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发生在近代,在诸多西方国家早已经步入资本主义,中国的封建王朝逐渐沦为殖民地的时代背景下,这场起义似乎是来得太晚,来的不合时宜。农民起义建国像是千百年前会发生的事。但是仔细分析,太平天国的存在是必然的。晚期的大清依旧是像千百年前的封建高压统治一样,在遭列强入侵后财政负担太大,赋税高到离谱。爆发一次农民起义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只不过这场起义太过成功,规模超出想象。给了末期的封建制一记重击。

广西人洪秀全考上过秀才,但是仍然是农民阶级。有一定知识的基础上领导的起义行动比单纯的庄稼汉造反成功几率大得多。他受到西方到中国传播宗教的教士影响,信奉起了一个陌生的神——上帝。他创立了自己的宗教,聚拢人心,与同乡的一群好友组成起义的领导核心。发动武装暴动,这时候中国正饱受鸦片输出之苦,百姓食不果腹。而清政府要向列强支付巨额的战败赔款,只能继续提高赋税。

此时是中国资本主义阶级萌芽的时候,也是农民受苦受难最严重的时候,原来祭拜的天神无法保佑自己,吃不饱,穿不暖的穷人纷纷改信了洋人的上帝。洪秀全一呼百应,声势浩大。清政府此时的各级官员腐败无能。对于同样算是乌合之众的太平天国起义军也无力抵抗。一路上节节胜利,起义军壮大,攻破了天京。大清的心腹之地几乎被太平军一路捅穿,到处是留长发,改变满清风俗习惯的百姓和太平天国治下的城镇。

洪秀全自称天王,分封手下诸王。权力兵力的分散在此时是有益的,大大加速了太平天国的壮大速度,并且洪秀全宣传绝对平等的群众思想。想要把土地完全平分,但在此时这个制度只能体现出农民的愿望,并不切实际,不能实现。洪秀全本人也开始出现癔症,没事就说什么天兵天将,妖魔鬼怪。思想渐渐脱离常理,也使得他失去了威信。

因为初期制度的方向没有及时修正,渐渐变为错误。领袖的迷信思想,当初各守一方的诸王为争夺权力,开始明争暗斗。太平天国内部结构开始土崩瓦解。各王之间积怨也越来越深,到了1864年,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内部的破裂迎来爆发时刻。 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开始走向末路,迎来了悲剧性的结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