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長沙,記者黃路)訊,在全球阻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中西藥結合的"中國方案"療效顯著,現已有兩款中藥"出海"抗疫。3月16日,入選《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的多隻中成藥A股逆市漲停。有中藥上市公司內部人士向財聯社記者透露,隨着國內疫情的消退,中藥供需已沒有此前緊張,兩款中藥走出國門對中藥行業有提振,但打開海外市場並非朝夕可及。

兩款中藥"出海"助力抗疫

"大鍋煮熬中藥在匈牙利非常火"。據報道,有匈牙利僑胞介紹,從2月27號開始,每天上午11點連續在布達佩斯八區"歐洲廣場商貿中心"和十區"唐人街商貿中心"免費提供中藥贈飲。中國傳統醫學的獨特效用,讓匈牙利、意大利等國對中藥的需求增加。

日前,中國醫療專家馳援意大利、伊拉克等國家,更是攜帶了大量醫療物資。據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介紹,中國帶去的藥品中有中藥連花清瘟和金花清感。目前開展的研究發現,這兩種中藥對治療輕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療效是確切的。

記者查詢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獲悉,上述兩款中藥分別由上市公司以嶺藥業和另一家非上市公司聚協昌(北京)藥業生產。以嶺藥業一位內部人士電話中告訴記者,"它(連花清瘟)是公司的專利中藥,別的公司是不可以生產的。日產最高可達到5300萬粒膠囊,200多萬袋顆粒劑。"據其瞭解,金花清感是一家非上市公司在生產,產品規模化並不是特別顯著,但確實只有一家公司在生產,應該也屬專利的中藥。"

記者注意到,已有投資者向上述以嶺藥業建言:希望公司迅速申報海外各國連花清瘟的註冊和上市許可,儘快實現海外銷售幫助各國抗擊疫情。

image

中藥國際化之路尚需時日

疫情之下,中藥口服液國內一度脫銷,大批連花清瘟、金花清感捐往意大利、伊拉克等國,但中藥的海外銷售卻並不容易打開 。

"連花清瘟是祖先留下的名方,目前在加拿大、印尼等國家和香港、澳門多個地區有註冊,其他國家暫時還沒有",據上述內部人士透露,一款中藥如果沒有在當地註冊獲得合法的身份,是不允許銷售的。原則上,意大利也不能在其他海外已註冊上市地區直接採購。

他並說,現在(中藥)是被醫療代表團隊帶到意大利去了,如果意大利未來有采購的計劃或意向,也是有可能開闢其他的渠道,但正常的銷售渠道是不可以賣給他們的。國外對中藥的認知還是有文化差異,中藥國際化是大家都在一直努力做的的事情,但是邁的步伐沒有那麼快,我們現在也在積極推進。這次全球疫情對於中藥普及有推動作用,會產生一些機會,但銷往海外市場正常的審批流程還是要過的。一些疫情嚴峻的國家,有可能發佈一些相關的措施或開闢特殊通道,以便所需的中藥進入該國市場,但目前暫時還沒有。

紅日藥業證券部工作人員在電話中也明確表示,"中藥血必淨注射劑目前沒有在國外銷售,不是公司申不申請的問題,而是別的國家接不接受這款藥,每個國家的藥品政策都是不一樣的,而且審批比較嚴格,中間的程序很多。"

對於兩款中藥被帶到國外,她認爲,對中藥行業肯定有促推作用,但最終還得國外市場說了算。目前國內所有中藥注射劑都沒有走出國門,如果其他國家需要的話,我們會積極配合。

上述內部人士告訴記者,"中藥去國外認證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新藥上市(審批過程),要經過三期臨牀和一些必須經過的流程,一款中藥海外市場上市確實需要很多時間,但也不排除疫情因素縮短審批時間。"

中藥真正走出國門難在哪?

