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思考的孩子,有多難得?沒有“傻問題”,只有懶大人

今年夏天,當“史上最醜哪吒”預告剛出的時候,很多人內心是拒絕的:因爲這版哪吒和大家印象中的形象差距太大了!但隨着這部動畫片口碑的一路走高,越來越多的觀衆走進影院,有些人甚至成了這部電影的“義務宣傳員”。

《哪吒》好看嗎?當然好看,夠顛覆,夠精彩,夠硬核,也夠水準。但是,我們今天想說的並不是電影裏的教育方式,也不是影片的製作有多精良或有哪些缺陷,而是一個孩子看完電影后提出的問題。

善於提問的孩子,

總有不尋常的視角

如果我們在電影散場後,對觀衆進行一個小採訪,詢問一下觀後感,收到的答案可能大多會是這樣的:

“真不錯!難怪這麼多人推薦!”

“太好看了!中國的動畫也很燃啊!”

“敖丙酷帥!哪吒醜萌!要二刷!”

“太乙真人也太滑稽了,他是來搞笑的嗎?”

沒錯吧?其實對於很多人來說,進影院之前,就已經對這部電影有了一定的瞭解。而看完之後,又總是習慣性地去印證腦海中先入爲主的印象,或是評價一下與自己認知的差異。但一個小孩兒在看完電影后,卻問了媽媽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哪吒不是他們家的第三個孩子嗎?那他是不是有兩個哥哥或姐姐啊?他們沒有生活在一起嗎?”

會思考的孩子,有多難得?沒有“傻問題”,只有懶大人

經過孩子這麼一問,才發現電影裏確實沒有提到哪吒的哥哥們。而被這個問題一啓發,更多問題也出來了:

“不是說‘人之初,性本善’嗎?爲什麼哪吒就是天生的惡魔呢?”

“哪吒是在生日那天瞭解真相,知道原來爸爸說他會成爲英雄都是騙人的實情後才發了魔性的,那他的爸爸媽媽騙他對嗎?”

“太乙真人和申公豹的師父是好人嗎?那他爲什麼也會對申公豹和太乙真人區別對待呢?他這麼對申公豹和那些村民那麼看哪吒有什麼區別呢?”

“中華民族的圖騰是龍,爲什麼好多電影裏龍都是惡的呢?”

…………

我不知道那位媽媽是怎樣回答哪吒的兄弟哪去了的問題的,但我知道那個孩子一定是個愛提問的“好奇寶寶”。而一個好問題,就足以激發更多的思考。

別再敷衍!

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和思辨力

其實,孩子提出的並不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但家長對待這個問題,能給出的態度可能完全不同:

會思考的孩子,有多難得?沒有“傻問題”,只有懶大人

第一種是覺得這問題太傻了,於是敷衍了事,甚至數落孩子“事兒真多”;

第二種是認真思考,考據經典,找到問題的答案,還有可能啓發出更多更棒的問題!

哪一種更好,不言而喻。每次看電影后只會“哈哈哈”的孩子,長大後很有可能人云亦云;而經常提出“傻”問題的孩子,將來就可能提出極有建設性的問題,從而出類拔萃——正視和鼓勵孩子提出千奇百怪的問題,其實就是培養他們的思辨能力。

會思考的孩子,有多難得?沒有“傻問題”,只有懶大人

清華經管學院第四任院長、經濟系教授、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錢穎一先生,對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有很多見解。他認爲,中國目前的教育太注重傳授知識。雖然重視知識是有意義的,但教育不等同於知識。在這種大環境下,創造型人才變得稀缺。

