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康美、康得新到辅仁药业,今年频繁暴雷,怎么避免踩雷(收藏)

我们一直说A股很奇葩,既有把挪用300亿当作财务失误,还理直气壮的康美药业。连续3年虚增110亿利润的康得新。

前段时间,辅仁药业再次刷新了人们对A股企业造假的认知,25日分红之前,财务报表显示其账面货币资金有18亿,却连6000万的分红都拿不出来。要不是分红让其暴露马脚,这家企业还不知道能把造假持续多久。再一次把目前A股的监管、信批、审核、惩罚的问题,血淋淋暴露在所有股民面前。

这里,我们不得不问,A股的信批监管,难道是形同虚设?

上面一直在说,注册制的建立前提是信批制度的真实性,要加大力度打击信批造假的问题。不应该只是一句空口白话,而是应该落到实处,首先请从严惩造假做起。

之前网上就流传过一副红蓝企业造假成本的对比图。

从康美、康得新到辅仁药业,今年频繁暴雷,怎么避免踩雷(收藏)

A股目前一个很重要问题在于,对于造假者的惩罚太低,导致造假成本太低,这相当于在变相鼓励造假。

前段时间,还有个新闻闹了笑话。

从康美、康得新到辅仁药业,今年频繁暴雷,怎么避免踩雷(收藏)

这家公司15年虚增利润,因此多缴了250万元税款,结果东窗事发后,被ZJH罚款60万,结果这虚增的利润降下去了,反而退税250万。

这件事情,也不知道究竟是谁250……

所以注册制的前提,是要完善信批监管制度,强化造假惩罚力度,加大退市力度,并且一定要对造假者对投资者的损害,进行严惩。

比如康美药业和康得新这种严重造假的,不能只是让他们退市就可以简单了事。

因为这些企业造假,买入他们股票而遭遇巨大损失的投资者,他们的损失谁来赔偿,是更重要的问题。

举个例子,康得新目前还有15万户股东,康美药业还有28万户股东,不出意外的话,这几十万户股东,只能陪着企业退市了。

像康美药业目前还有172亿市值,扣掉控股股东持有的32%股份,其他大股东和中小股东,共持有116亿市值的股份。这些市值大概率因为康美药业而蒸发,实际上就相当于从A股里永久性失血了一部分。

也就是说,每一支退市股,都相当于从A股身上扒下一块肉。

比如一个投资者,持有康美药业10万元股份,因为康美药业退市,这10万元就大水漂了,不然本来这个投资者,他的10万元可以从康美药业里卖掉,去买其他股份,成为A股存量的流动性资金中的一部分。

而随着康美药业退市,这个投资者的10万元就相当于从A股里永久性消失了。

所以必须要有另外一个惩罚造假者的机制,来赔偿投资者的损害,才能避免A股因为退市而发生的永久性失血现象。

虽然目前A股的投资者,可以通过自发的诉讼,来起诉造假企业,来进行赔偿,但这有两个问题:

1、这个起诉周期往往很长,投资者从起诉到拿到赔偿起码得3年时间。

2、造假的企业往往已经濒临破产,资金链断裂,已经没有能力赔偿投资者。

所以,必须要有第三方来承担这个赔偿责任。

以上面美国对造假者的惩罚示意图为例。

安然公司造假的事件中,三大投行:花旗集团、摩根大通、美洲银行,承担了向因安然破产的受害投资者,进行赔偿的责任,被判决赔偿总计42亿美元给投资者。

从康美、康得新到辅仁药业,今年频繁暴雷,怎么避免踩雷(收藏)

这些大投行资金雄厚,有这个能力去进行这样的赔偿,这样一来,投资者的权益才能得到保证,也能保证投资者不会因为造假者而产生的损害,从而导致股市永久性失血。

比如投资者获得了这部分赔偿后,他完全可以重新把获得的赔偿金投入股市里,因为一个惩罚制度严厉,保证信批真实的市场,才有可能让投资者得到了信任。监管者,一定要保证这个市场里的信息是公开、透明、真实的。这样投资者才有可能放心的在这个市场里投资。

而目前A股今年持续不断的暴雷,实际上是严重挫伤了投资者对这个市场的信心,我们不知道这个市场里,有多少家公司的财报是真实可信的。

不过事已至此,我们作为投资者,现在要想的是,怎么避免踩雷。所以,接下来牛哥教大家几个方法,有以下迹象的雷股,一定别碰。

如何避免踩雷

(1)控股股东被司法冻结

只要控股股东被司法冻结的股,一定不要碰。在A股这种造假惩罚力度下,简直在鼓励造假,这种情况下,不要去相信任何一个控股股东的人品,因为,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

如果控股股东自己的股份都被司法冻结了,你怎么去相信控股股东的人品,不会挪用上市公司的流动性资金?

