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来聊雍正一朝发生的事情,是雍正与年羹尧的话题。雍正当皇帝的时间很短,前后总共才13年,雍正这一朝最有名、最有权势的大臣也就当属年羹尧,而年羹尧最后就是落得被雍正处死的下场。

不过,今天咱们不是来谈论年羹尧为什么被雍正皇帝处死的朝堂争斗的原因所在,今天咱们聊的话题是,没当皇帝时候的雍正,是如何Hold住年羹尧的。

了解年羹尧,你就明白了一半

年羹尧当官权势最鼎盛的时候,那当然是在雍正时期。不过,你可别以为他是单靠着雍正皇帝一步登天上去的,年羹尧在雍正还不是皇帝的时候,就已经是康熙眼里的政治红人。

稍微细数年羹尧的政治生涯,年羹尧30岁升任巡抚,官阶正三品,这相当于今天的正部级。39岁的时候,年羹尧更是升任了四川总督,熟悉清朝官制的朋友,一定明白这是清朝的一方封疆大吏。

未满40岁就是封疆大吏,九龙夺嫡雍正力争他做靠山,他却爱理不理

不到40岁,年羹尧的政治生涯就已经如此成功,而且这一切都是在雍正登基之前发生的事情。

那要反过来问了,年羹尧这一段的政治生涯为什么如此成功呢?答案很简单,就是年羹尧能力突出,且康熙对他颇为赏识。怎么体现呢?四川总督之职,便是年羹尧冒然向康熙直接索要的官职,康熙不但没有责罚反而批准,可见康熙对他的信任和赏识程度。

你以为年羹尧拥有的政治资源这就完了吗?还没有。除了康熙皇帝这个大头,年羹尧还有另外的一个好的政治资源。他的第一任妻子的父亲,清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纳兰性德的父亲又是康熙一朝权倾朝野的宰相纳兰明珠。

可以说,年羹尧是有康熙皇帝和得势的宰相做政治靠山。

雍正的尴尬处境

在年羹尧仕途正旺的时候,雍正的存在则是非常尴尬。康熙有众多位儿子,论与康熙的关系中,雍正当时也并不是最得宠的一位。

刚才说过,康熙一朝年羹尧就已经是政治红人,雍正与年羹尧的关系如何呢?雍正当时娶了年羹尧的妹妹。不过政治上施以援手,很多时候都是相互的,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这倒不是说雍正个人能力如何,而是当时雍正拥有的政治资源对于年羹尧而言过于鸡肋,所以这两人虽是亲家,其实往来非常少,更别提此时的年羹尧给雍正做政治助力。

未满40岁就是封疆大吏,九龙夺嫡雍正力争他做靠山,他却爱理不理

总的来说,这个时候,是雍正需要年羹尧,年羹尧并不需要雍正。

年羹尧与雍正的关系,年羹尧对雍正爱搭不理

此时的雍正最想做的是什么?那当然就是早日当上皇太子。雍正最希望的当然也是政治红人年羹尧可以参与这场夺嫡之争来帮助自己顺利通关。

不过,对于年羹尧而言,身为封疆大吏的他,政治生涯已经接近完美,没必要冒险与雍正互帮互助。况且参与夺嫡历来都是风险非常大的事情,没准乌纱帽和全家上下的老命就没了。

因此,即使是年羹尧和雍正之间搭着年羹尧的妹妹这层姻亲关系,两人也并无实际的交情。年羹尧不需要去主动,也不会去。身为皇子的雍正,也拉不下脸面去巴结臣子。所以,这一时期,两人的关系非常平淡。

如果没什么意外状况,这两人就应该一直平淡下去,可是意外还是来了。1709年,还是四阿哥的雍正晋封为雍亲王。这次晋封亲王后,雍正就可以拥有自己的府邸、从属。

从属的来源,就是八旗中的下五旗,也就是正红、镶红、正蓝、镶蓝和镶白五旗,属于镶白旗的年羹尧就在这个时候被划为了雍亲王的从属。

未满40岁就是封疆大吏,九龙夺嫡雍正力争他做靠山,他却爱理不理

你以为,两人有了这层从属关系,年羹尧就会向主子雍正主动巴结了吗?这时候到还没有。因为这种“从属”关系,只是名义上的,并不是实质上的,毕竟雍正此时是皇子不是皇帝。

但不管怎么说,这一次变动让雍正和年羹尧除了姻亲之外,又多了一层关系,这要换了其他人,肯定就主动跟雍正建立亲密关系了。

身处劣势的雍正,是如何改变这种态势的?

根据上述的分析,年羹尧对雍正皇子的夺嫡之事并不感冒,两人关系不冷不热。而且,年羹尧反倒和别的皇子交往甚密。比如雍正的好几位竞争对手,三阿哥胤祉、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和十四阿哥胤禵,都和年羹尧有交情。

平定西藏叛乱的时候,负责前线指挥的就是十四阿哥,而在后方负责后勤的是谁?就是时任四川巡抚的年羹尧,所以年羹尧和十四阿哥的关系颇为密切。

年羹尧所作的一切,雍正都看在眼里,心里非常不是滋味。即使他已经贵为亲王,他俩又是从属关系,但手头没有实权的雍正,连指使年羹尧恐怕都办不到。

雍正实在是拿年羹尧没有办法,但又必须“打”醒他,以防他倒向其他皇子的阵营,那对雍正来说就是巨大的灾难。

未满40岁就是封疆大吏,九龙夺嫡雍正力争他做靠山,他却爱理不理

思虑良久后,雍正给年羹尧亲自写了一封信,信中还历数了年羹尧好几大条罪状。雍正信中的大意是:年羹尧,你也太不把君臣大义当回事了吧!你怎么不自称“奴才”啊,我怎么说也是你的主子,我的母亲过生日,你不仅不送礼,竟然连贺寿都没有。如此的君臣罪状例举了好几条,还深明大义的说,你今天对不起你的亲王主子,明天就能对不起康熙皇帝。最后,雍正顺带提了个要求,就是让年羹尧把他的子侄全部派回京城以奉养他的老父亲。

雍正最后提的这个要求,表面上是要年羹尧尽孝道,实际上是雍正耍狠,让年羹尧的子侄进京城做人质。年羹尧答应了雍正的要求,将子侄全部派回京城。也就是从这以后,这两人的关系才开始有所缓和。

总的来说,雍正还是皇子的时期,年羹尧并不需要雍正来给自己的政治生涯来加码,虽然他们之间有两层关系存在,可是年羹尧对雍正基本上是爱搭不理的态度。

反而是贵为皇子的雍正,非常重视他与年羹尧的关系,最后无奈之下采取了特殊的方式,让年羹尧倒向自己阵营。

年羹尧与雍正,两人的关系并不是因为情谊联系在一起,而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所以这两人即使后来的关系出现了缓和,他们之间也缺乏必要的私人情感。而这也为后来雍正杀年羹尧埋下伏笔,出于篇幅原因,这部分内容就不在此赘述,会在之后的文章里更新,望见谅。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