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檢察建議劍指隨意出售處方藥亂象

處方藥是醫生爲患者在臨牀上用藥的主體,爲了保證用藥安全,患者只有持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所開具的處方纔能在藥店買到抗生素等處方藥,同時,藥店還須由執業藥師或相關藥學技術人員對處方進行審覈後才能銷售。

今年3月底,重慶永川檢察機關在走訪中發現,雖然執業藥師不在崗、購藥人員沒有持處方,但仍在店員指引下順利買到了處方藥。檢察官深入瞭解得知,部分藥師掛靠多家藥店,基本無法兼顧,有的根本不上班,不少藥店在沒有藥師在崗的情況下,仍對外銷售處方藥。

隨後,重慶市永川區檢察院針對“執業藥師不在崗銷售處方藥”等亂象,向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出了訴前檢察建議。經過近3個月的整治,排查零售藥店460多家,責令整改110家,並在重慶市率先推行“執業藥師遠程服務和電子處方服務”,處方藥亂象得到有效治理。

濫用處方藥或可危及生命

據業內人士介紹,處方藥是指那些藥理作用強,用於治療較重疾病、易引起副反應的藥品,即病人必須去醫院、經醫生明確診斷後,憑處方取藥,並在醫護人員的指導或監護下使用。如人們熟悉的心血管疾病用藥、抗生素以及經注射途徑使用的藥品等。

濫用處方藥會造成多大的危害?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處方藥一定要慎用,濫用處方藥或可危及生命。

以日常的抗菌藥物來說,業內人士介紹,濫用此類處方藥的危害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不良反應。濫用抗菌類藥物會讓服藥者出現噁心嘔吐等短時間不適、肝腎損傷,甚至致人死亡;另一方面是致使細菌產生耐藥性。因爲羣衆用藥不規範,用量、療程、服用方法不正確,致使耐藥細菌產生,最終導致無藥可用。而耐藥細菌的產生不僅對普通百姓不利,對整個社會的危害也非常大。

檢察建議出招“問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處方藥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纔可調配、購買和使用。經營處方藥和甲類非處方藥的藥品零售企業,應當配備執業藥師或者其他依法經資格認定的藥學技術人員,其不在崗時應當掛牌告知,並停止銷售處方藥和甲類非處方藥。

“本院認爲,部分藥店違反處方藥銷售規定,影響了廣大消費者的用藥安全,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應依法履職、強化監管。”今年5月初,永川區檢察院檢察長現場向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送達檢察建議書,提出了加強藥品銷售的監督管理職責,加強宣傳、引導消費者正確購藥等建議。

收到檢察建議書之後,永川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高度重視、積極履職,開展了針對處方藥銷售的專項整治工作,召開了兩次監管會,組織培訓1168人,組織轄區627家藥店、165家診所、51家醫院等進行了自查自糾。

“收到檢察建議後,我們組織相關人員對460多家零售藥店進行了抽查,對100多家未按規定銷售處方藥的藥店責令整改。”永川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

率先推行電子遠程服務

在積極整改以外,爲解決執業藥師缺口大的現實情況,並讓人民羣衆能享受更好的基層醫療服務,區市場監督局在全市率先推行執業藥師遠程服務和電子處方服務。截至7月,全區已有380多家零售藥店安裝使用相關服務平臺,另有120多家簽訂了協議。

今後,全區零售藥店對外銷售處方藥,必須憑執業醫師出具的處方,由執業藥師現場審覈或者通過平臺上的執業藥師在線服務,以確保人民羣衆的用藥安全。對沒有執業藥師提供服務或者執業藥師不在崗仍對外銷售處方藥的,相關部門將依法予以查處。

7月30日,記者跟隨檢察機關幹警在永川區內隨機走訪了幾家藥店,發現均已開始使用執業藥師遠程服務系統。

在萬和藥房,對於該遠程服務系統,該店負責人段海龍表示欣然接受,他向記者介紹遠程服務系統的使用方法。在平臺上,有多名執業醫師和藥師在線,配備有電話、攝像頭和掃描儀,患者可以在線與醫師進行一對一溝通、上傳報告等,可免費獲取電子處方,然後由系統中的執業藥師在線審覈處方後,對症購買相關藥品。

“使用這個系統,對消費者更加便利、安全、快捷,也提高了我們的銷量,還節約我們請執業藥師的成本。”段海龍說。

永川市民李朝中說,他覺得有兩個好處:第一可以不用到醫院排隊,也節約了掛號費;第二是醫生直接開具處方到藥店,不用來回跑,而且也安全放心。

“通過這種執業藥師遠程服務平臺,藥店有更多渠道獲得醫師、藥師服務,解決執業藥師數量不足、沒有處方不能銷售處方藥等影響;而患者通過平臺便利就診,購藥更有保障、用藥更加安全。”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藥品監管科科長陳勝凱說。

重慶市人大代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院長龔放認爲,這充分體現檢察機關和相關職能管理部門堅持民生導向,切實將保障藥品安全作爲服務民生的着力點開展工作。這次監督及相關措施的落實,對提高永川區各零售藥房的藥事服務能力和水平,保障廣大患者的用藥安全有着重要意義,體現了各部門對廣大市民切身利益的重視。(法制日報 戰海峯 李柏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