錢穎一教授提出了一個關於創造性思維的三因素假說:創造性思維由知識、好奇心和想象力、價值取向三個因素決定。

1

創造性

對知識的界定需要更多思考,知識也應該包括跨學科知識、跨領域知識、跨界知識,而這些正是我們的薄弱環節。

比如喬布斯是“站在科學與藝術之間”的企業家,是指科學與藝術的跨界。

2

好奇心和想象力

十幾年前,清華大學物理系邀請了四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來訪。在探討他們爲什麼取得科學成就時,清華學生認爲他們成功的要素是基礎好、數學好、動手能力強、勤奮、努力等。然而,這四位諾獎獲得者的回答不是這幾個詞中的任何一個,而是一致認爲好奇心最重要。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只是侷限於我們已知的一切,而想象力還包括整個世界中那些未知的一切。”他在這裏講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是超出知識以外的因素,這正是在我們以知識爲中心的教育中不受重視的方面。

會思考的孩子,有多難得?沒有“傻問題”,只有懶大人

3

價值取向

當前影響創造性的一個突出問題,是普遍的短期功利主義。

一般來說,創新的動機有三個層次:

對短期功利主義者而言,創新是爲了發論文、申請專利、公司上市,這些能夠在短期帶來獎勵的結果;

對長期功利主義者而言,創新是爲了填補空白、爭國內一流、創世界一流,這些需要長期才能見到成效的結果;

而對內在價值的非功利主義者而言,創新是由於一種內在動力,而不是爲了個人的回報和社會的獎賞,是爲了追求真理、改變世界、讓人更幸福。

那些真正偉大的科學家和企業家往往具有第三類動機,是最高的境界。

巧用提問,

培養孩子的思辨精神

談了那麼多,創造性思維和孩子的提問有什麼關係呢?因爲在孩子那些看起來很傻的問題裏,恰恰包含了創造性思維的因素:出於好奇,孩子有了問題;由這些問題,孩子啓發了思考;而很多人認爲這些問題“傻”,正是因爲問題的純粹、不功利。

香港大學科學教育博士馬冠中老師致力於研究中小學生怎麼思考跟科學有關的事情,他爲家長們鼓勵孩子提問給出了以下建議:

1

用問題回應問題,保護好奇心

如果你問孩子: “樹葉到了秋天會怎麼樣?”孩子答道:“變黃,掉下來了”。你會怎麼反應?會肯定並表揚孩子嗎?

其實,這樣的反應倒也沒錯,但會讓孩子的思考止步於此。可以試試用新的問題來回應孩子,比如:

給他們看常綠植物的葉子,問他:“咦,這棵樹的葉子怎麼不變黃呢?和你剛剛說的不太一樣啊?”

他們可能會問:“爲什麼有的樹葉不變黃?”“是什麼讓它們常綠的?”

這樣,孩子不但學會了提問題,還會利用自己的問題追求更好的理解。

即便孩子給出了滿意的回答,你也要啓發他思考提出進一步的問題,比如:“這是個到現在爲止不錯的答案,那下一個問題是什麼?”

會思考的孩子,有多難得?沒有“傻問題”,只有懶大人

2

用提問,保護孩子的質疑精神

科學家正是通過對現有答案的質疑,不斷完善科學知識的。孩子也要學會通過發問質疑現有的知識。

如果孩子用了書上的答案回答問題,你可以問他:“你答得很不錯,你爲什麼覺得這個答案是對的呢?有沒有更好的回答?”

這樣,你就可以教孩子通過發問進行批判性思考,讓他們學會問:

“支持這個答案的理由是什麼?”

“這個理由可靠嗎?充分嗎?”

“有沒有其他可能的解釋?“

孩子學會的不只是提問本身,更重要的是敢於質疑的科學精神。

會思考的孩子,有多難得?沒有“傻問題”,只有懶大人

3

親身示範,引導孩子提問題

你可能覺得學提問是孩子自己的事,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其實,家長可以幫忙到的地方很多。

孩子提不出問題,一個原因是他們沒見過問題是怎麼提出來的。你需要親自示範怎麼從自然現象中提出問題。這時,你要扮演探索者,和孩子一起好奇、發問。

比如,你可以跟孩子說:“彩虹有這麼多顏色,怎麼會這樣呢?”

