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2016年底的漲價行情,到供給端放量導致供需反轉,鈷價持續下滑,整個產業鏈的價格體系劇烈波動,2018年下半年行業內公司均受到較大影響,寒銳鈷業等公司鈷產品毛利率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鈷是鋰電池三元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受鈷價格影響,關聯度較高的鋰電材料板塊也紛紛走高,如天齊鋰業上漲6%,融捷股份上漲3.31%。

8月7日,全球大宗商品暨礦業巨頭嘉能可將停產全球第一大鈷礦場Mutanda。受此消息影響,A股鈷概念板塊全線大漲,寒銳鈷業、華友鈷業封漲停。有分析指出,嘉能可之所以準備停產,主要還是爲了改善供求,提升鈷金屬價格。同理,目前碳酸鋰也處於價格低位,甚至接近成本線,若能出清部分產能,似乎也存在見底反彈的機會。或因於此,鋰電材料產業鏈也紛紛隨着鈷概念大漲,如天齊鋰業、杉杉股份等。

“大宗商品一哥”嘉能可欲停產,華友、寒銳大暴走

8月7日,金屬鈷概念股開盤大漲,寒銳鈷業、華友鈷業封漲停,洛陽鉬業、道氏技術、鵬欣資源、盛屯礦業等紛紛大漲,截止8月7日收盤,多隻個股漲停。

此輪鈷概念暴走,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嘉能可的行動。根據生意社消息,8月7日全球大宗商品巨頭嘉能可宣佈將於2019年年底停產全球最大的鈷礦產Mutanda。此前,鈷金屬價格已經逐步回升,嘉能可的減產行爲,無疑將助推鈷金屬價格進一步上揚。

鈷是鋰電池三元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受鈷價格影響,關聯度較高的鋰電材料板塊也紛紛走高,如天齊鋰業上漲6%,融捷股份上漲3.31%。鈷的這波價格上漲,主要是價格觸及低點,從而影響生產商的產能計劃,從而導致供求關係逆轉。目前,碳酸鋰產品也處於價格低點,部分高成本生產企業甚至接近盈虧成本線。這些企業如果虧本銷售,必將淘汰掉部分企業,改善供需關係。或許,鋰電材料相關板塊的走高,也是基於對“見底回升”行情的期待。

//嘉能可“損己利人”式減產//

公開資料顯示,鈷是一種關鍵的電池金屬,但鈷在地球的資源分佈極其不均,並且開採難度大,只有2%的鈷可以直接開採,其餘98%都是作爲鎳和銅礦開採的副產品而生產的。並且剛果金鈷礦供應占全球70%以上。

Mutanda礦作爲全球第一大鈷礦,也是嘉能可在剛果的重要資產之一。該礦2018年生產了近20萬噸銅和逾2.7萬噸鈷,佔全球關鍵電池金屬供應量的五分之一。嘉能可2019年上半年生產報告顯示,嘉能可上半年產鈷2.13萬噸,同增27.5%;其中KCC項目產鈷0.61萬噸,同比增長103%;Mutanda項目產鈷1.34萬噸,同增13.6%。Mutanda鈷產量大大超過嘉能可總產量的一半,顯然若Mutanda礦停產,全球鈷礦供應或將大幅收縮,供需局面將有所轉變。

作爲鈷業巨頭的嘉能可此次決定減產,或也是爲了重拾“鈷定價權”,實施控量保價。短期內鈷原料供過於求供給量收窄,提振鈷價信心。數據顯示,2018年夏季以來,國內金屬鈷價格持續下行,當前市場價格較2018年4月份高點已下滑近七成。

//鈷價築底回升//

2018年鈷價經歷暴漲後開始下滑。一方面是因爲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另一方面是因爲鈷的供需關係變化。之前金屬鈷價格過高,使得很多金屬鈷開發商加大產能開發,市場供給激增,加之伴隨着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技術方向的轉變,高鎳低鈷成爲趨勢,鈷的配比比例減少,從而出現供大於求的情況。鈷業由供應緊缺變爲供應過剩,自2018年4月13日開始鈷價一瀉千里,據SMM歷史價格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7月30日國內電解鈷價格跌幅高達68%。

“大宗商品一哥”嘉能可欲停產,華友、寒銳大暴走

隨着金屬鈷價格下滑,目前已有很多上游生產商做出產能調整,總體供應縮減。證券時報指出,剛果當地一家礦業合作社的總統成員曾對外表示,2019年Kaumbu合作社的員工減少了一半,每月僅生產2000噸礦石,其中15%是鈷,而一年前,該合作社月產鈷礦石爲4000噸,銅爲1000噸。手工採鈷量的大幅下降,造成市場上低價鈷的數量下降,鈷市供給有所下降。

