壇。

  石材與砂石骨料行業正處在快速變化的歷史進程之中,正面臨轉型升級的深刻轉變。放眼國內,國家一系列政策和行業標準的出臺,對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出了更高要求,未來一定要走綠色、環保、節能、減耗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同時,隨着行業日益開放,必須堅持更加全面、更有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以應對國際形勢變化等全球性挑戰。

  爲了幫助石材和砂石骨料行業更好地化解挑戰、謀求發展,在石材論壇中,大會主辦方邀請全國工商聯石材業商會專家委員會廖原時、福建省富強石材有限公司董事長彭宜斌,圍繞“環保理念如何貫穿於石材礦山生產全程”、“在環保風暴下開一座礦山”兩個主題帶來精彩演講。

  在砂石骨料論壇上,來自“兩山理論”發源地湖州的新開元碎石有限公司總經理姚邵武將介紹砂石骨料行業首批國家級綠色礦山的綠色發展成果。在今年中國礦業聯合會組織的2018中國礦業循環經濟暨綠色礦業發展論壇上,新開元碎石有限公司的綠色發展理念給參會代表帶來了深深的震撼,想必在今年的礦業大會上,又將掀起一波砂石行業綠色發展大討論。同時,論壇還將邀請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處長薛軍介紹北京及京津冀砂石骨料管理新思路,邀請棗莊鑫金山智能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營銷官孫啓祥介紹中國砂石裝備如何助力全球礦業發展。還有中砂偉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建忠、中電建安徽長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兼總經理肖光彩帶來綠色發展理念與技術在企業中的運用實例。

  彭齊鳴向記者表示,石材、砂石骨料雖然是小材料,但是在綠色礦山建設中將會發揮巨大作用。它們與金屬礦山緊密相連。國內許多金屬礦山品位低,利用後產生的廢渣、廢石多。如果能把這些資源作爲砂石骨料的原料充分利用起來,可變廢爲寶,減輕礦山企業負擔,更加有利於綠色礦山建設。同時,通過規劃編制等手段統籌各類礦山開發與砂石骨料加工,探索礦業產業發展新模式,對重塑礦業產業社會形象也有重要影響。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