其实想辅仁药业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辅仁药业的控股股东去年就出现股份被司法冻结,成为老赖、而且公司还有拖欠工资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下,控股股东不挪用上市公司的资金,才是奇闻。

所以在明知这种情况,还去买这家公司的股票,那亏钱也是活该。

那么怎么快速知道A股有哪些企业的控股股东股份被司法冻结了?有个简单的方法,大家可以上巨潮资讯网。这个是ZJH指定所有上市公司的一个信批渠道。

从康美、康得新到辅仁药业,今年频繁暴雷,怎么避免踩雷(收藏)

直接在巨潮资讯网上,搜索“冻结”。

你就可以找到一大堆有出现控股股东所持有股份被司法冻结的公告。

从康美、康得新到辅仁药业,今年频繁暴雷,怎么避免踩雷(收藏)

只要出现这样公告的公司,一律拉黑,终生不碰。

光光今年,就有1000条关于上市公司股份被冻结的公告,虽然有一部分是重复的。但也可以看到目前A股暴雷的频率有多恐怖。

(2)有过造假前科的会计事务所,一律拉黑

除了控股股东的股权被冻结外,有过造假前科的会计事务所,要一律拉黑。

这个拉黑是指,被这家会计事务所进行审计的公司,要一律排除在自己选股范围之内。

这样虽然可能错杀,但对于踩雷这种事情,宁愿错杀,也不能中枪。

比如给辅仁药业进行审计的瑞华会计师事务所,近年来是暴雷不断,它不但给辅仁药业去年造假的财务报表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意见,同时还给另外一家造假的企业康得新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意见。

这种会计事务所,不连带对投资者进行赔偿,简直天理不容,所以,只要是上市公司是被瑞华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的,都应该全部拉黑。

关于怎么查看这家会计师事务所都审计那些公司,有个简单的办法,去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的官网上就可以看到了。

因为这个会计事务所负责了300多家上市公司,是国内第三大会计事务所,所以这里我只截图一部分。

从康美、康得新到辅仁药业,今年频繁暴雷,怎么避免踩雷(收藏)

其他大家可以去他官网上看。

从康美、康得新到辅仁药业,今年频繁暴雷,怎么避免踩雷(收藏)

网络上搜索“瑞华会计师事务所”,进入其官网后,在上方悬浮框里,点击上市公司清单即可。

因为这个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了300多家上市公司,我们不能说这300多加上市公司都一定有问题,但从概率角度来说,瑞华会计师事务所频繁暴雷的情况下,我们已经不能信任这家会计师事务所,只能宁可错杀,也不能放过。

除了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另外一家负责康美药业的会计师事务所,也是大家尽量要规避的,也就是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

关于这家会计事务所负责的上市公司,同样也可以在其官网清楚的找到。

从康美、康得新到辅仁药业,今年频繁暴雷,怎么避免踩雷(收藏)

如图点“执业经验”→“上市公司”就可以找到,在这个列表里出现的上市公司,大家也应该尽量规避。

如果把这两家会计师事务所负责的上市公司全部排除,就差不多可以排除掉500家企业,大大降低踩雷的概率。

(3)财务报表

除了上述两种比较简单粗暴的排除筛选方法外。

其实很多造假企业,财报上还是有一些蛛丝马迹,会露出造假的马脚,但这会要求投资者对财报有比较专业的阅读能力,而且因为造假者通常对财报都是造假的。

比如康得新直接连续4年虚增收入和利润,让投资者防不胜防,要从这样一份造假的财报里,看出造假的痕迹,就更考验投资者能力,不过这里也可以简单教大家一些,宁可错杀,也不能放过的,造假通常都有的迹象。

尽量挑选,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正的企业

因为A股的投资者大都为小散,大部分小散甚至都不看财报,有看财报的通常也只关注几个比较广泛关注的指标,比如营收、利润。

所以一般造假者,都是在营收和利润上做文章,比如康得新这样,而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相对来说,不是那么被造假者关注。

所以,一家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是值得大家多多关注的。

所谓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是指这家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通过经营销售过程中,所获得的的现金流情况。

如果现金流为正,说明这家企业能从企业的销售里,获得良好的现金流。

如果现金流为负,说明这家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往往还要自己先垫钱进去,才能获得回款。

一旦有企业出现,利润金额很高,但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却是负的,并且负很多,这种一正一负的情况一旦出现,就需要投资者进行警惕。

账面货币资金很多,但有息负债却依然很高。

这个很好理解,有的企业,乍看上去账面上的货币资金很多,但却依然有大量有息负债,这明显不合理。

说白了,就是你明明手上有那么多钱,为什么还要借那么多钱?虽然这种存在扩张周期的可能性。

但如果结合到,这个有息负债,还是高息负债,财报上显示的财务费用比例过高,那么危险程度就会剧增。

关于财报上去找造假的蛛丝马迹,有很多更专业的方法,牛哥也不是会计专业的,就先介绍这两种比较简单直接的排雷方法。

并不是说有上面两种迹象的企业,就一定有问题,但只能说有这样迹象的企业,出问题的概率会更大。

所以我们选股,只能宁可错杀,也不能中招。

毕竟目前A股有3600支股票,有更好的股票值得我们去挑选,没必要在这些可能出问题的,有概率踩雷的股票上,耗费我们的金钱和时间。

那么现在大家可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今年那么频繁的暴雷?这跟当前中国整个大环境是有关系的。

