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康美、康得新到輔仁藥業,今年頻繁暴雷,怎麼避免踩雷(收藏)

我們一直說A股很奇葩,既有把挪用300億當作財務失誤,還理直氣壯的康美藥業。連續3年虛增110億利潤的康得新。

前段時間,輔仁藥業再次刷新了人們對A股企業造假的認知,25日分紅之前,財務報表顯示其賬面貨幣資金有18億,卻連6000萬的分紅都拿不出來。要不是分紅讓其暴露馬腳,這家企業還不知道能把造假持續多久。再一次把目前A股的監管、信批、審覈、懲罰的問題,血淋淋暴露在所有股民面前。

這裏,我們不得不問,A股的信批監管,難道是形同虛設?

上面一直在說,註冊制的建立前提是信批制度的真實性,要加大力度打擊信批造假的問題。不應該只是一句空口白話,而是應該落到實處,首先請從嚴懲造假做起。

之前網上就流傳過一副紅藍企業造假成本的對比圖。

從康美、康得新到輔仁藥業,今年頻繁暴雷,怎麼避免踩雷(收藏)

A股目前一個很重要問題在於,對於造假者的懲罰太低,導致造假成本太低,這相當於在變相鼓勵造假。

前段時間,還有個新聞鬧了笑話。

從康美、康得新到輔仁藥業,今年頻繁暴雷,怎麼避免踩雷(收藏)

這家公司15年虛增利潤,因此多繳了250萬元稅款,結果東窗事發後,被ZJH罰款60萬,結果這虛增的利潤降下去了,反而退稅250萬。

這件事情,也不知道究竟是誰250……

所以註冊制的前提,是要完善信批監管制度,強化造假懲罰力度,加大退市力度,並且一定要對造假者對投資者的損害,進行嚴懲。

比如康美藥業和康得新這種嚴重造假的,不能只是讓他們退市就可以簡單了事。

因爲這些企業造假,買入他們股票而遭遇巨大損失的投資者,他們的損失誰來賠償,是更重要的問題。

舉個例子,康得新目前還有15萬戶股東,康美藥業還有28萬戶股東,不出意外的話,這幾十萬戶股東,只能陪着企業退市了。

像康美藥業目前還有172億市值,扣掉控股股東持有的32%股份,其他大股東和中小股東,共持有116億市值的股份。這些市值大概率因爲康美藥業而蒸發,實際上就相當於從A股裏永久性失血了一部分。

也就是說,每一支退市股,都相當於從A股身上扒下一塊肉。

比如一個投資者,持有康美藥業10萬元股份,因爲康美藥業退市,這10萬元就大水漂了,不然本來這個投資者,他的10萬元可以從康美藥業裏賣掉,去買其他股份,成爲A股存量的流動性資金中的一部分。

而隨着康美藥業退市,這個投資者的10萬元就相當於從A股裏永久性消失了。

所以必須要有另外一個懲罰造假者的機制,來賠償投資者的損害,才能避免A股因爲退市而發生的永久性失血現象。

雖然目前A股的投資者,可以通過自發的訴訟,來起訴造假企業,來進行賠償,但這有兩個問題:

1、這個起訴週期往往很長,投資者從起訴到拿到賠償起碼得3年時間。

2、造假的企業往往已經瀕臨破產,資金鍊斷裂,已經沒有能力賠償投資者。

所以,必須要有第三方來承擔這個賠償責任。

以上面美國對造假者的懲罰示意圖爲例。

安然公司造假的事件中,三大投行:花旗集團、摩根大通、美洲銀行,承擔了向因安然破產的受害投資者,進行賠償的責任,被判決賠償總計42億美元給投資者。

從康美、康得新到輔仁藥業,今年頻繁暴雷,怎麼避免踩雷(收藏)

這些大投行資金雄厚,有這個能力去進行這樣的賠償,這樣一來,投資者的權益才能得到保證,也能保證投資者不會因爲造假者而產生的損害,從而導致股市永久性失血。

比如投資者獲得了這部分賠償後,他完全可以重新把獲得的賠償金投入股市裏,因爲一個懲罰制度嚴厲,保證信批真實的市場,纔有可能讓投資者得到了信任。監管者,一定要保證這個市場裏的信息是公開、透明、真實的。這樣投資者纔有可能放心的在這個市場裏投資。

