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木头,已独家授权刊载,转载请联系本站。

这部电影的导演叫林育贤,来自台湾。看了他的简介,过往的作品有几部豆瓣评分还挺高,算是证明过自己。

艾伦,开心麻花捧起来的喜剧之星,论名气和演技,只比当红的沈腾略有逊色,当男主的《羞羞的铁拳》口碑和票房也还不错。

可最近接的几部戏,口碑直线下滑。像极了麻花出品,在《夏洛特烦恼》大爆之后,更好的作品反而没有。

喜剧的确是非常难拍的类型,无厘头的恶搞和咯吱人的蠢笨,越来越难以撩到观众。连周星驰都快跌下神坛。

喜剧的好与坏,有时就在一线之间。

好的喜剧应该是什么样子?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笑点不尬,表演融洽,要是能笑中带泪那就是极品了。

可惜,《跳舞吧大象》连前两点都没能做到。

看完都明白,这是借着舞蹈比赛的形式,拍一出励志感人的故事,让观众知道,再烂的人生坚持一下也会有闪光的瞬间,纯粹的梦想和友谊更为弥足珍贵。

这样的套路没有什么问题,拍好了也确实能触动人心。

套路的基础是情理,情理的本质是逻辑。

这两点做不好,感人的东西成了变味的鸡汤,被观众识破了不怕,但味道太差就不好了。

导演显然是要从女性视角,挖掘这个通常处于弱势的群体背后的艰辛,可以说相当考虑当今米兔女权运动的热点话题。

四个姑娘,一个胖女,一个舞女,一个乖乖女,一个中性女。按照电影里的说法,都是被生活打趴下了的人。

胖女孩春夏,植物人了15年,好不容易醒来却是130斤的体重,13岁的心智。

舞女芊芊,还是个单身妈妈,还要照顾自己年迈的妈妈,靠迪厅里跳钢管舞为生。

乖乖女小果,家境阔绰,学业不精,难让望女成凤的父母满意。

中性女白糖,属中低端人群,工作不是按脚就是送外卖,自己还酗酒。

再加上艾伦扮演的皮鲍什,落魄的舞蹈爱好者与同性恋,与父亲决裂,被人陷害。

这些边缘人物的设定,足以代表LGBT群体。可他们,更像是凭空捏出来的泥人,每个人的背景交待太少,动机太过牵强,性格特质也不够鲜明。

一场舞蹈比赛,唤起少年记忆,春夏挨个寻找小伙伴的过程让人想起了《功夫足球》里的周星驰。

春夏还是13岁的心智,简单纯粹一根筋还能让人理解,其他人除了芊芊为了100万奖金,小果和白糖仅仅是为了重拾少年友谊吗?跳成那个烂样子还能进决赛,尽管能看明白原因,但多少应该有些镜头做个交代。

影片在皮鲍什身上着墨甚多,交待的背景和历程也最多。可他的转变和与父亲的和解还是让人摸不到头脑。

都21世纪了,哪个学校的学生这么不识趣,唱张国荣的《莫妮卡》竟然要被扔鸡蛋和毒打?

为了尽可能让观众信服他们的动机,影片做了大量的插叙,却使得节奏变得凌乱,顺畅感全无。

缺少了现实逻辑和情理的支撑,所有的转折也在意料之中,这锅鸡汤就显得假大空,不感人。

那只被用来赋予象征意义的名叫阿童木的小象,且不说CG水准照迪士尼的《小飞象》差了十条街,在影片里起到作用也是很迷。

是为了把春夏的胖和笨拙与小象进行类比?可人家象本来不就长那样吗?

是为了感叹春夏失去了与小象的陪伴时光?可她最重要的陪伴者难道不是她那三个小伙伴吗?

小象的这条线如果利用好了,本应该是个亮点,可最后的交待也是不了了之。

春夏的演员金春花,表演堪称一场灾难。台词念得让人出戏又尴尬。

倒是两个女配小果有点像孙俪芊芊有点像佟丽娅吸引了眼球。

一星送给艾伦的表演,一星送给客串的张信哲,一星送给张国荣的莫妮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