在供給減少之時,金屬鈷市場需求還保持着相對穩定增長,下游市場轉暖及國際供應形勢趨緊,市場關於“鈷價見底”的聲音漸起。中信證券在7月31日研報中指出,鈷價底部持穩,跌至低位後下行空間有限。根據生意社數據顯示,從7月中旬開始,鈷價震盪上漲,截止7月31日,鈷價228000.00元/噸,較月中鈷價最低價216166.67元/噸,鈷價上漲,漲幅5.47%。截至8月7日,鈷價報進一步上漲,爲225000-235000元/噸。

//“二鈷”漲停//

隨着現貨市場鈷價的築底反彈,今日開盤漲停的寒銳鈷業和華友鈷業在7月26日至8月1日間,就已經出現連續上漲,漲幅分別超過17%、18%。值得注意的是,在鈷價下滑期間兩家公司股價也呈下滑趨勢。其中,華友鈷業公司股價(復權後)在2018年3月底開始下跌,從最高點73.95元/股,下跌到20元/股附近。寒銳鈷業公司股價(復權後)也在相同是其從最高值150元下降到目前的40-50元附近。

鈷價對相關企業在資本市場的股價有較大影響外,對於公司經營業績也有影響。東方證券研報表示,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從上游原材料,到中游三元正極,再到動力電池,鈷均佔了一定的比例,因此鈷價格的波動屬於行業共性。從2016年底的漲價行情,到供給端放量導致供需反轉,鈷價持續下滑,整個產業鏈的價格體系劇烈波動,2018年下半年行業內公司均受到較大影響,寒銳鈷業等公司鈷產品毛利率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以華友鈷業爲例,華友鈷業主要從事鋰電新能源材料的製造、鈷新材料產品的深加工及鈷、銅有色金屬採、選、冶的業務,主導產品爲鋰電正極材料前驅體、鈷的化學品以及銅鎳金屬。

華友鈷業的鈷原料採購主要有三個途徑:一是直接或通過華友香港向國際礦業公司或大宗商品貿易商採購;二是由剛果的子公司CDM公司、MIKAS公司供給粗製中間產品,三是在剛果金當地收購手採礦。

隨着鈷價格跌到底部區域,自有礦山開採價值降低,手採礦體量明顯下降,公司便調整鈷原料來源結構,大幅加大貿易採購佔比。2018年,華友鈷業累計生產鈷產品2.4萬噸,原料來源中5000噸是自有礦山、1.1萬噸是手採礦,8000噸貿易採購。

此外,鈷價下跌也抬高了公司的存貨跌價,拖累全年業績。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4.5億元,同比增長50%,實現淨利潤15.28億元,同比下降19%。財報顯示,淨利潤下降主要由於下半年國內鈷價迅速下跌,2018年計提存貨跌價7.40億元。此外2019年Q1歸母淨利潤僅1200萬,同比減少98.55%,系因爲其計提存貨減值準備1.6億元。

從收入構成來看,華友鈷業2018年鈷產品收入95.80億元,佔比66%。但鈷產品毛利貢獻率80.9%,較2017年同期下降7.8個百分點。鈷產品毛利率大幅下滑也拖累了整體毛利率。2018年,華友鈷業整體毛利率28.5%,下降5.9個百分點;淨利率爲10.6%,下降9個百分點。

//鋰電材料板塊跟着“喫肉”//

今日鈷概念股的大漲,也帶動了鋰電材料板塊的上漲,截止收盤,天齊鋰業收賬6%,贛鋒鋰業收漲3.78%。此外,在鈷價於7月底8月初回暖上市時,新能源鋰電板塊也出現了久違的行情。8月1日,行業上游龍頭龍頭天齊鋰業早盤漲幅一度超過9%,截至當日收盤,天齊鋰業報收25.11元,全天上漲7.81%。另外,贛鋒鋰業也上漲了4.88%。

據瞭解,鈷價被當作鋰電行業的金絲雀,是整個板塊的先行指標。鈷和鋰都是新能源鋰電池必不可少的材料。鈷的價格築底,或預示着鋰的價格也將企穩。

此外,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繼續保持高增長,這些對鈷市、鋰市有明顯利好,未來鋰電板塊相關企業也有望跟隨“鈷爺”喫肉。

值得注意的是,鈷價的短期反彈能夠帶動行情,但若鈷價上漲過高,新產能或許會紛紛上馬瓜分新增需求。生意社08月07日消息,澳大利亞的PanoramicResources公司表示,旗下位於西澳大利亞的SavannahNorth銅鎳鈷項目將在2020年第一季度末實現全面生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