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思考的孩子,有多难得?没有“傻问题”,只有懒大人

今年夏天,当“史上最丑哪吒”预告刚出的时候,很多人内心是拒绝的:因为这版哪吒和大家印象中的形象差距太大了!但随着这部动画片口碑的一路走高,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影院,有些人甚至成了这部电影的“义务宣传员”。

《哪吒》好看吗?当然好看,够颠覆,够精彩,够硬核,也够水准。但是,我们今天想说的并不是电影里的教育方式,也不是影片的制作有多精良或有哪些缺陷,而是一个孩子看完电影后提出的问题。

善于提问的孩子,

总有不寻常的视角

如果我们在电影散场后,对观众进行一个小采访,询问一下观后感,收到的答案可能大多会是这样的:

“真不错!难怪这么多人推荐!”

“太好看了!中国的动画也很燃啊!”

“敖丙酷帅!哪吒丑萌!要二刷!”

“太乙真人也太滑稽了,他是来搞笑的吗?”

没错吧?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进影院之前,就已经对这部电影有了一定的了解。而看完之后,又总是习惯性地去印证脑海中先入为主的印象,或是评价一下与自己认知的差异。但一个小孩儿在看完电影后,却问了妈妈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哪吒不是他们家的第三个孩子吗?那他是不是有两个哥哥或姐姐啊?他们没有生活在一起吗?”

会思考的孩子,有多难得?没有“傻问题”,只有懒大人

经过孩子这么一问,才发现电影里确实没有提到哪吒的哥哥们。而被这个问题一启发,更多问题也出来了:

“不是说‘人之初,性本善’吗?为什么哪吒就是天生的恶魔呢?”

“哪吒是在生日那天了解真相,知道原来爸爸说他会成为英雄都是骗人的实情后才发了魔性的,那他的爸爸妈妈骗他对吗?”

“太乙真人和申公豹的师父是好人吗?那他为什么也会对申公豹和太乙真人区别对待呢?他这么对申公豹和那些村民那么看哪吒有什么区别呢?”

“中华民族的图腾是龙,为什么好多电影里龙都是恶的呢?”

…………

我不知道那位妈妈是怎样回答哪吒的兄弟哪去了的问题的,但我知道那个孩子一定是个爱提问的“好奇宝宝”。而一个好问题,就足以激发更多的思考。

别再敷衍!

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思辨力

其实,孩子提出的并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家长对待这个问题,能给出的态度可能完全不同:

会思考的孩子,有多难得?没有“傻问题”,只有懒大人

第一种是觉得这问题太傻了,于是敷衍了事,甚至数落孩子“事儿真多”;

第二种是认真思考,考据经典,找到问题的答案,还有可能启发出更多更棒的问题!

哪一种更好,不言而喻。每次看电影后只会“哈哈哈”的孩子,长大后很有可能人云亦云;而经常提出“傻”问题的孩子,将来就可能提出极有建设性的问题,从而出类拔萃——正视和鼓励孩子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其实就是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会思考的孩子,有多难得?没有“傻问题”,只有懒大人

清华经管学院第四任院长、经济系教授、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钱颖一先生,对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有很多见解。他认为,中国目前的教育太注重传授知识。虽然重视知识是有意义的,但教育不等同于知识。在这种大环境下,创造型人才变得稀缺。

钱颖一教授提出了一个关于创造性思维的三因素假说:创造性思维由知识、好奇心和想象力、价值取向三个因素决定。

1

创造性

对知识的界定需要更多思考,知识也应该包括跨学科知识、跨领域知识、跨界知识,而这些正是我们的薄弱环节。

比如乔布斯是“站在科学与艺术之间”的企业家,是指科学与艺术的跨界。

2

好奇心和想象力

十几年前,清华大学物理系邀请了四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来访。在探讨他们为什么取得科学成就时,清华学生认为他们成功的要素是基础好、数学好、动手能力强、勤奋、努力等。然而,这四位诺奖获得者的回答不是这几个词中的任何一个,而是一致认为好奇心最重要。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只是局限于我们已知的一切,而想象力还包括整个世界中那些未知的一切。”他在这里讲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是超出知识以外的因素,这正是在我们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中不受重视的方面。

会思考的孩子,有多难得?没有“傻问题”,只有懒大人

3

价值取向

当前影响创造性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普遍的短期功利主义。

一般来说,创新的动机有三个层次:

对短期功利主义者而言,创新是为了发论文、申请专利、公司上市,这些能够在短期带来奖励的结果;

对长期功利主义者而言,创新是为了填补空白、争国内一流、创世界一流,这些需要长期才能见到成效的结果;

而对内在价值的非功利主义者而言,创新是由于一种内在动力,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回报和社会的奖赏,是为了追求真理、改变世界、让人更幸福。

那些真正伟大的科学家和企业家往往具有第三类动机,是最高的境界。

巧用提问,

培养孩子的思辨精神

谈了那么多,创造性思维和孩子的提问有什么关系呢?因为在孩子那些看起来很傻的问题里,恰恰包含了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出于好奇,孩子有了问题;由这些问题,孩子启发了思考;而很多人认为这些问题“傻”,正是因为问题的纯粹、不功利。

香港大学科学教育博士马冠中老师致力于研究中小学生怎么思考跟科学有关的事情,他为家长们鼓励孩子提问给出了以下建议:

1

用问题回应问题,保护好奇心

如果你问孩子: “树叶到了秋天会怎么样?”孩子答道:“变黄,掉下来了”。你会怎么反应?会肯定并表扬孩子吗?

