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盆景有自己的特色。所謂“一景二盆三幾架四題名”景,盆,幾姑且不說。就題名一項,往往就是如今的海外盆景所忽視的,但這恰恰是中國盆景的精髓。

題名是什麼?是境界~!是人物俱化的化境,是莊子人鷗相得的道心。國人題名往往用成語,用詩句。這些是咱們中華文化所獨有,洋鬼子是全然不能領會的。有了一個好的題名就能“人與盆會”,“時與景會”,“心與意會”。盆景題名是盆景思想的最直觀體現。

盆景爲何要題名

前文提到過“盆景是將自己的思想種在時間裏。”題名予人以充分的思維想象。所謂“師”與“匠”的差別就在這裏了。盆景最重要的是思想,是意境。技術只是手段,配件只是輔助。咱們不能捨本逐末。意在筆先,無意而行筆是得不到佳作的。

又有人要說了,如是啊,你怎麼淨整些虛的啊~!盆景題名這東西沒說明以前,還不是看不見摸不着。要論技術還是人家的高啊。

說到技術了,我們在這裏應該將栽培技術和盆景技術區別開來。栽培技術是盆景造型不可缺少的部分,但並不是盆景技術的主體。盆景藝術的主題是闡敘思想,盆景技術的主體是造型技術。栽培只是手段,不是藝術。

說造型,我們又回到枝法這個問題上來了。

現在學習盆景動輒講嶺南的枝法,講脫衣換景,講雞爪鹿角。但我們中國疆域廣闊,氣候豐富,植物品類複雜。各地盆景造型應該因地制宜,走適合自己地區的盆景路線。一味截幹蓄枝並不可取。

另外,所謂學習也應該是借鑑爲主而不是全盤照搬。

中國盆景源遠流長,除了嶺南,其他諸大盆景傳統流派不約而同採取了片式造型,這個不是偶然的。最爲人熟悉的當數蘇派的雲朵片,俗稱“饅頭片”,衝這個俗名我們就可以很形象的瞭解它。這種枝法也是早期盆景愛好者常用的一種枝法。

但蘇派“六臺三託一頂”(也叫"三彎九鎮頂"寓意十全十美)的道理喫透的不多,做得好的很少。慢慢地也就不流行了。然後就是揚派的雲片片,其平如鏡,其薄如紙。

盆景裏一寸三彎的說法就是由揚派的枝片做法來的,其精札精剪,寸棕數變,令人歎爲觀止。海派形成較晚,片無定法,或大或小,或厚或薄,因樹定型,自然活潑。

盆景爲何要題名

而徽派之粗扎粗剪,刀砍火燒更是適宜盆景花樹。惜乎建國後徽派沒有大家,故其名不彰。至於川派的枝是很有意味的,他們不叫枝片而叫“枝盤”,採取滾枝法,盤龍枝等技法,現在已經很少見了。其三彎九倒拐,必用圓盆,繞樹而觀,其彎其枝盡皆不同,極富變化之妙。

當然,我不是否認嶺南盆景的枝法,相反我很重視枝法。但我是湖北人,我們這裏的樁材生長遠不能和福廣一帶相比。所以只能適度採取枝片結合的方式來縮短盆景的成型時間。

而且當今的嶺南盆景有許多除開盆展的時間裏並不是很好看的。所以我以爲盆景枝法應該:穿衣見層,脫衣見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