"各國法律法規及文化差異成爲中醫藥海外發展的主要阻礙之一。國外對藥的審批是很謹慎的,需要一系列認證,國外的標準和國內不一樣,中藥不是那一套標準下的東西,很難衡量中醫、中藥的(效果)。中醫藥走向國際化,標準化是必由之路,"一位中醫院從事研究工作的專業人士告訴記者。

這個看法也得到一位專注醫藥行業私募人士的印證,"國外的化學藥多爲合成的單體物質,更容易科學測量,而中成藥是個配方,由很多種藥材組成,現在的科技很難一一量化,所以,中藥是很難通過FDA(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簡稱)認證,就不能實現對國外市場銷售。"

以上述以嶺藥業拳頭產品之一連花清瘟膠囊爲例。公開財報顯示,早在2016年9月10日,連花清瘟膠囊美國FDA二期臨牀研究在弗吉尼亞州正式啓動。該項研究在美國6個州共30家臨牀研究中心進行,目前該項目截止2019年6月底仍處於病例入選階段,已完成過半入組目標。截至2019年6月底,以嶺藥業半年報顯示,其在國內地區的銷售收入佔比爲99.8%;國外地區佔比爲0.2%。此外,另一家中藥龍頭天士力的拳頭產品複方丹蔘滴丸在FDA的三期遲遲沒有進展,多年過去了,仍無法在美國市場上市。

上述中醫研究人士認爲,此次國內抗疫阻擊戰中,中醫藥深入介入診療全過程,併發揮了積極作用。中醫需要中醫的思維,經歷這次疫情過後,國內對中藥的認知觀念改變了很多,會覺得中醫治療是有效的。現在國外也在和一些國內中醫院校合作推廣中醫,今後還需要在行業主管部門的指導下,持續推進中醫藥標準化體系建設。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凱先接受文匯報採訪時表示,應當持續保障對中醫藥科技攻關的投入,加大對中醫藥理論技術和臨牀轉化的支持,加快中醫藥部市共建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推動中醫藥學科交叉發展。

中藥股逆市漲停背後的供需轉換

兩款中藥走出國門,國內前2個多月的中藥消費亦增加。3月16日,滬深A股指數分別下跌3.4%、5.34%;醫藥板塊指數下跌2.26%,強於大盤整體表現,合計有7只醫藥股逆市漲停。其中,中藥股以嶺藥業、紅日藥業、佛慈制藥等漲停,新華製藥、香雪製藥漲幅漲幅逾5%。

記者梳理發現,漲幅居前的醫藥股中,多家公司旗下產品都與發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有關。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在醫學觀察期,根據不同臨牀表現,推薦的中成藥包括藿香正氣膠囊、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顆粒)、疏風解毒膠囊(顆粒)。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顯示,藿香正氣膠囊的涉及廠家最多,國產藥品記錄有39條。後面三種推薦中成藥的製藥廠均顯示只有1家。其中,已上市公司僅有以嶺藥業獨家生產的連花清瘟膠囊。

此外,根據症狀嚴重度不同,喜炎平、血必淨、熱毒寧、痰熱清、醒腦靜注射液等多款入圍推薦中成藥。其中,血必淨注射液是紅日藥業獨家品種。

從市場表現看,醫藥股分化較爲嚴重,上述相關中藥獨家生產且主營佔比高的公司更受市場追捧。公開財報顯示,紅日藥業生產的血必淨注射液主營佔比近兩成,以嶺藥業生產的連花清瘟膠囊沒有透露具體數據,但其抗感冒類產品主營佔比近三成。反觀上述藿香正氣膠囊等涉及的多家上市公司,市場表現平平,例如步長製藥、益佰製藥等;部分中藥股包括天士力、康緣藥業、ST康美、方盛製藥等股價甚至創出近期新低。

盤面顯示,短期部分中藥品種的走紅並沒有拉動中藥股集體走強,而隨着疫情的有效緩解,抗疫中藥品種的供需矛盾也在悄然發生改變。"之前是24小時,所有生產線都在供應一款專利中藥的產能,現在已有所調整,終端情況已經有所緩解,目前不是供不應求,國內的需求已經不是高峯的時候了",一家生產上述某款專利中藥上市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Wind數據統計顯示,細分的中藥指數最高點發生在今年2月6日,該指數最高爲8671點,3月16日收盤指數點位在7324點,期間調整幅度爲15%;整個醫藥板塊指數最高點發生2月7日,期間調整幅度爲10%。

前述私募人士表示,"外資對中藥股並不太懂,場內資金對中藥股整體配置也並不是很積極。因爲,要想獲得中藥新藥批文很難,中成藥企靠老品種只能實現平穩增長。但目前整體估值確實比較低了。

長城證券行業研究員趙浩然分析認爲,受到海外市場衝擊的影響,國內醫藥板塊整體調整,但疫情對市場的衝擊是短暫的,醫藥行業長期向好的趨勢不變,下調提供了較好的買入機會,看好業績表現優異、估值合理的優質標的。

image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