而目前A股今年持續不斷的暴雷,實際上是嚴重挫傷了投資者對這個市場的信心,我們不知道這個市場裏,有多少家公司的財報是真實可信的。

不過事已至此,我們作爲投資者,現在要想的是,怎麼避免踩雷。所以,接下來牛哥教大家幾個方法,有以下跡象的雷股,一定別碰。

如何避免踩雷

(1)控股股東被司法凍結

只要控股股東被司法凍結的股,一定不要碰。在A股這種造假懲罰力度下,簡直在鼓勵造假,這種情況下,不要去相信任何一個控股股東的人品,因爲,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

如果控股股東自己的股份都被司法凍結了,你怎麼去相信控股股東的人品,不會挪用上市公司的流動性資金?

其實想輔仁藥業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輔仁藥業的控股股東去年就出現股份被司法凍結,成爲老賴、而且公司還有拖欠工資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下,控股股東不挪用上市公司的資金,纔是奇聞。

所以在明知這種情況,還去買這家公司的股票,那虧錢也是活該。

那麼怎麼快速知道A股有哪些企業的控股股東股份被司法凍結了?有個簡單的方法,大家可以上巨潮資訊網。這個是ZJH指定所有上市公司的一個信批渠道。

從康美、康得新到輔仁藥業,今年頻繁暴雷,怎麼避免踩雷(收藏)

直接在巨潮資訊網上,搜索“凍結”。

你就可以找到一大堆有出現控股股東所持有股份被司法凍結的公告。

從康美、康得新到輔仁藥業,今年頻繁暴雷,怎麼避免踩雷(收藏)

只要出現這樣公告的公司,一律拉黑,終生不碰。

光光今年,就有1000條關於上市公司股份被凍結的公告,雖然有一部分是重複的。但也可以看到目前A股暴雷的頻率有多恐怖。

(2)有過造假前科的會計事務所,一律拉黑

除了控股股東的股權被凍結外,有過造假前科的會計事務所,要一律拉黑。

這個拉黑是指,被這家會計事務所進行審計的公司,要一律排除在自己選股範圍之內。

這樣雖然可能錯殺,但對於踩雷這種事情,寧願錯殺,也不能中槍。

比如給輔仁藥業進行審計的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近年來是暴雷不斷,它不但給輔仁藥業去年造假的財務報表無保留意見的審計意見,同時還給另外一家造假的企業康得新無保留意見的審計意見。

這種會計事務所,不連帶對投資者進行賠償,簡直天理不容,所以,只要是上市公司是被瑞華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的,都應該全部拉黑。

關於怎麼查看這家會計師事務所都審計那些公司,有個簡單的辦法,去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的官網上就可以看到了。

因爲這個會計事務所負責了300多家上市公司,是國內第三大會計事務所,所以這裏我只截圖一部分。

從康美、康得新到輔仁藥業,今年頻繁暴雷,怎麼避免踩雷(收藏)

其他大家可以去他官網上看。

從康美、康得新到輔仁藥業,今年頻繁暴雷,怎麼避免踩雷(收藏)

網絡上搜索“瑞華會計師事務所”,進入其官網後,在上方懸浮框裏,點擊上市公司清單即可。

因爲這個會計師事務所負責了300多家上市公司,我們不能說這300多加上市公司都一定有問題,但從概率角度來說,瑞華會計師事務所頻繁暴雷的情況下,我們已經不能信任這家會計師事務所,只能寧可錯殺,也不能放過。

除了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另外一家負責康美藥業的會計師事務所,也是大家儘量要規避的,也就是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

關於這家會計事務所負責的上市公司,同樣也可以在其官網清楚的找到。

從康美、康得新到輔仁藥業,今年頻繁暴雷,怎麼避免踩雷(收藏)

