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一位湖北的妈妈带着孩子来北京参加一个戒网瘾的训练营。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位妈妈带着孩子来到了北大,我和他们做了一次交流。孩子马上读高三,家境很不错,但是沉迷于网络,天天去网吧。通过交流得知他当地有一个将近200人的网游小队,他是副队长。眼孩子的聊天中,我发现他几乎不能分清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他告诉我玩网络游戏可以挣钱,他们小组每年能够创造几千万的价值,不过只是游戏币,没有兑现成人民币。虚拟的网络让孩子对钱完全没有概念。当我问,既然你们那么能挣钱,为什么每个月还要从家里拿钱玩游戏时,他又开始支支吾吾了。更要命的是,他们的队长由于长期泡在网吧玩游戏已经住医院了,而他依旧沉浸其中,没有一点反思的意思。

接触使用网络不仅正常,而且很有必要,从网络上我获得了很多专业的知识,还可以查到我需要的相关资料,对我的帮助很大。但是,在网络时代,有欢喜就有忧愁,很多同学陷入到网络和游戏的诱感中,不能自拔。在上大学时,我们宿含里的4名同学由于天天上网玩游戏而荒废了学业,最后留级退学了。辛辛苦苦考上大学,却抵挡不了游戏的诱惑,最后将自己努力了十来年オ考上的大学轻易地放弃了,真是很痛心。

每个人上网都有自己的理由,你上网的理由是什么呢?假如你不是第次接触网络、接触游戏,甚至你已经开始迷恋起网络了,你觉得你喜欢它迷恋它的原因是什么呢?我希望你能思考下这个问题,最初使用网络或玩游戏的原因是什么?你迷恋网络或游戏的原因是什么?你使用网络或玩游戏的感觉是什么?你觉得使用网络或玩游戏有什么好处?迷恋网络或游戏带来的坏处是什么?

思考了上述这五点,你有没有考虑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你不能自拔呢?

习以为常的惯性。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如,每天晚上9点到10点这个时间段,都用来上网,时间一久,你在这个时间段的第一想法就是上网,这就是一种惯性。无论做什么事情,一旦养成做它的习惯,就会有惯性。开始玩游戏并没有特别的想法,纯粹是感觉新奇和好玩,尝试了之后觉得不错,就开始玩了,可能当时也没有把这个当做多重要的事情去做,但时间长了就养成了习惯。此时,它还不会让你沉迷,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逃避残酷的现实。没有谁不想考出好成绩,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考出好成绩。很多同学跟我交流的内容全都是围绕成绩,问怎样才能提升成绩,甚至有些人渴望到了疯狂的地步。越是疯狂,有时候结果越是无奈。当你觉得自己已经努力了,可依然没有取得好成绩时,你会如何?父母虽然意识到了成绩不代表一切,可实际能做到忘记成绩的却少之又少。只有在虚拟世界你才可以忘记所有的一切。于是,不少同学选择通过网络逃避,把一切头疼的问题抛到脑后。

追求成就感。不少同学喜欢好莱坞大片,因为里边总有让你热血沸腾的英雄人物:不少同学喜欢看小说,小说的男主人公总是经过了努力就变得超级厉害,最后打遍天下无敌手,更是赢得了美女的爱。成就感是我们做一件事情的动力。当我们渴求的成就感不能得到满足时,部分同学就会选择通过虚拟世界中的网络游戏来满足自己。

享受无拘无束的感觉。很多同学的朋友圈很窄,甚至没什么朋友,在学校是学习,在家还是学习,即使面对朋友也很难做到无物无束地交流。而在网络世界里,谁也看不到谁(只要不开视频),谁都不认识谁。

你完全可以向对方吐露自己的心事。在网络里,你可以把自己塑造成个完美的人,也可以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糟糕的人,你完全可以随心所欲,这也正是让你心动和迷恋的地方。逃避沉重的压力。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的本性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当你觉得自己生活在压力中,当你觉得一切都让你痛苦时,你会怎样?很多人会选择逃避,像蜗牛一样缩进自己的売里,可是你并没有“壳”。你希望日子能够快点过去,不想去面对现实,而在虚拟世界你便可以忘记所有的一切。可是,这就像鸟,你把头扎进沙子里,问题就会解决吗?不会!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