其实,这样的反应倒也没错,但会让孩子的思考止步于此。可以试试用新的问题来回应孩子,比如:

给他们看常绿植物的叶子,问他:“咦,这棵树的叶子怎么不变黄呢?和你刚刚说的不太一样啊?”

他们可能会问:“为什么有的树叶不变黄?”“是什么让它们常绿的?”

这样,孩子不但学会了提问题,还会利用自己的问题追求更好的理解。

即便孩子给出了满意的回答,你也要启发他思考提出进一步的问题,比如:“这是个到现在为止不错的答案,那下一个问题是什么?”

会思考的孩子,有多难得?没有“傻问题”,只有懒大人

2

用提问,保护孩子的质疑精神

科学家正是通过对现有答案的质疑,不断完善科学知识的。孩子也要学会通过发问质疑现有的知识。

如果孩子用了书上的答案回答问题,你可以问他:“你答得很不错,你为什么觉得这个答案是对的呢?有没有更好的回答?”

这样,你就可以教孩子通过发问进行批判性思考,让他们学会问:

“支持这个答案的理由是什么?”

“这个理由可靠吗?充分吗?”

“有没有其他可能的解释?“

孩子学会的不只是提问本身,更重要的是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会思考的孩子,有多难得?没有“傻问题”,只有懒大人

3

亲身示范,引导孩子提问题

你可能觉得学提问是孩子自己的事,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其实,家长可以帮忙到的地方很多。

孩子提不出问题,一个原因是他们没见过问题是怎么提出来的。你需要亲自示范怎么从自然现象中提出问题。这时,你要扮演探索者,和孩子一起好奇、发问。

比如,你可以跟孩子说:“彩虹有这么多颜色,怎么会这样呢?”

然后让孩子观察有意思的现象,模仿你的方式提出自己的问题。

观察和模仿得久了,孩子就能慢慢学会自己提问。

会思考的孩子,有多难得?没有“傻问题”,只有懒大人

4

用模板帮助孩子提问

孩子提不出问题,还可能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用语言表达一个问题,不知道问题要用什么开头。你可以给他们一些常见的问题模板,让他们根据具体的探究主题问问题。

你可以告诉孩子,科学问题经常是:

“什么是……?”

“如何……?”

“为什么……如果……会怎样?” 

让他们在空白处填上具体想问的内容。比如,“什么是光?”“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如果不下雨,我们一定不能看到彩虹吗?”“为什么眼睛能够看到东西?”

学会了表达问题特有的说话方式,孩子就学会了基本的提问方法。

会思考的孩子,有多难得?没有“傻问题”,只有懒大人

5

为孩子创造提问的机会

不是所有孩子都会积极提问,如果为了提问而提问,导致孩子走过场敷衍了事肯定不能培养他们提问的能力。我们可以安排提问的时间和任务,让提问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比如,在家里安排自由提问时间,提供问题板,设置“问题角”“问题箱”,让孩子把自己困惑的现象、感兴趣的话题,以问题的形式记录下来。

你还可以设立“问题周”“问题日”,让孩子展示自己的问题。开展“好问题奥斯卡”,鼓励孩子提问题、提好问题。

这些活动会让孩子意识到,提问能力非提高不可。

会思考的孩子,有多难得?没有“傻问题”,只有懒大人

6

不打击孩子的“傻”问题

有些孩子不敢提问,是因为害怕,害怕听到“连这个问题都不会”的质问。你要给孩子提问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们觉得任何问题都会被尊重,都能对构建知识有价值。

你可以设置“只提问,不评价”的环节,让孩子专心于提问题,不去想结果;

也可以要求孩子“问傻问题,比比看谁的问题最傻”,让他们以竞赛的心态问“傻问题”,帮他们建立有勇气问任何问题的心理环境。

最重要的是,你要引导孩子认识到根本不存在“傻问题”这件事——因为不同的问题触发的思考不同,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知识的发展和理解。

7

让孩子在合作中学会提问

孩子学习任何东西,最重要的环境都离不开他们的小伙伴。

千万别以为好问题是天才们自己憋出来的。好问题需要协作和讨论。孩子们可以坐在一起商量提出好问题。

会思考的孩子,有多难得?没有“傻问题”,只有懒大人

比如,“问题解决学习”为孩子协作提问提供了丰富的机会。在解决问题前,你可以引导孩子讨论“你们小组认为最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哪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可以让孩子评估他们回答先前问题的进展,调整、扩展和深化问题。

在解决问题之后,你可以让他们讨论“哪些问题还没有回答”“你还想问什么新问题” 。

另外,你可以引导孩子为他们的问题进行分类和评价,做“小小问题评审员”,在协作讨论的过程中学习如何提问、如何改进问题。

这样在提出问题、评价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彼此支持,共同进步。

今天,给大家分享电影——《Inside Out(头脑特工队)》,这部电影正好对应今天的游戏——要知道感统训练正是需要大脑各系统协调配合的过程。

这部由迪士尼和皮克斯联合出品的3D动画。剧情非常的精彩,设定也非常有意思!这真是一部非常有趣又感人的动画电影,既适合成人观看,也适合小孩子观看,看完之后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和收获。

【免费领取方式】

关注下方公众号

亲子成长宝典

回复

特工队

按提示操作 即可免费领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