如圖點“執業經驗”→“上市公司”就可以找到,在這個列表裏出現的上市公司,大家也應該儘量規避。

如果把這兩家會計師事務所負責的上市公司全部排除,就差不多可以排除掉500家企業,大大降低踩雷的概率。

(3)財務報表

除了上述兩種比較簡單粗暴的排除篩選方法外。

其實很多造假企業,財報上還是有一些蛛絲馬跡,會露出造假的馬腳,但這會要求投資者對財報有比較專業的閱讀能力,而且因爲造假者通常對財報都是造假的。

比如康得新直接連續4年虛增收入和利潤,讓投資者防不勝防,要從這樣一份造假的財報裏,看出造假的痕跡,就更考驗投資者能力,不過這裏也可以簡單教大家一些,寧可錯殺,也不能放過的,造假通常都有的跡象。

儘量挑選,經營性現金流淨額爲正的企業

因爲A股的投資者大都爲小散,大部分小散甚至都不看財報,有看財報的通常也只關注幾個比較廣泛關注的指標,比如營收、利潤。

所以一般造假者,都是在營收和利潤上做文章,比如康得新這樣,而經營性現金流淨額,相對來說,不是那麼被造假者關注。

所以,一家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淨額是值得大家多多關注的。

所謂的經營性現金流淨額,是指這家企業,在日常經營過程中,通過經營銷售過程中,所獲得的的現金流情況。

如果現金流爲正,說明這家企業能從企業的銷售裏,獲得良好的現金流。

如果現金流爲負,說明這家企業在銷售過程中,往往還要自己先墊錢進去,才能獲得回款。

一旦有企業出現,利潤金額很高,但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卻是負的,並且負很多,這種一正一負的情況一旦出現,就需要投資者進行警惕。

賬面貨幣資金很多,但有息負債卻依然很高。

這個很好理解,有的企業,乍看上去賬面上的貨幣資金很多,但卻依然有大量有息負債,這明顯不合理。

說白了,就是你明明手上有那麼多錢,爲什麼還要借那麼多錢?雖然這種存在擴張週期的可能性。

但如果結合到,這個有息負債,還是高息負債,財報上顯示的財務費用比例過高,那麼危險程度就會劇增。

關於財報上去找造假的蛛絲馬跡,有很多更專業的方法,牛哥也不是會計專業的,就先介紹這兩種比較簡單直接的排雷方法。

並不是說有上面兩種跡象的企業,就一定有問題,但只能說有這樣跡象的企業,出問題的概率會更大。

所以我們選股,只能寧可錯殺,也不能中招。

畢竟目前A股有3600支股票,有更好的股票值得我們去挑選,沒必要在這些可能出問題的,有概率踩雷的股票上,耗費我們的金錢和時間。

那麼現在大家可能有一個疑問,爲什麼今年那麼頻繁的暴雷?這跟當前中國整個大環境是有關係的。

爲什麼今年會頻繁暴雷

那就是目前中國經濟,進入到一個完全不同的環境裏,在2018年之前的20多年裏,中國經濟就像是裝了高速馬達一樣,在一個最高檔位,快速前行着。

這20多年裏,是屬於弄潮兒的天堂,在一個快速發展的經濟週期裏,擴張是所有企業家最需要做的事情。

所以,在過去20多年裏,那些最能上槓杆,最會借錢的企業,都是發展得最快的。

因爲整個社會經濟都是高速發展,所以企業借錢,很容易就能在更高速的發展中,輕易的把錢還上。

說白了,過去20多年,中國企業都習慣了這種透支未來的發展模式。

然而,從去年開始,整個中國經濟的環境陡然發生變化,去槓桿,成爲上面不斷強調的主題。

於是中國經濟這個發動機,切換了檔位,從一個高速檔位,切換成中速檔位,隨之而來的就是整個經濟發展的降速。

我們可以通過最近一年的GDP增長速度明顯看出來。

從康美、康得新到輔仁藥業,今年頻繁暴雷,怎麼避免踩雷(收藏)