为什么今年会频繁暴雷

那就是目前中国经济,进入到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里,在2018年之前的20多年里,中国经济就像是装了高速马达一样,在一个最高档位,快速前行着。

这20多年里,是属于弄潮儿的天堂,在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周期里,扩张是所有企业家最需要做的事情。

所以,在过去20多年里,那些最能上杠杆,最会借钱的企业,都是发展得最快的。

因为整个社会经济都是高速发展,所以企业借钱,很容易就能在更高速的发展中,轻易的把钱还上。

说白了,过去20多年,中国企业都习惯了这种透支未来的发展模式。

然而,从去年开始,整个中国经济的环境陡然发生变化,去杠杆,成为上面不断强调的主题。

于是中国经济这个发动机,切换了档位,从一个高速档位,切换成中速档位,随之而来的就是整个经济发展的降速。

我们可以通过最近一年的GDP增长速度明显看出来。

从康美、康得新到辅仁药业,今年频繁暴雷,怎么避免踩雷(收藏)

这是过去一年的季度GDP增长速度曲线图。

可以看到,从去年一季度的6.8%增长,一直到今年二季度的6.2%增长,这是一个缓慢下降的过程。

虽然我们依然保持一个很高的速度增长,但这个增长速度开始逐步下滑的过程,这就会带来整个经济大环境的彻底改变,于是,很多企业开始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他们习惯了过去20多年,那种借钱,上杠杆,透支未来,进行激进扩张的企业经营策略,这种在经济发展的扩张周期里,是最有效的发展模式。

然而,从去年开始,整个经济环境开始收缩,发展速度下滑,那么激进上杠杆借钱来发展的模式,就会出现严重问题,那就是发展的速度,跟不上借钱的速度,最终就会导致债务爆发危机。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去年开始,有大量的企业破产,有董事长因为债务问题,被起诉,被司法冻结,被列入失信执行人,也就是老赖。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截止2019年8月8日,全国已经有271家房地产宣布破产。

在整个经济收缩的过程里,房地产这个最依靠举债来扩张的产业,是首先会面临最直接的打击。

一些头部房地产企业日子都不好过,企业融资渠道成了最宝贵的资源,而那些没有负债资格的中小房地产,就将面临毁灭性打击。

因为房地产的发展模式,就是跟银行借钱,空手套白狼的模式,一旦你跟银行借钱,而企业的销售和盈利情况,跟不上负债规模的飞速发展,那么企业的资金链就会断裂,从而破产。

所以,今明两年,各行各业的朋友,都最好不要去激进的举债扩张,一定不要加杠杆。

不但喻示着债务问题。还代表着,一个全球性的经济收缩周期。

正是为了应对这种经济收缩的大周期,做一个对冲,所以目前全球央行才会进入降息周期,试图缓和这样的经济收缩的效果。

A股频繁暴雷的现象

比如董事长被抓,今年A股频繁的出现董事长被抓的事情。

7月3日到10日,短短一周内4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被抓,他们分别是:新城控股原董事长王振华、博信股份董事长罗静、*ST鹏起董事长张朋起和ST天宝董事长黄作庆。

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新城控股的董事长被抓,而其实这还只是冰山一角,一个开始,以前很多问题,只是被掩盖了。

而今明两年,这些过去被掩盖的问题,都会集中爆发,这也跟整个中国经济大环境进入一个收缩的状况,是有关系的。

在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的时候,大家就好像在一架飞驰的高速火车上,即使过程中有问题,都很容易因为快速的发展,而被掩盖。

而一旦这架高速火车,切换档位,逐步慢下来后,过去一些积累的问题,就会集中爆发,所以,其实目前A股的大环境是很糟糕的。

而这种频繁暴雷的问题,也让场内大资金,会更倾向于投资那些暴雷概率小一些的白马股,绩优股。

于是就出现机构集中抱团,白马股绩优股不断上涨的情况,这是资金不断涌入的结果。

然而白马股也不是完全没有风险的,比如著名的白马股的东阿阿胶就暴雷的,股价直接一个一字跌停后短时间大幅度下挫。

而其他白马股绩优股,在整个中国经济大环境整体收缩的情况下,今明两年能否保持高速的业绩增长,都是需要打一个问号的。

在这种情况下,机构抱团也是很容易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所以目前来说,A股都必须等到一个足够安全的位置,才能无脑出手。

否则,就现阶段而言,还不是太适合重仓押注的位置。

最近行情低迷,大盘持续下跌,牛哥也是整天在感叹,这A股要怎么玩,尽管如此,大家还是要有信心,今天大消息是利好,早盘还是观望为主,有什么问题可以私信牛哥,有个股诊断或者是深套问题欢迎来问。

从康美、康得新到辅仁药业,今年频繁暴雷,怎么避免踩雷(收藏)

最后就是牛哥粉丝福利了,牛哥将自己的操作交易系统、个股研究方法、热点板块研究等作为福利送给大家,我相信都是你们需要的,私信211领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