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月4日下午,鄭州大學2019年大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啓動儀式在主校區舉行,校黨委副書記賈少鑫、副校長張倩紅出席,黨委宣傳部、學工部、研工部、招生辦、校團委等單位相關負責同志,基層團委、直屬團支部負責同志,以及研究生、本科生社會實踐團隊代表參加活動。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與鄭州大學法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隊伍舉辦“團徽帶我尋初心”活動,當同學們得知汝南縣有很多退伍老兵時,便立刻自發籌集“特殊團費”購置慰問品前去看望退伍老兵傾聽他們的共和國故事,感受濃厚的家國情懷。

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鄭大學子積極參加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經風雨、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竭誠服務廣大人民羣衆以實際行動助力一流大學建設和中原更加出彩爲祖國70華誕獻禮!2019,這個夏天鄭大人再出發!“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啓動儀式

7月4日下午,鄭州大學2019年大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啓動儀式在主校區舉行,校黨委副書記賈少鑫、副校長張倩紅出席,黨委宣傳部、學工部、研工部、招生辦、校團委等單位相關負責同志,基層團委、直屬團支部負責同志,以及研究生、本科生社會實踐團隊代表參加活動。

校團委負責同志介紹了鄭州大學2019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組織立項情況。實踐服務團指導師生代表分別發言。與會領導爲暑期社會實踐校級重點團隊代表授旗。

鄭州大學舉行2019年大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啓動儀式

賈少鑫在講話中向即將奔赴祖國各地開展社會實踐的師生表示誠摯的問候。他指出,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廣大青年要主動擔當歷史使命,接好時代的“接力棒”,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跑出更好成績,以實際行動向祖國70華誕獻禮。

他對即將奔赴實踐地的青年學生提出五點希望:

一是在實踐中深入認識國情,樹立愛國情懷。

二是在實踐中錘鍊品格,砥礪頑強意志。

三是在實踐中求真務實,努力探索真理。

四是在實踐中身體力行,實現知行合一。

五是在實踐中確保安全,注重團隊合作。據悉,鄭州大學2019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以“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爲主題,共組建本科和研究生校級實踐隊76支、院系級社會實踐隊199支,鼓勵全校本科生個人或者組團,採用就近就便、靈活多樣的形式,使全校每個院系不低於50%的同學參與到實踐中來。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各個團隊

是如何進行社會實踐的

實踐內容又有哪些呢?情繫盧氏鄭州大學歷史學院調研團

7月4日,在調研團出發前一日,歷史學院在學院院辦舉行的歷史學院社會實踐調研活動啓動儀式。老師同調研隊員們分析並強調了本次調研的任務與重要性,鼓勵大家都要滿懷熱情,鬥志昂揚,爭取爲盧氏縣做出實質貢獻。

鄭州大學歷史學院調研團

7月5日,歷史學院盧氏調研團已整裝出發,奔赴本次調研前哨站——三門峽,通過走訪黨史館、遺址古蹟等地,首先對盧氏所處三門峽的整體環境進行調查瞭解。

文化扶貧 攜手攻堅鄭州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社會實踐服務隊

機械工程學院社會實踐服務隊五個小時後在迷濛的細雨中到達了此行的目的地——雷家村。經過簡單的休整後,老師爲實踐服務隊做動員講話,即使這裏需要打地鋪,即使沒有獨立衛浴,大家仍此行充滿了信心:“怕苦就不來實踐!”

雖然農村的牆不平整不適合畫牆繪,但實踐者們並沒有放棄,而是迎難而上,自帶240斤膩子粉和80斤白漆,繪畫工具,零零總總的顏料兩筐,還有方便打地鋪的防潮墊等等。

隊員合照

社會實踐服務隊隊員正在牆繪華表鄭州大學口腔醫學院愛心醫療服務隊

2019年7月8日上午,鄭州大學口腔醫學院(河南省口腔醫院)組織口腔專家和學生共20餘人前往盧氏縣人民醫院開展口腔愛心義診活動。爲盧氏縣人民提供免費口腔健康檢查的機會,使大家瞭解自身的口腔健康狀況,發現問題,及時診治,增強大家維護口腔的意識。

