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於垃圾滲濾液處理的一般工藝包括物化處理法、生化處理法和兩者組合處理方法。

物化法處理垃圾滲濾液具有簡單、直接、效果明顯的特點,廣泛應用於垃圾滲濾液的前處理及深度處理過程中。應用於滲濾液處理的物化法包括混凝、沉澱、吸附、吹脫法、高級氧化法、離子交換法、膜法等。常用的膜技術包括超濾(UF)、納濾(NF)和反滲透(RO)等。生化處理法是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其運行費用相對較低、處理效率高,不會出現化學污泥等造成二次污染。生物處理法具體的工藝形式有厭氧生物處理(UASB、IC、UBF、AF等)和好氧生物處理(氧化溝、A/O、SBR等)。

綜合以上處理技術的特點,結合垃圾滲濾液的特點,單一的處理方法無法實現出水的達標排放,根據現有滲濾液處理設施的具體運行情況和已有的工程經驗,工藝設計中一般應優先考慮耐衝擊負荷能力和適應性強的工藝。因此,目前我國滲濾液處理實際工程中多采用組合處理工藝,常見的有“預處理+生物處理+深度處理”組合工藝、“預處理+兩級DTRO”組合工藝、“預處理+機械蒸發+深度處理”三種組合工藝。以“預處理+兩級DTRO”組合工藝舉例。

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你至少要知道這些!

“預處理+兩級DTRO”組合工藝

預處理:預處理設置的主要目的是優化後續碟管式反滲透膜的進水水質,保護膜組件的高效運行。滲濾液中難溶解的鈣、鎂、鋇、硅等無機鹽直接進入到後續的反滲透系統中被高倍濃縮,當其濃度超過該條件下的溶解度時將會在膜表面產生結垢現象,影響膜組件的正常運行。根據實際工程設計,本工藝中預處理多采用水質調節和物理截留的方法。

該預處理工藝也可採用技術較成熟的混凝、沉澱工藝,尤其是膜系統濃縮液採用回灌處理的生活垃圾填埋場,濃縮液中污染物的積累容易導致膜組件操作壓力上升,影響到其正常運行,採用混凝、沉澱工藝能夠更有效地優化膜系統的進水水質。

兩級碟管式反滲透(DTRO)系統:碟管式膜的膜組件構造與傳統的卷式膜截然不同,碟管式反滲透系統(DTRO)具有專利的流道設計形式,能有效避免膜堵塞和濃度極化現象,適應更惡劣的進水條件,其前端的預處理工藝要求也相對簡單。而且,膜組件使用壽命長,組件易於維護,過濾膜片更換費用相對較低(組件內部任何單個部件均允許單獨更換)。

工藝特點:“預處理+兩級碟管式反滲透(DTRO)”處理系統集成度和自動化程度較高,操作方便,佔地面積相對常規處理工藝小。但與常規處理工藝一樣需要考慮濃縮液的處理處置問題,本工藝屬於單純的物理截留工藝,滲濾液中的污染物多被截留到濃縮液中,因此濃縮液處理難度更大。

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你至少要知道這些!

更多環保知識,可以關注”安峯環保“,每天更新環保內容,全是乾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