這是過去一年的季度GDP增長速度曲線圖。

可以看到,從去年一季度的6.8%增長,一直到今年二季度的6.2%增長,這是一個緩慢下降的過程。

雖然我們依然保持一個很高的速度增長,但這個增長速度開始逐步下滑的過程,這就會帶來整個經濟大環境的徹底改變,於是,很多企業開始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

他們習慣了過去20多年,那種借錢,上槓杆,透支未來,進行激進擴張的企業經營策略,這種在經濟發展的擴張週期裏,是最有效的發展模式。

然而,從去年開始,整個經濟環境開始收縮,發展速度下滑,那麼激進上槓杆借錢來發展的模式,就會出現嚴重問題,那就是發展的速度,跟不上借錢的速度,最終就會導致債務爆發危機。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去年開始,有大量的企業破產,有董事長因爲債務問題,被起訴,被司法凍結,被列入失信執行人,也就是老賴。

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截止2019年8月8日,全國已經有271家房地產宣佈破產。

在整個經濟收縮的過程裏,房地產這個最依靠舉債來擴張的產業,是首先會面臨最直接的打擊。

一些頭部房地產企業日子都不好過,企業融資渠道成了最寶貴的資源,而那些沒有負債資格的中小房地產,就將面臨毀滅性打擊。

因爲房地產的發展模式,就是跟銀行借錢,空手套白狼的模式,一旦你跟銀行借錢,而企業的銷售和盈利情況,跟不上負債規模的飛速發展,那麼企業的資金鍊就會斷裂,從而破產。

所以,今明兩年,各行各業的朋友,都最好不要去激進的舉債擴張,一定不要加槓桿。

不但喻示着債務問題。還代表着,一個全球性的經濟收縮週期。

正是爲了應對這種經濟收縮的大週期,做一個對沖,所以目前全球央行纔會進入降息週期,試圖緩和這樣的經濟收縮的效果。

A股頻繁暴雷的現象

比如董事長被抓,今年A股頻繁的出現董事長被抓的事情。

7月3日到10日,短短一週內4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被抓,他們分別是:新城控股原董事長王振華、博信股份董事長羅靜、*ST鵬起董事長張朋起和ST天寶董事長黃作慶。

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新城控股的董事長被抓,而其實這還只是冰山一角,一個開始,以前很多問題,只是被掩蓋了。

而今明兩年,這些過去被掩蓋的問題,都會集中爆發,這也跟整個中國經濟大環境進入一個收縮的狀況,是有關係的。

在經濟發展越來越快的時候,大家就好像在一架飛馳的高速火車上,即使過程中有問題,都很容易因爲快速的發展,而被掩蓋。

而一旦這架高速火車,切換檔位,逐步慢下來後,過去一些積累的問題,就會集中爆發,所以,其實目前A股的大環境是很糟糕的。

而這種頻繁暴雷的問題,也讓場內大資金,會更傾向於投資那些暴雷概率小一些的白馬股,績優股。

於是就出現機構集中抱團,白馬股績優股不斷上漲的情況,這是資金不斷湧入的結果。

然而白馬股也不是完全沒有風險的,比如著名的白馬股的東阿阿膠就暴雷的,股價直接一個一字跌停後短時間大幅度下挫。

而其他白馬股績優股,在整個中國經濟大環境整體收縮的情況下,今明兩年能否保持高速的業績增長,都是需要打一個問號的。

在這種情況下,機構抱團也是很容易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所以目前來說,A股都必須等到一個足夠安全的位置,才能無腦出手。

否則,就現階段而言,還不是太適合重倉押注的位置。

最近行情低迷,大盤持續下跌,牛哥也是整天在感嘆,這A股要怎麼玩,儘管如此,大家還是要有信心,今天大消息是利好,早盤還是觀望爲主,有什麼問題可以私信牛哥,有個股診斷或者是深套問題歡迎來問。

從康美、康得新到輔仁藥業,今年頻繁暴雷,怎麼避免踩雷(收藏)

最後就是牛哥粉絲福利了,牛哥將自己的操作交易系統、個股研究方法、熱點板塊研究等作爲福利送給大家,我相信都是你們需要的,私信211領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