鄭州大學口腔醫學院愛心醫療服務隊

7月10日,鄭州大學口腔醫學院愛心醫療服務隊在碾子溝小學開展了“口腔小講堂”活動。秉承“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的宗旨,繼續爲基層羣衆提升口腔健康、助力盧氏發展貢獻力量。鄭州大學國際學院“扶貧攻堅”專項實踐團

2019年7月8日上午,國際學院“扶貧攻堅”專項實踐團的隊員們到達木桐鄉,並前往參觀木桐鄉第四分區司令部舊址紀念館,接受紅色文化教育。之後鄭州大學國際學院實踐團一行二十二人分成六組,分別前往各個村,協助當地扶貧辦與黨支部展開貧困戶檔卡信息錄入等工作。

在經歷了兩天的數據整理工作後,同學們對於當地村民整體的脫貧情況有了較爲全面的瞭解,在此基礎上,一部分同學開始走進村民家中,深入到脫貧工作一線,瞭解村民們的生活與工作情況。

協助當地扶貧辦與黨支部展開貧困戶檔卡信息錄入

銘記歷史,致敬老兵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與法學院社會實踐隊

爲銘記歷史,緬懷先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與鄭州大學法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隊伍舉辦“團徽帶我尋初心”活動,當同學們得知汝南縣有很多退伍老兵時,便立刻自發籌集“特殊團費”購置慰問品前去看望退伍老兵傾聽他們的共和國故事,感受濃厚的家國情懷。

爲老人朗讀了感謝信

向老人敬禮

“爲國努力,爲共產黨爭光。”這是老兵劉治國對青年團子的殷切期望,也是團員們恪守的初心與不斷追求的使命。

慰問烈士家屬(老兵妻子)王琴,現年79歲,老兵名爲郭進峯,於1981年逝世,曾服役於遼寧軍區,因爲保護國家財產而受重傷,因之病逝。

2019年7月8日下午,社會實踐隊攜營養品來到王琴老人家中,對烈士家屬進行親切慰問。

志願者和王奶奶親切交談

抗美援朝戰爭退伍老兵王俊民,1932年生,現年86歲,身體硬朗、精神狀態良好。1952年參加人民解放軍,曾在上甘嶺戰役中浴血奮戰,英勇奮鬥六年,1957年返鄉。

2019年7月8日下午,老師和實踐隊員們攜營養品探訪王俊民老人。

王俊民爺爺

王俊民爺爺與志願者合影弘揚法治精神,決勝全面小康鄭州大學法學院社會實踐服務隊

鄭州大學法學院“弘揚法治精神,決勝全面小康”社會實踐服務隊的同學們攜着晚霞,伴着落日,來到河南省駐馬店汝南縣天中山文化園廣場開展以“弘揚法治精神,決勝全面小康”爲主題的普法宣傳外展活動。

通過擺放宣傳展板、志願者講解、發放法治宣傳手冊等形式,向當地百姓講解法律知識,宣傳法律精神。

築夢閆窪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調研隊

7月6日一早,新聞與傳播學院調研隊整裝待發。經過七個小時的長途跋涉,調研隊順利抵達閆窪。其後,在鄭州大學駐村第一書記潘華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瞭解了閆窪的整體佈局與規劃。

7日早上,潘華書記召開了“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大學生志願者座談會,向同濟大學和鄭州大學的團隊詳細介紹了閆窪的整體情況。

“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大學生志願者座談會

新傳調研小分隊深入羣衆進行調研鄭州大學教育學院社會實踐團隊

爲了豐富校園生活,讓同學們感受到藝術教育的魅力,教育學院志願者們精心準備了道具,積極引導同學們在自我創作的過程中發現藝術之美,從而熱愛藝術,熱愛生活。

小女孩自己製作的手工

可愛的小朋友們

教育是一種藝術,藝術源於生活。志願者們和孩子們一起討論、創作,共同學習。在拉近心與心之間距離的同時也打造了不同的課堂表現形式,希望孩子們都能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在生活中創造屬於自己獨特的藝術作品。

與小朋友們一起製作手工

炎炎夏日中,在基層忙碌的身影不止這些

下期依然有勇於擔當家國責任的鄭大人

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

心懷熱忱,腳踏實地

砥礪前行,築夢華年

助力一流,求是擔當

身處鄭大,心懷天下

內容來源:鄭州大學官方網站、各相關單位

編輯:焦渤雯 查豔 餘美辰 伊合帕拉木

審校:申晴

相關文章