然後讓孩子觀察有意思的現象,模仿你的方式提出自己的問題。

觀察和模仿得久了,孩子就能慢慢學會自己提問。

會思考的孩子,有多難得?沒有“傻問題”,只有懶大人

4

用模板幫助孩子提問

孩子提不出問題,還可能因爲他們不知道怎麼用語言表達一個問題,不知道問題要用什麼開頭。你可以給他們一些常見的問題模板,讓他們根據具體的探究主題問問題。

你可以告訴孩子,科學問題經常是:

“什麼是……?”

“如何……?”

“爲什麼……如果……會怎樣?” 

讓他們在空白處填上具體想問的內容。比如,“什麼是光?”“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如果不下雨,我們一定不能看到彩虹嗎?”“爲什麼眼睛能夠看到東西?”

學會了表達問題特有的說話方式,孩子就學會了基本的提問方法。

會思考的孩子,有多難得?沒有“傻問題”,只有懶大人

5

爲孩子創造提問的機會

不是所有孩子都會積極提問,如果爲了提問而提問,導致孩子走過場敷衍了事肯定不能培養他們提問的能力。我們可以安排提問的時間和任務,讓提問成爲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比如,在家裏安排自由提問時間,提供問題板,設置“問題角”“問題箱”,讓孩子把自己困惑的現象、感興趣的話題,以問題的形式記錄下來。

你還可以設立“問題周”“問題日”,讓孩子展示自己的問題。開展“好問題奧斯卡”,鼓勵孩子提問題、提好問題。

這些活動會讓孩子意識到,提問能力非提高不可。

會思考的孩子,有多難得?沒有“傻問題”,只有懶大人

6

不打擊孩子的“傻”問題

有些孩子不敢提問,是因爲害怕,害怕聽到“連這個問題都不會”的質問。你要給孩子提問營造一個安全的環境,讓他們覺得任何問題都會被尊重,都能對構建知識有價值。

你可以設置“只提問,不評價”的環節,讓孩子專心於提問題,不去想結果;

也可以要求孩子“問傻問題,比比看誰的問題最傻”,讓他們以競賽的心態問“傻問題”,幫他們建立有勇氣問任何問題的心理環境。

最重要的是,你要引導孩子認識到根本不存在“傻問題”這件事——因爲不同的問題觸發的思考不同,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知識的發展和理解。

7

讓孩子在合作中學會提問

孩子學習任何東西,最重要的環境都離不開他們的小夥伴。

千萬別以爲好問題是天才們自己憋出來的。好問題需要協作和討論。孩子們可以坐在一起商量提出好問題。

會思考的孩子,有多難得?沒有“傻問題”,只有懶大人

比如,“問題解決學習”爲孩子協作提問提供了豐富的機會。在解決問題前,你可以引導孩子討論“你們小組認爲最需要回答的問題是哪些?”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你可以讓孩子評估他們回答先前問題的進展,調整、擴展和深化問題。

在解決問題之後,你可以讓他們討論“哪些問題還沒有回答”“你還想問什麼新問題” 。

另外,你可以引導孩子爲他們的問題進行分類和評價,做“小小問題評審員”,在協作討論的過程中學習如何提問、如何改進問題。

這樣在提出問題、評價問題的過程中,孩子們彼此支持,共同進步。

今天,給大家分享電影——《Inside Out(頭腦特工隊)》,這部電影正好對應今天的遊戲——要知道感統訓練正是需要大腦各系統協調配合的過程。

這部由迪士尼和皮克斯聯合出品的3D動畫。劇情非常的精彩,設定也非常有意思!這真是一部非常有趣又感人的動畫電影,既適合成人觀看,也適合小孩子觀看,看完之後也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和收穫。

【免費領取方式】

關注下方公衆號

親子成長寶典

回覆

特工隊

按提示操作 即可免費領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