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分享了很多關於GDP的數據,就有人提出異議,GDP的增長是一回事,但老百姓的實際購買力呢?爲什麼幸福感好像沒有那時候的人高呢?

這幾乎是個無解的問題。隨着時間的推移,社會商品的種類和性質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你今天購買的商品能跟40年前相比嗎?

儘管如此,小編心裏還是有些好奇,40年前的100元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呢?計算這道題,需要用到一個關鍵指標,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1978年的100塊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所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反應的是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品和服務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通過重點商品的價格監測而得來。

如果CPI上漲了4%,意味着上年度的100元相當於本年度的104元。通過查詢歷年的CPI數據,我們就可以大概算出40年前的100元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基本常識,CPI必須保持一定的增長,纔會對經濟形成正面作用。CPI下降或增長過低,意味着經濟缺乏活力,過高則會導致崩盤。

1978年的100塊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一般來說,CPI在10%以內都是可以接受的,超過10%意味着經濟過熱,如果CPI連續多年超過20%,則意味着經濟出現嚴重危機,進入失控狀態。

從1978年到1987年,我國的CPI緩慢升高,於1988年和1989年達到了高值。歷經數年的調整,CPI在1994年再度衝上24.1%的峯值。

數據顯示,1978年的100元,在80年代初期,並沒有太大的變化。1989年,100元變成了200元;1994年,膨脹爲300元;1996年,突破400元。

1978年的100塊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1998年後,CPI快速增長的勢頭被遏制,連續兩年下降,之後就再也沒有高於10%。2018年的CPI爲102.1,意味着1978年的100元在2018年的實際購買力爲639.12元。

1978年,我國GDP爲3678.7億元,2018年達到了900309.5億元,扣除通貨膨脹,實際增長了38倍。這也意味着,我們實際擁有的物質是40年前的38倍。

可能有人會說,1978年的平均工資只有幾十元,可以生活得很好,現在至少增長了百倍以上,但我們過得還很艱難,你這種算法完全不對。

需要注意的一個客觀事實是,40年前絕大多數人所購買的商品都是生活必需品,而現在呢,生活必需品所佔比例越來越小,大部分商品在4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